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出心裁
    拼音: dú chū xī cái

    用法: 動賓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解釋: 心裁:心中的構思、設計。原指詩文的構思有獨到的地方。後泛指構思、設計或心中的想法獨具一格,與衆不同

    資料來源: 清·李汝珍《鏡花緣》:“王弼註釋《周易》,撇了象占舊解,獨出心裁,暢言義理,於是天下後世,凡言《易》言,莫不宗之。”

    例子: 王弼註釋《周易》,撇了象占舊解,~,暢言義理,於是天下後世,凡言《易》言,莫不宗之。(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十八回)

    謁後語: 蝎子懷裏挂剪刀;中式服裝西式領

  • 近義詞:  不落窠臼, 別具匠心, 不落俗套, 別有風味, 地方風味, 家乡風味, 別饒風趣, 標新立異, 匠心獨運, 獨闢蹊徑, 別出心裁, 別出機杼, 拔新領異, 獨樹一幟, 別出新意, 從善如流, 見賢思齊, 戛戛獨造, 自我作古, 擇善而從
  • 反義詞組:  一定不易, 一定不移, 一定之規, 一杯黃土, 一潭死水, 停滯不前, 刻舟求劍, 墨守成規, 工作, 按圖索駿, 按圖索驥, 蝸行牛步, 蹈常習故, 蹈常襲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