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声相应
拼音: tóng shēng xiāng yìng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解释: 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指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资料来源: 《周易·干》:“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
例子: 续范亭《号召山西人民推翻万恶无耻军阀阎锡山》:“~,同气相求,心心相印,脉脉相通。”
- 近义词: 亦步亦趋, 一呼百应, 数典忘祖, 如法炮制, 山鸣谷应, 遥相呼应, 歙漆阿胶, 一拍即合, 一见倾心, 遥遥相望, 遥遥相对, 两两相对, 一倡百和, 一唱一和, 音相应, 一倡一和
- 反义词组: 一国三公, 互不相干, 代马依风, 代马望北, 以一儆百, 以一警百, 以儆效尤, 各自为政, 各行其是, 归正丘首, 归正邱首, 归正首丘, 忆苦思甜, 政出多门, 月是故乡明, 杀一儆百, 杀鸡儆猴, 杀鸡吓猴, 杀鸡骇猴, 毫无瓜葛, 温故知新, 狐死首丘, 独当一面, 独立自主, 自作门户, 自力更生, 自强自力, 自立门户, 自食其力, 越鸟南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