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尘不染
拼音: yī chén bù rǎn
用法: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用於人和環境
解釋: 原指佛教徒修行時,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潔淨。現泛指絲毫不受壞習慣,壞風氣的影響。也用來形容非常清潔、幹淨。
資料來源: 唐·釋道世《法苑珠林》若菩薩在乾土山中經行,土不著足,隨嵐風來,吹破土山,令散為塵,乃至一塵不著佛身。”宋·張耒《臘月小雪後圃梅開》一塵不染香到骨,姑射仙人風露身。”
例子: 特別是夏季,緑樹紅樓,~。★臧剋傢《老捨永在》
謁後語: 水洗玻璃
謎語: 真空;玉宇澄清萬裏埃
- 近義詞: 兩袖清風, 廉潔奉公, 碩果僅存, 廉政自守, 一介不取, 巋然獨存, 一介不苟
- 反義詞組: 一掃而光, 一掃而空, 一網打盡, 人頭畜鳴, 人面獸心, 獸性的人, 利欲熏心, 唯利是圖, 唯利是視, 垂涎三尺, 尖嘴薄舌, 尖酸刻薄, 掃地以盡, 掃地俱盡, 掃地出門, 掐尖落鈔, 狼子野心, 粗野殘暴的人, 蛇蝎心腸, 衣冠禽獸, 貪婪無饜, 貪得無厭, 野心勃勃, 雁過拔毛, 雄心壯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