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思而行
拼音: sān sī ér xíng
用法: 連動式;作謂語、賓語;含褒義
解釋: 指經過反復考慮,然後再去做。
資料來源: 先秦·孔子《論語·公冶長》:“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例子: 宋·辛棄疾《哨遍》詞:“嗟魚欲事遠遊時,請~可矣。”
謎語: 辭別姑母武則天
- 近義詞: 煞費苦心, 處心積慮, 慘淡經營, 苦心經營, 苦心造詣, 殫思極慮, 殫精竭慮, 苦心孤詣, 苦思冥想, 搜腸颳肚, 冥思苦索, 瞑思苦想, 嘔心瀝血, 搜索枯腸, 慘澹經營
- 反義詞組: 率爾操觚, 視同兒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