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身而出
拼音: tǐng shēn ér chū
用法: 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解釋: 挺身:撐直身體。挺直身體站出來。形容面對着艱難或危險的事情,勇敢地站出來。
資料來源: 《舊五代史·周·唐景思傳》:“後數日城陷,景思挺身而出,使人告於鄰郡,得援軍數百,逐其草冠,復有其城,毫民賴是以濟。”
例子: 有的~,被關在拘押所裏。(葉聖陶《多收了三五鬥》)
謎語: 躲
- 近義詞: 毛遂自薦, 自告奮勇, 悉聽尊便, 站出來
- 反義詞組: 事不關己, 優柔寡斷, 作壁上觀, 冷眼旁觀, 坐視不救, 當斷不斷, 無動於衷, 無積極性, 漠不關心, 猶豫不决, 畏葸不前, 畏首畏尾, 缺乏興趣, 袖手旁觀, 見死不救, 躊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