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寒而栗
    拼音: bù hán ér lì

    用法: 緊縮式;作謂語、定語;用於想到、聽到或見到令人恐懼不安的

    解釋: 慄:畏懼,發抖。不冷而發抖。形容非常恐懼。

    資料來源: 西漢·司馬遷《史記·酷吏列傳》:“是日皆報殺四百餘人,其後郡中不寒而慄。”

    例子: 想到他可能遭遇的種種危險,真教人~。

    謁後語: 夏天發抖

    謎語: 熱身戰;六月打顫

  • 近義詞:  毛骨悚然, 毛骨竦然, 毛骨聳然, 屁滾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