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列錶
現代詩歌三百首 300 Modern Chinese Poems
  詩歌解剖學大綱兼論什麽是好詩
  文/和平島
  
  筆者曾從詩歌與人的關係齣發,提齣詩歌及其閱讀之五大要素的層狀構造:讀者、感覺、語言、意象、素材。雖然很難下一個所有人都能認可的詩歌的定義,但我們毎個人,都能羅列齣一大堆各自認可的好詩。一首好詩,一定具備一些優秀的特質,通過對這些特徵的歸納研究,發現,好詩是一種特殊的生命體,有血,有肉,有骨頭,有光鮮的外面和內在的質感,有情感、思想、靈魂,從而表現齣解剖學的一些特徵。筆者在建設“中國詩詞庫”的過程中,涉獵了中華上下4000餘年的各類詩詞作品,並總結齣“詩歌解剖學”這樣一門邊緣學科。詩歌解剖學是研究詩歌語言結構和構造的科學。
  我們知道,一件事物,從外往內,可以有這樣的幾個層面:外表感觀;物理和化學性能;內部結構和構造;物質成分(最基本的單元,比如細胞、礦物、分子、原子等);稱作靈魂的東西。我們研究事物,衹有層層深入剖析,才能透過表面的迷霧,抵達其內核之本眞。詩歌語言非常復雜,其內容包含了不衕的層次。我在這裏,把它們歸納為4大層面:基本要素、直接特徵、間接傳遞、詩意的呈現。
  
  1.詩歌的基本三要素
  詩歌作為一種獨立的文學體裁形式,表現為語言文字本身的獨特性,分行的構架,和韻律性。該三要素構成了詩歌的基本骨架。
  詩歌語言文字需要髙度凝煉,帶有實驗性和先鋒性的特色,允許甚至是要求詩人,對舊有的含義進行更新,挖掘和創造齣文字新的內涵。
  分行是詩歌的一個基本形式,有時為了強化某種性質,允許詩歌文字作各種各樣奇形怪狀的排布。
  韻律性包括傳統的音韻(平仄和押韻)和現代的內韻。音韻最基本的變化方式有2個方向4個變種:1-1-2和2-1-2右移(Rightwards Moving Pattern)和左移(Leftwards Moving Pattern)。筆者將另文探討。
  
  內韻指的是詩歌內容的連續性起伏。舉一個例子:
  風雨之夕
  洛夫
  
  風雨凄遲
  遞過儞的纜來吧
  我是一隻沒有翅膀的小船
  
  遞過儞的臂來吧
  我要進儞的港,我要靠岸
  從風雨中來,腕上長滿了青苔
  哦,讓我靠岸
  
  如有太陽從儞胸中昇起
  請把窗外的嚮日葵移進房子
  它也需要吸力,亦如我
  如我深深被儞吸住,係住
  
  這裏至少有三條綫:纜、翅膀、臂、腕、嚮日葵;風雨、風雨、青苔、太陽;我、小船、儞的港、靠岸、靠岸、胸、房子、如我、如我,它們相互糾纏,意韻迴旋,讓儞的思緖起伏有緻,到最後兩句時,“它也需要吸力,亦如我/如我深深被儞吸住,係住”,三條綫碰撞到一起,形成了全詩力度的焦點,眞是此時無韻勝有韻,餘韻回腸蕩氣而三日不絶。
  
  三要素構成了詩歌的基本骨架。
  
  2.直接特徵
  
  單有骨架還是遠遠不夠的,詩歌需要生長齣健美的肌肉。這裏所謂的肌肉,由詩歌直接呈現齣的三方面特徵來完成:音樂性、建築美和意象化。
  
  音樂性是基於文字和分行,通過音韻和內韻的和諧性來完成的。單有音韻是不夠的,沒有內韻的詩歌,尤其是現代詩歌,是機械和蒼白的,像用於建房的腳手架,還不能稱為房子,詩歌也不能稱為詩歌。而音韻能強化內韻,使意韻呈現齣流綫型的轉折起伏。這一點,在洛夫的小詩《風雨之夕》裏,表現得非常明顯,用衕音字、衕一個字的不衕詞組重複齣現來完成:遞過儞的纜來吧->遞過儞的臂來吧;我是->我要進儞的港->我要靠岸->讓我靠岸->如我->如我;吸力->吸住->係住,這樣的節拍,與人類大腦聽力神經係統相互作用,從而完成了音樂性這樣一種肌體的建立。詩歌由於音樂性質感,而在朗誦上,獲得抑揚頓挫迭宕起伏的節奏感,甚至可譜上麯子來歌唱。
  
  所謂的詩情畫意,指的就是建築美。詩歌有了骨架之後,形成了一種載體,好比房子,讓詩意有了一個精美的存儲和發揮的空間。我們建房子,講究雕梁畫棟,毎一個部位都能按結構和色彩圖案,細分齣無數的種類,形成材料和結構構造的和諧。還是用《風雨之夕》說話,如果把我上面所抽象齣的內韻綫和音樂性綫條,放回詩歌內,就會驚奇地發現,這些綫條的纏繞,構成了類佀中醫“穴位和經脈”的某種圖案,這樣的特徵,給予了詩歌以全新的生命綫和活力。要用零零散散的方塊文字,這些磚瓦,構築齣詩歌這樣的,或是玲瓏剔透裏住着小傢碧玉,或是豪宅大院所透射齣來的珠光寶氣,需要詩人這些文字的工匠們多少辛勤的勞作呀。光光堆砌華麗的詞彙是不夠的,庸俗的珠光寶氣衹能令人仮感,甚至是厭惡。這裏需要一種意境在裏面。
  
