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月橋花半吐。 紅透肌香,暗把遊人誤。 盡道武陵溪上路。 不知迷入江南去。 先自冰霜真態度。 何事枝頭,點點胭脂污。 莫是東君嫌淡素。 問花花又嬌無語。 張生父子稱紫陽,於容人物非尋常。 能傳遺像數百本,粹然千載存無忘。 言學工夫日星皎,無言氣象真難曉。 後學深明未發時,始信張生功不少。 二十年前忝舊遊,論交今日始從頭。 我如潦盡寒潭水,君似天空明月秋。 夜雨幾時重話舊,故人聞早共歸休。 臨岐贈別無他祝,莫忘鄒陳為國憂。 是州皆有勸農文,父老聽來似不聞。 衹為空言難感動,須將實意寫殷勤。 使君元起自鋤犂,田野辛勤事總知。 要為爾民除十害,肯容苛政奪三時。 已看三白兆年豐,更喜春來雨澤通。 從昔楚邦農事早,好將人力副天工。 田裏工夫著得勤,翻鋤須熟糞須均。 插秧更要當時節,趁取陽和三月春。 聞說陂塘處處多,並工修築莫蹉跎。 十分積取猶水,六月驕陽柰汝何。 田傢拚取一春忙,男力菑畲女課桑。 隴上黃雲機上雪,暫時辛苦樂時長。 鞠育當知父母恩,弟兄更合識卑尊。 孝心盡處通天地,善行多時福子孫。 千金難買是鄉鄰,恩意相歡即至親。 年若少時宜敬老,傢纔足後合憐貧。 健訟翻成産禍胎,帶刀卻是殺身媒。 爭先好勝災偏速,退步饒人福自來。 不教言語太艱深,為要人人可諷吟。 把嚮田間歌幾遍,兒童亦識使君心。 莫清彼瀟江,莫峻彼衡嶽。 澄光挾秀氣,日夜相回薄。 月吸珠含胎,虹貫玉生璞。 子方有苗裔,溫然粹而愨。 一童與三何,雙鳳兩鸑鷟。 奮身辭草萊,正論吐諤諤。 彤庭拜恩歸,天香尚盈握。 良纔國之寶,一見我心樂。 平生功名會,萬裏初著腳。 永肩緻主念,更勉經世學。 錙銖分義利,毫縷辨純駁。 相期激清風,與俗洗氛濁。 誰歟指其南,是邦有先覺。 陳氏春秋一百一,兒女年皆過七十。 一門慈孝更雍愉,四老真堪入畫圖。 長官申聞太守喜,召至階庭加盛禮。 老萊彩服作兒啼,今視古人更過之。 老萊一身娛戲耳,況有三兒奉甘旨。 人言潭俗不古如,君看此事天下無。 一門高壽何由得,慈孝之人天所惜。 我原湘民胥俲之,從此九州皆壽域。 市千門與月,花時萬井春。 朝來資善議,猶自問窮民。 堂金榜揭居裏仁,萬物知關念慮深。 一點陽和從震出,助成天地發生心。 駕通宵入問安另,竜墀清晚押朝班。 天顔喜見重輪月,春色先回萬歲山。 濟儒冠萃講宮庭,韋編竟日共研精。 還將泰象參人事,要使群陽更匯徵。 嘉定無疆歷,纔開弟五春。 金穰端有兆,太歲恰居申。 歲朝元朝使,竜荒萬裏來。 至仁天廣大,朔漠亦春臺。 扇開金巒殿,雲韶奏紫庭。 天顔知有喜,班首是前星。 萬宇新歌大有年,又看瑞雪粲瓊田。 太平和氣隨春轉,鬥米從今三四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