嗚呼呂夫子,天姿素顒昂。 文獻紹傢學,刻意稽虞唐。 看書如月,洞照所未詳。 雲霧養豹質,彝尊瑑竜章。 椎鋒裹頭歲,躡足遊四方。 取友凌晨楚越,篤志日自強。 著眼囂塵上,口不挂否藏。 堅車遵大路,雙轡多王良。 筆陣萬人敵,嚴嚴亞夫營。 既壯道愈焯,維鬥揭太常。 朝路閱時變,有意夫明昌。 嗚呼命非耶,一病俄殂喪。 百年能幾見,痛在予衷腸。 恭惟經濟學,日就而月將。 便便五經笥,笑視古錦囊。 訂史參理亂,一一堪施行。 聖伏道絶塞,繄我為發明。 無心著師說,獨遜時輩聲。 盤礴九雲夢,胸次莫與京。 爐煙對姬孔,脫落翰墨場。 耳目所纂輯,如春之發生。 退然避時譽,斂裧不肯當。 居憂寄蕭寺,舉俗載其名。 戶外履常滿,攝齊願升堂。 樹陰敷晝戶,靜對書一床。 是中亦何有,乃獨不可量。 吾則不爾拒,歲寒永相望。 嗟豐幼甚愚,聖讀初濫觴。 先生與之進,聞見昔未嘗。 摳衣莫我舊,歲簽今幾更。 山林有陳跡,尚想曳杖聲。 精衷無渝泐,氣序有翕張。 俯仰十數載,淹留竟奚成。 群趨競場屋,意氣無激揚。 荏苒去函丈,有愧弟子行。 册府羅鷺羽,尋拜尚收郎。 明堂資衆木,待公舉修梁。 豐時遊庠序,門墻邇康莊。 偕我二三子,振袂時騫翔。 黃塵烏帽底,自覺神觀清。 每伺趨局暇,進揖班馬香。 先生為酬酢,講貫忘暄涼。 於時萃英髦,王路均且平。 蘇醒憂國病,斟酌鑒古情。 門外有過轍,頗怪來往並。 再歲感末疾,長江理歸航。 江濱多送客,飛蓋驚鳧鶬。 走實厭衆味,食魚必河魴。 豈其嗜野蔌,而置稌與秔。 敬願持此心,不厭道阻長。 及歸供灑掃,藥餌常待旁。 庶幾秉一炬,上接星宿芒。 師門謝賓客,童穉亦嘆驚。 唯有舊學徒,尚俾承餘光。 神閑造衝邈,氣定絶慨慷。 嘯傲羲皇上,稅駕無何鄉。 今歲二月中,豐入須女城。 床下拜龐老,城隅有幽坊。 維時春氣和,天宇新霽晴。 先生呼我俱,緩步臨前楹。 露菊擢翠羽,風篁韻繁箏。 晝坐欣至夕,話盡一再更。 誨言皆砭石,易知復難忘。 委麯到肝鬲,如啜黃昏湯。 出門九徘徊,三復心遑遑。 提撕不予棄,感切涕泗橫。 先世有遺書,故墟有山房。 尚冀疾有間,挈領提其綱。 敢以學為嬉,坐使素業荒。 誓當服明訓,為衣不為裳。 筆著將脫稿,後生有憲章。 傢傳人誦之,豈但師張程。 研精固有造,棲遲詎無成。 嗚呼寢門慟,茲禍誰使令。 天高不可訴,仰視空茫茫。 枯琴在東壁,遺履陳西廂。 未續千古淚,桂魄三闕盈。 慨昔身健日,浮言多謗作。 黃鐘自疏越,鄭衛徒錚錚。 事定蓋棺了,玄黃閟青箱。 堂堂那復見,薄奠攄寸誠。 斯文倘有繼,師道其張皇。 靜觀群動亦勞哉,豈獨吾為旅食催。 雞唱未圓天已曉,蛙鳴初散雨還來。 清和入序殊無暑,小滿先時政有雷。 酒賤茶饒新而熟,不妨乘興且徘徊。 