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纲五常
    三纲五常
    拼音: sān gāng wǔ cháng

    用法: 聯合式;作主語、賓語;指封建的道德規範

    解釋: 三綱:指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指仁、義、禮、智、信。封建禮教提倡的人與人之間的道德規範。

    資料來源: 先秦·孔子《論語·為政》:“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何晏集解:“馬融曰:‘所因,謂三綱五常也。’”

    例子: 先生九經皆通,無書不讀,豈不曉~之理?(元·賈仲名《蕭淑蘭》第二折)

  • 近義詞:  說一不二, 金口玉言, 金科玉律, 金口玉牙, 清規戒律, 三從四德, 說一是一,說二是二, 一言九鼎, 一言千金, 率由舊章, 一字千鈞, 金科玉條, 重要的原則
  • 反義詞組:  一言難盡, 委婉麯折, 指山說磨, 指黑道白, 皮裏春秋, 皮裏陽秋, 說來話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