一钱不值
    拼音: yī qián bù zhí

    用法: 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解釋: 一個銅錢都不值。比喻毫無價值。

    資料來源: 《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夫無所發怒,乃駡臨汝侯曰‘生平毀程不識不直一錢,今日長者為壽,乃效女兒咕囁耳語。”

    例子: 其中更生出無數謠言,添了無數假話,竟把個瞿耐庵說得~,恨不得早叫這個瘟官離任纔好。★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四十回

    故事: 灌夫,字仲孺,西漢時代人。他性情剛直,講究信義,說出的話一定做到。他常侮慢地 位比他高的官員,而對地位比他低的,越是貧賤,他越敬重。因此,當時很多有才能而無地 位的人都喜歡接近他。 灌夫喜歡喝酒,並且常因喝醉了使性子。有一天,丞相田汾結婚,他喝了不少酒。一 會,他走到田汾的面前敬酒,田汾說:“我不能喝滿杯。”灌夫見他不肯痛快喝酒,便語帶 諷刺地說:“你雖是一個貴人,但也應喝完我敬的這杯酒。”田汾還是沒有乾杯。灌夫討了 一頓沒趣,就走到臨汝侯灌賢面前敬酒。這時,灌賢正對程不識(曾任邊境太守,後改任大 中大夫)的耳朵說話,沒有對他表示出歡迎的樣子。 灌夫心裏本來有氣,看見這情形,再也忍不住了,立即駡灌賢說:“我一嚮就說程不識 不值一錢,今天在這裏你竟和他學婦人們的樣子咬耳根子!……” 自此以後,人們對於別人有輕視鄙棄的意思,而要說這人一無長處,或是一無是處,就 說“一錢不值”或“不值一錢”,亦即是毫無價值之意。 譬如那些對自己人傲慢無禮,對外人卻卑恭屈膝的人,或是那些外表好看,實際不堪一 用的東西,我們都可以叫它為“一錢不值”。

  • 近義詞:  一文不值
  • 反義詞組:  價值連城, 和璧隋珠, 無價之寶, 無價寶, 昆山片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