小樓吹斷玉笙哀,春半餘寒去復來。 五歲不澆墳上土,望江心折刺桐開。 翠蛟亭泉出天柱之趾將至洞霄門數折下墜方春盛時如蛟飲澗亭當木石最奇處舊取東坡詩語名以舞翠客謂不若直名翠蛟為不費答知宮事王君思明欣改之為賦一首 | 鞏豐 Gong Feng 木石相因依,妙處在得水。 遇其相合時,澗蹙水多止。 巍巍天柱峰,雙洞空無底。 怪石抱川回,灌木參天起。 青蛟走玉骨,玄脈貫石髓。 屈折暫得伸,掀舞如掉尾。 亭成自何年,不陋亦不侈。 秋深泉少縮,亭影照清泚。 忽遇水飛流,亭在銀濤裏。 愁蛟捲亭去,相距不盈咫。 一落墜兩谼,力竭勢方已。 終疑入江湖,赴海日千裏。 昨夜山雨豪,梧竹盡風靡。 轟雷與石鬥,蛟怒幾欲死。 吾亭方宴然,清曉見窗幾。 因攜一樽來,與客相料理。 剩擬畫將歸,題詩卻留此。 行跡年來到處希,獨於岩壑有深期。 鵝溪道士能相屬,請和空山木落詩。 大孤小孤在保許,大磯小磯忽當浦。 顛風吹浪未肯停,厭聽蕭蕭打篷雨。 今春積雪深復深,爛銀猶照廬山陰。 狐裘欲脫未可脫,蟻醁當斟誰與斟。 晚來潮面烏如石,遙看知是長魚脊。 篙下且下鐵貍奴,更與風波鬥今夕。 積蘚青逾一寸痕,山靈守護幾千春。 長藤橫係岩邊木,何日重來挂葛巾。 鯤鵬至大兮,形載於莊周逍遙之篇, 蟋蟀至小兮,名托於周公七月之雅。 一則變化徙天池,一則悲鳴入床下。 周公作詩陳艱難,瑣悄如與婦子言。 天經地續發真藻,特驅小物歸毫端。 鵬大無論世無有,揮斥八極隘宇宙。 世人有眼不見鵬,直賴莊周為不朽。 當年蟋蟀吟秋時,秦傢宮殿隋傢墀。 鵬飛雖占九萬裏,得地穩密誰如伊。 大鵬擊水翔寥漠,蟋蟀逢春死籬落。 二蟲得失何厚薄,天晴日午槐花落。 銜子來東海,仙巢有鳳雛。 華開新棣萼,莟結涉茱萸。 富貴天專與,嬌柔韻不粗。 輕盈飛燕趙,韻麗彩鸞吳。 入譜雖千品,傾城但一株。 霧藏雲體魄,霜染雪肌膚。 酒暈欺西子,冰姿笑藐姑。 暖風唇破玉,寒雨淚凝珠。 蝶喜穿油幙,蜂羞賦密租。 葉如疎復密,香似有還無。 淨灌岷江錦,濃施禁國朱。 欲眠須客去,佯醉索人扶。 劍外空逢杜,黃州卻遇蘇。 已多歸綺綉,唯未入氍毹。 金𠔌非佳妾,雕陰是醜奴。 自珍紅頰輔,應怪白髭須。 照樹呼銀燭,澆叢命玉轤。 有詩曾送別,無力為噓枯。 尤物空凡馬,芳春過白駒。 尚憑花藻鑒,摘句已成圖。 瓦欲飛霜水欲冰,蒲團今夜有塵凝。 爐寒閒取薪添火,窗暗時將燭助燈。 久欲歸田遊宦客,未能忘肉在傢僧。 於書更覺心情懶,病眼愁看細字蠅。 急流方了又高岡,日永周旋未覺忙。 壁上字多知店老,嶺邊鬆茂喜車涼。 叢叢亂篠承欹石,帖帖新荷巒小塘。 湆澹惡灘應笑我,為虞魚腹犯羊腸。 旅中多得早朝晴,野潤衣襟苦未清。 時時數點雨猶落,隱隱一聲雷不驚。 山入夏來差覺老,花從春去久無情。 