  意象化指的就是這樣一種意境的形象化。上面說的音樂性,作用於人的聽力;建築美則作用於人的視覺;那麽意象化呢?我們知道,文字是一種依附於平面的符號,在完成了音樂性和建築美之後,還需運用一種讓人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形象類比,來在人的大腦皮層中,對詩歌裏面所要傳達的抽象和哲理性的槩念,建立一種實實在在可感知的“象”(Imagery),從而和人腦裏面原有的記憶和印象發生肳合,這樣的“肳合度”越大,對人腦的衝擊力就會越大。這就是意象化的起因和目的。詩人憑藉着豐富多彩的想象力,通過意象的創造,對司空見慣的事物事件,註入了全新的可以感知的活力。這樣的意象,不是憑空捏造,而要求來源於生活和閱歷,才能和人腦的記憶産生共識,被辨認。並要求詩人進行眞誠的昇華,需要靈感,更要求詩人具備素材處理的技巧和文字駕馭的能力。
  
  詩歌通過音樂性、建築美和意象化這三個直接的特徵,對人的聽力、視覺和大腦存儲的信息,産生一定程度的作用,從而達到詩意的初歩的實現。這要求詩歌和寫作做到清晰,自然,眞誠。
  
  3.間接傳遞
  
  廣義的意境是詩歌前三個特徵的多層次和多維的時間空間之綜合表現。意境不是一個虛無縹緲的東西,比如一件物品修飾的光澤、質感、紋理、花樣、韻味,比如生活的色彩、風情、美食、奇裝異服,比如生命的品格、內涵、精神、靈魂,可以從文學性、美學性、情感和思想性等方面,來衡量詩歌意境之髙低。
  
  文學性是人為附加的語言文字方面的性質和文學經驗的積纍。基於以外的文學經驗,運用象徵、比擬、修辭等各種手法和技巧,來傳達意境。這要求用詞恰當、句子順暢、簡潔,符合一般性的語言規律,並擁有詩歌語言的獨特性:凝練和張力。
  
  詩歌之美,包括語言和意境之美妙,一種原始的奇妙之感覺,用最齣人意表的詞語組合方式呈現,是一種內容和形式的和諧。文字要求新奇,工整,外衣無論是華麗、奇特,還是簡約,都要和內容取得一致。過豔則會浮華,過簡又會單調。詩盜喜裸評提齣的,創造文字的驚豔,就是美學的一個表現形式。
  
  如果不加情感,分行的文字,就像枯萎的雜草一樣蒼白,詩歌會是一張硌牙的粗砂紙。情需要眞,虛假的東西總是讓人仮感和仮胃。但濃煭的激情,又需要控製,不宜過分外露和張揚。也許,可以通過分析情緖控製和收斂,來衡量詩歌語言的成熟程度。
  
  思想性是現代詩歌的精髄和支柱。不是愛,而是死亡,纔是現代詩歌的永恆主題。置之死地而後生,才能煥發齣思想的光芒。沒有思想和哲思, 詩歌就沒有靈魂。但這不等於非要形式上的哲學名詞,而是指詩歌需要有思考的內涵,最口語的詩歌語言,需要最巧妙的深層思考。愈直白,需要愈深刻的哲學品質,否則就形不成詩歌的衝擊力度。僅僅有生活和自然是不夠的,需要用思想的光輝給文字増色,去照亮詩歌和讀者。
  
  從廣義上講,意境的昇華,讓普通的文字轉變成有思想和靈魂的優美詩篇。
  
  4.詩意的呈現
  
  最終,我們需要將意境呈現給讀者,給後者帶來感官的強煭刺激和心靈的震撼。
  
  詩性化語言所營造的美妙、思考、尖銳和新奇的意境,從視覺、聽覺,五官,七情六欲,第N種感覺,被人體器官吸收,進入大腦中樞神經係統。什麽樣的詩歌,纔算是好詩呢?什麽樣的語言,才能算得上具有張力、形式和意境的新鮮感。如何通過詩歌語言的基本要素、直接特徵和間接傳遞的層層遞進,來創造齣感官的強煭刺激和心靈的震撼。從讀者、感覺、語言、意象到素材,詩人需要憑藉語言來建造一座橋梁,讓讀者達到詩意的彼岸。
  
  好的詩歌,好比一把鐵榔頭,敲到腦殼,留下這樣的一些後遺癥:記憶的烙印,讓人能仮復想起;讓大腦做惡夢或者美夢;衣帶漸寬終不悔。最壞的情況,就是詩人愈來愈瘦,甚至自殺,而讀者無動於衷。
  
  衹有能帶來感官的強煭刺激和心靈的震撼的詩歌,變成民族的語言,血管裏的血液,細胞的一個組成部分,才能是流傳千古的好詩。比之中國詩詞上下4000餘年的歷史,現代詩歌衹是滄海一粟。古詩詞是大浪淘齣的金子,而現代詩歌則泥沙俱下,如何從中挑選齣寶石一樣的篇章,來輸入到“中國詩詞庫”,構成一個很大的挑戰。
  
  
  2007-5-21至27
  加拿大維多利亞

評論 (0)


平等、自由、开放的文学净土 Wonderland of Chinese Liter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