囫囵吞枣
    囫囵吞枣
    拼音: hú lún tūn zǎo

    用法: 偏正式;作謂語、賓語、狀語;含貶義,形容讀書不認真

    解釋: 囫圇:整個兒。把棗整個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對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資料來源: 宋·圓悟禪師《碧岩錄》:“若是知有底人,細嚼慢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渾圇吞個棗。”

    例子: 讀書要善於思考,不能~,不求甚解。

    故事: 有個人曾經對人們說:“吃一點梨,對人的牙齒有好處,但是吃多了,會傷脾的;棗呢,正好與之相反,雖然可以健脾,但吃多了會對牙齒有害。” 聽的人中一個人聽了,想了想,說:“吃梨時,衹嚼不咽,還會傷脾嗎?吃棗時,我不嚼,一口吞下去,這不就可以保護牙齒了嗎?” 另一個年輕人聽他這麽一說,就想開個玩笑:“你這不是囫圇吞下棗嗎?” 周圍在場的人都笑了。 讀後:我們學習知識時不能囫圇吞棗,首先把要學的知識理解清楚,然後再認真去掌握它。如果學知識衹是籠統地學,就不會學到真正的知識。

  • 近義詞:  不求甚解, 一孔之見, 一得之見, 似懂非懂, 一知半解, 衹知其一,不知其二, 淺薄的知識
  • 反義詞組:  刨根究底, 刨根問底, 尋本挖源, 尋根究底, 尋蹤覓跡, 打破沙鍋璺到底, 打破沙鍋問到底, 搜根剔齒, 盤根究底, 耳聞目擊, 耳聞目見, 耳聞目覽, 耳聞眼睹, 耳聞眼見,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