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如破竹
拼音: shì rú pò zhú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解释: 势:气势,威力。形势就象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资料来源: 《晋书·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例子: 关胜等众,乘势长驱,~,又克大谷县。(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十九回)
谜语: 东一个西一个
故事: 三国末年,晋武帝司马炎灭掉蜀国,夺取魏国政权以后,准备出兵攻打东吴,实现统一全中国的愿望。他召集文武大臣们商量灭大计。多数人认为,吴国还有一定实力,一举消灭它恐怕不易,不如有了足够的准备再说。
大将杜预不同意多数人的看法,写了一道奏章给晋武帝。杜预认为,必须趁目前昊国衰弱,忙灭掉它,不然等它有了实力就很难打败它了。司马炎看了杜预的奏章,找自己的最信任的大臣张华征求意见。张华很同意杜预的分析,也劝司马炎快快攻打吴国,以免留下后患。于是司马炎就下了决心,任命杜预作征南大将军。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调动了二十多万兵马,分成六路水陆并进,攻打吴国,一路战鼓齐鸣,战旗飘扬,战士威武雄壮。第二年就攻占了江陵,斩了吴国一员大将,率领军队乘胜追击。在沅江、湘江以南的吴军听到风声吓破了胆,纷纷打开城门投降。司马炎下令让杜预从小路向吴国国都建业进发。此时,有人担心长江水势暴涨,不如暂收兵等到冬天进攻更有利。杜预坚决反对退兵,他说:“现在趁士气高涨,斗志正旺,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势如破竹(像用快刀劈竹子一样,劈过几节后竹子就迎刃破裂),一举攻击吴国不会再费多大力气了!”晋朝大军在杜预率领下,直冲向吴都建业,不久就攻占建业灭了吴国。晋武帝统一了全国。
故事出自《晋书·杜预传》。成语“势如破竹”,形容战斗节节胜利,毫无阻挡。
- 近义词: 不蔓不枝, 珠圆玉润, 一气呵成, 文从字顺, 顺理成章, 趁热打铁, 绘声绘色, 绘影绘声, 娓娓而谈, 娓娓动听, 下笔千言, 飞泉鸣玉, 一鼓作气, 一口吸尽西江水
- 反义词组: 下流至极, 不堪入目, 不堪入耳, 伤风败俗, 俗不可耐, 卑鄙下作, 卑鄙下流, 卑鄙无耻, 卑鄙龌龊, 庸懦无能, 恬不知耻, 污言秽语, 治丝益棼, 狼号鬼哭, 理丝益棼, 诘屈聱牙, 零打碎敲, 零敲碎打, 鬼哭狼嚎, 鬼哭神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