長汀又涉來時路,麥隴桑村小問程。 士遊鄉校間,如舟試津浦。 所見小溪山,未見大島嶼。 一旦遠遊學,如舟涉江湖。 所見寢以廣,變怪驚竜魚。 人生本自有丘壑,陋巷棲遲窮亦樂。 何必三江暨五湖,始助胸中疆界拓。 我言隨寓耳目移,馬遷所以遊會稽。 嚮令俯僂但京國,未必大放雄深詞。 君今濯秀雙溪水,下語不凡真何喜。 若使循為舉子文。定自棘門兒戲耳。 古為妙技如屠竜。不療饑餒徒為工。 不如高科取富貴。如一棗葉持鍼鋒。 挾册將遊隨子國,親賢況是諸侯客。 曾將好手冠南宮,行當闊步趨文石。 奮飛欲往氣莫降,蒹葭莽莽天雨霜。 揚瀾左蠡吞九澤,大孤小孤插長江。 請停詩筆莫容易,大義聯翩且周禮。 路途千裏負笈人,並以經塗相指似。 千古高風輓不回,故山花落又花開。 莫欺亭畔蒼蒼鮮,曾印高人屐齒來。 風正波平可進橈,水光山影暮相交。 殘陽欲去猶回首,一抹斜紅曳竹梢。 巾箱硯子何處得,溪翁用作待魚石。 博時不費杖頭錢,遂入余家掌文墨。 父祖相傳晚畀予,自幼相隨真莫逆。 七星象鬥隱約明,一口如池方寸窄。 憶曾攜入對集英,僅畢春秋二三策。 後來隨宦落江湖,同上武昌題赤壁。 定交首尾三十所,晏子狐裘虞老屐。 村童唐突豈偶然,一角微傷真可惜。 大禹圭璽猶缺殘,因損不妨成友益。 靈光一殿亦偶存,小物本來甘棄擲。 贊經禆史則已多,論議失中天賜謫。 敬追子産謝叔同,息黥補劓全吾璧。 曉起東風惡,晴嵐忽變昏。 船隨山共走,霧與水相吞。 鉦鼓遙知寨,桑麻略辨村。 雨來無準則,容易濕柴門。 二鷗三鵲羽毛鮮,立在方沙更可憐。 全似爛柯棋勢裏,白棋初讓黑棋先。 夜雨鳴檐送五更,不驚高臥最多情。 窗間細視花無恙,墻外隨聽屐有聲。 數把柔絲堤柳嫩,一奩方鏡閘波清。 出門眼界殊明潔,但覺春寒處處生。 我來將值日午時,千峰照耀碧玻璃。 集賢村前俯列屋,寶林木石呈幽姿。 人言可比雙徑雄,勝處乃在阿堵中。 崇崗層嶂屹亭在,似約老眼來窺東。 日出烏鳥飛,日入牛羊下。 再遊當與誇父期,不用山僧遠迎迓。 寶月乘鸞空復情,頗嫌攜重愛攜輕。 犀皮赤柄終傷俗,細骨洪蕉竟入清。 格調不殊蒲處士,工夫全藉楮先生。 文饒空賦桐花鳳,絢麗虛成畫史名。 日未出扶桑,雲猶屯海嶽。 宛是欲雨時,朝陰凜岩壑。 霜林亂葉多,荏苒乾未落。 颯颯滿空山,細聽微雨作。 一葉初自吟,萬葉競相謔。 就彼最高枝,相摩應宮角。 燥響欲相憑,風來能領略。 須臾不聞風,但聽雨索索。 是雨亦無奇,如雨乃可樂。 風停味靜時,雨從何處著。 霜野物聲乾,終帶塵土濁。 篷音非出虛,瓢音太傷樸。 得似此聲清,瀟灑過笙鶴。 天籟者非耶,夔襄不能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