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列錶
馬王堆帛書 Mawangdui book copied on silk
  馬王堆帛書為馬王堆漢墓三號墓中出土的帛書,其中包括《易》、《老子》、《黃帝四經》、《戰國縱橫傢書》、《養生方》等秦末漢初學術與方術文獻,其中《易》與《老子》都與今本有較大的區別,被認為是這些書正式定本之前流行的傳抄版本之一,大量的方術文獻有助於瞭解漢初的占卜、星相、醫術、房中術等內容。帛書的字體接近於漢隸,而別具一格,被書界稱為“馬王堆體”。
  
  《老子》帛書
  馬王堆漢墓中出土的《老子》有兩種抄本,被研究者稱為甲本和乙本。甲本的文字介於篆隸之間,文字沒有避漢高祖劉邦的“邦”字之諱,因此抄寫年代應在劉邦在位之前,即秦末漢初之際。乙本的文字是隸書,避“邦”字諱,但並不避“盈”“恆”字諱,因此應抄於劉邦在位時期。
  
  書體
  在馬王堆帛書中,出現了以隸書筆意書寫篆書的字體。其基本保持篆書的字體結構,但較篆書為靈活。其書寫時代大多在秦始皇廿五年之後,可以說反映了當時書寫字體從篆書轉為隸書的情形。 馬王堆帛書中亦有用古隸書寫的文獻,比如《刑德》《戰國縱橫傢書》《春秋事語》及《陰陽五行》乙篇等等。時代大約在漢初。然而馬王堆帛書中亦已經出現用漢隸抄寫的書籍。這表明隸書的規範化在西漢初期就已經完成。這類帛書中,《刑德》乙篇有“孝惠元”(前194年)的紀年,表示成書年代大約在前194年左右。
  
  馬王堆古墓出土帛書目次
  老子甲本
  老子甲本捲後古佚書(《五行》、《九主》、《明君》、《德聖》)
  老子乙本捲前古佚書(《黃帝四經》)
  老子乙本
  春秋事語
  戰國縱橫傢書
  《足臂十一脈灸經》
  《陰陽十一脈灸經》甲本
  《脈法》
  《陰陽脈死候》
  《五十二病方》:
  《郤𠔌食氣》:現存最早的氣功文獻之一
  《陰陽十一脈灸經》乙本
  《導引圖》題記
  《養生方》
  《雜療方》
  《胎産書》
  《十問》(竹簡醫書)
  《合陰陽》(竹簡醫書)
  《天下至道談》(竹簡醫書)
  《雜禁方》(木簡醫書)
  出行占
  刑德

評論 (0)


平等、自由、开放的文学净土 Wonderland of Chinese Liter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