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韦庄在诗海的作品!!! |
[晚唐后期诗文的演变]
在晚唐后期诗人中,韦庄的情况和前面所说的诗人有些不同。韦庄(836—910)字
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乾宁元年(894)进士,曾任右补阙,后为西川节
度使王建掌书记,前蜀建国,官至宰相。有《浣花集》。他的诗既不重字面的精心雕琢,
很少有突出的个别字眼,也不用绮艳的色彩,而是以自然流畅为宗,以浅近而明丽的语
言,表现淡运的意境,似乎较多取法于白居易的近体诗。他是晚唐五代杰出的词人,诗
风与其词风颇为相近。如《古别离》:
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情酒半酣。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
因不在个别字眼上下功夫,诗的意脉显得十分流贯。说离愁别恨不从眼前落笔,而
遥带云外江南,韵味悠长。
韦庄的许多诗篇抒发了对唐末王朝衰亡、社会动乱的感慨,如《忆昔》“今日乱离
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与东吴生相遇》“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
等等。他的长篇歌行《秦妇吟》写一个上层妇女在黄巢军队攻入长安以后的遭遇,曾传
诵一时,后世失传,直到近代才又从敦煌遗文中发现。诗中固然表现了作者的阶级意识
和对黄巢军队的仇视态度,但也确实反映了那种历史大震荡中的不少真实情形。从叙事
技巧来说,它在唐代同类诗篇中也是相当特出的。
[西蜀词人]
温庭筠之后,写词的文人越来越多,到五代十国时期,倚声填词更蔚为风气。而西
蜀与南唐二地,军事力量虽弱小,经济文化却是全国最发达的,因而成为词人荟萃的两
大基地。
西蜀词人的词,大多数收在赵崇祚于广政三年(940)所编的《花间集》中。这部
词集收录了唐代温庭筠、皇甫松以及韦庄、薛昭蕴、牛峤、毛文锡等十六位由唐入五代
在蜀地作官或与蜀有关的词人的五百首词,所以他们常被称为“花间词人”。
《花间集》以温庭筠为首,收录了他六十六首词,欧阳炯在《序》中还把他的词与
李白的词并称,这不仅表明对温庭筠这位第一个大量写作词的文人的尊重,而且也因为
西蜀词人的创作基本上沿续了温词的方向,题材大抵以男女艳情或离愁别恨为中心,语
言则如欧阳炯《序》中所说:“镂玉雕琼,拟化工而迥巧;裁花剪叶,夺春艳以争鲜”,
是一种艳丽精美的风格。不过,西蜀词人在描写男女情爱时,其大胆露骨的程度要远超
过温庭筠。总的说来,《花间集》是一部带有宫体诗气息的词集,它因此受到后代具有
正统意识的人们的严厉批评。
这一特点,既与词作为娱乐性艺术的性质有关,也与西蜀词人所处的环境有关。西
蜀地区受晚唐中原战乱的影响较小,又一向繁华富庶,社会空气相应也就宽松些,而西
蜀作为一个偏安一隅的地方性政权,其统治阶层既无力量亦无志愿统一天下,因此这里
的文人也不以忠臣义士自居,做出一副正襟危坐的样子。他们更多的是在女性与酒中寻
找个人心灵的安慰和满足,过着一种与温庭筠相似的放浪形骸的生活。
他们的词就是这一种生活的产物。
当然,具体分析起来,花间词还是有些区别。除了韦庄的作品后面另有论述外,这
里面大约有三种情况:一种是描摹女子的体态或表现男女之情,只是流于表面,重在追
求官能的刺激,而缺乏内在的深沉感情;另一种看起来同前一种相似,描写的大胆露骨
触犯了中国传统的审美习惯,但其内在的情感是强烈而真实的,从文学意义上说是有生
气的;第三种则不同,内容的表现较为约制,对女性的情感和心理有着细腻的理解,写
得柔婉真挚。如牛希济的《生查子》:
春山烟欲收,天淡稀星小。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
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下阕把情侣别离难舍难分的情形写得十分生动,能让人感到女子愁肠萦绕,离恨无
限,絮絮喃喃地送别而欲别又回头的情感起伏,末两句尤其回味无穷。
西蜀花间词人中,成就最高的是韦庄。自温庭筠以来,文人词大都偏于绵密秾艳、
柔软甜腻的风格,而韦庄在花间词人中却别树一格,与南唐词人李煜一样,为文人词另
开了一个境界。
从词的题材与内容来看,韦庄与其他花间词人没有多大差别,某些作品的风格也相
似。像“南望去程何许,问花花不语”(《归国遥》),“空把金针独坐,鸳鸯愁绣双
窠”(《清平乐》),“人寂寂,叶纷纷,才睡依前梦见君”(《天仙子》),也写得
细腻婉转;“绿云倾,金枕腻,画屏深”(《酒泉子》),“朱唇未动,先觉口脂香”
(《江城子》),“云髻坠,凤钗垂。
髻坠钗垂无力,枕函欹”(《思帝乡》),也写得秾艳密丽。但韦庄在此之外,还
用了另一种前人未有的风格写了同样的题材,我们看这两首: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不知魂已断,空有
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有知。(《女冠人》)
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语多时。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半羞还半喜,欲去
又依依,觉来知是梦,不胜悲。(《女冠人》)
这里没有艳丽的辞藻,没有晦涩的象征,也不是那么断续曲折;它的语言明白,色
彩清淡,全篇意脉流畅,通过一个连贯的心理过程描述,呈现了女子思念情人的浓烈感
情,既不失词原有的细腻深婉的抒情风格,又把笔调改造得疏朗明晰。
正如后人所说,他“尤能运密入疏,寓浓于淡”(况周颐《历代词人考略》)。这
与韦庄的诗风也有关系,他的诗歌接近白居易,语言流畅平易,而不太使用艳丽的色彩。
这种习惯用到词里来,自然显得与温庭筠一流诗人所写的词具有不同风格。他不长于
“状物”即通过描摹景物来烘托气氛,而长于在描述对象心理、情感的过程中直接呈露
意旨,因而他的词就比较多地运用结构疏朗、意脉流畅的白描方式。如《思帝乡》: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
弃,不能羞。
这里完全从一个女子的角度来写,从眼中景,写到眼中人,心中意及意中情,不用
华丽的词藻和多余的描摹,而直率地呈露了她的心理。紧凑的节奏与浓烈的情感,也配
合得恰好。而最有名的《菩萨蛮》: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
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全词无一句不明晰。上阕一二句借评述他人对江南的赞美写出自己对江南的眷念,
三四句接着以典型的江南水光风光回应“游人只合江南老”;下阕不像其他词人那样拓
开一层或转入一层,而是紧接上阕,一二句写江南女子的可爱,与上阕写景的两句呼应,
三四句再回应“游人只合江南老”,在对江南美景的沉醉中写出人生的惆怅。同前一首
一样,全词没有艳丽的色彩,没有绵密朦胧的意象,也没有断续跳跃的层次,而是色彩
清淡、结构疏朗、意脉流畅,这就是韦庄与其他西蜀花间词人的不同之处。
(中国文学史,章培恒 骆玉明,youth扫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