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一頁 |
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 Vladimir Nabokov 音韻生涯短暫
音韻生涯短暫,如殘霞雲霓, 我的詩句力避荒腔野調, 我的後世子孫個個目光挑剔, 未必記得我外號叫飛鳥。 我們將在頁末的附註中生活, 怎麽辦? 繆斯,我的生命…… 我不能出聲,不能嚮人們訴說 對上帝應當要心懷虔誠。 透過我們五彩繽紛的窗簾, 波浪狀的聖靈將會顯現; 晝夜盛着生命泉與星光酒, 它們是兩衹神奇的玉碗。 不能出聲,不能說話,隨即 我會忘記我蒼白的霞光, 我把自己的餘輝奉獻給少女, 這姑娘頭一個把我遺忘。 縱然如此,繆斯,我幸運…… 你溫柔安靜,我不悲戚, 不理會日常歌聲的紛繁雜亂, 你以為那是多餘的詞句。 1923 (𠔌羽 譯) -------------------------------------------------------------------------------- 寄故鄉 有夜晚是為了思索和抽煙, 為了透過煙霧能和你交談。 好……老鼠爬行沙沙有聲, 窗戶裏有很多星很多房頂。 我撫摩着一條骨骼在胸口, 故鄉啊,這定是你的骨頭! 我的胸中積存着你的空氣, 我把自己的詩章奉獻給你。 藍幽幽的夜晚巴掌鮮紅, 守護過你復活節的神燈。 雙腳腳掌一直深深思念, 思念你長滿蒺藜的曠原。 整個身體不過是你的投影, 心靈就像涅瓦河上的天空。 抽一會兒煙,躺下,睡眠, 一合眼就嗅到了你的春天: 房屋的角落,難忘的橡樹, 平展展如同耙過的沙灘土…… 1924 (𠔌羽 譯) -------------------------------------------------------------------------------- 徽章 祖國的大地剛剛遠離, 幽暗苦澀望遠鏡長嘆, 它發現雲縫中星鬥彙聚, 形狀像一把金剛石長劍。 我發誓珍惜自己的思念, 從此後每當把往事回想, 黑土地上空的閃光長劍—— 成了我放逐生涯的徽章。 1925 (𠔌羽 譯) -------------------------------------------------------------------------------- 夢 漂泊流浪,夜宿在異國他鄉, 我對同行的旅伴們凝神觀望, 傾聽他們憂傷的言談。 我從流亡者的身上尋覓徵兆: 誰能回歸祖國,誰無緣看到, 誰將在異域入土長眠。 但願能判斷。須知漂泊者註定 惟有做夢時才能回國,而做夢 什麽也不能夠改變。 何必隱瞞——常常有這種情景, 我一次次做着美夢:在夢境中 從火車站直奔傢園, 坐也坐不住,站直了身子趕車, 熟悉春季裏車轍的每一次顛簸, 四輪馬車拼命奔跑, 飛馳,我光着頭,沒有戴帽子, 穿一身白衣,與你的頭巾相似, 滿懷心事默默禱告。 上帝呀,我真想尋覓出徵兆: 誰能回歸祖國,誰無緣看到, 誰將長眠異國的土地。 但願能知曉。蹉跎歲歲年年, 有信仰的人們依然滿懷期盼, 可就連我也常常悲戚。 能給人安慰的往往衹有夢。 俄羅斯的州,俄羅斯的城, 俄羅斯的集鎮鄉村, 整個俄羅斯啊都化成了夢境, 數也數不清的漂泊流浪的夢—— 當異國他鄉夜靜更深。 1926 (𠔌羽 譯) -------------------------------------------------------------------------------- 祖國 祖祖輩輩我們把俄羅斯 稱作我們不朽的幸福, 從沒有見過更美的地方, 雖說遊歷過許多國度。 無論道路會通嚮何方, 我們總夢回俄羅斯大地。 放逐,你的毒刺何在? 異域,你有什麽吸引力? 我們熟知這樣的祈禱, 禱詞讓心靈在夜晚放鬆: 知道俄羅斯不朽的繆斯, 不露行跡的和我們同行。 對祖國曠原的森林濤聲, 我們由衷地說聲“謝謝!” 為林濤引發的離愁別緒, 為森林譜寫的每一首歌。 在域外偶然落腳的寓所, 放逐者的夢境平靜安逸, 俄羅斯總是環繞在四周—— 像風,像海,又像奧秘。 1927 (𠔌羽 譯) -------------------------------------------------------------------------------- 處决的槍聲 沒有颳臉,冷笑,蒼白, 西裝上衣還算是幹淨, 沒係領帶,一顆小銅紐扣 貼近喉結扣緊了衣領。 他等着,能夠看到的 衹有光禿的高墻圍在四周, 草地上有個鐵罐頭盒, 還有瞄準的四條槍的槍口。 他就這樣等着,不止一次 衝那些名字冷笑,眨眨眼睛, 他等待着鎂光燈突然一閃, 照亮那些不長眼的白麵孔。 完了。刺痛的鋼鐵閃電, 石頭一樣冷酷的黑暗, 盤旋在無底深淵上空, 哭叫的天使已神經錯亂。 1928 (𠔌羽 譯) -------------------------------------------------------------------------------- 寄俄羅斯 秉性嚴謹的地理學家 在我手掌上盡情勾勒: 這條條紋路全都通嚮你, 脈絡是你的大江與小河。 我像個盲人用清水洗手, 能觸摸到大地上的萬物, 藉助於你呀,我的祖國, 這就是我何以覺得幸福。 倘若那是真的,兩天前 我在睡夢中産生了幻覺: 最近一個無憂無慮時刻, 你在別的國傢找到了我, 像在中學傾斜的課桌上, 如地圖一樣你緩緩展開, 剛剛觸及到家乡的土地, 我就在你旁邊躺下身來。 1928 (𠔌羽 譯) -------------------------------------------------------------------------------- 輕輕的喧響聲 這是一座海濱的小城, 當你在陰雲密佈的夜晚, 傷感地順手推開窗欞, 輕輕的喧響聲來自天邊。 你側耳諦聽,仔細分辨, 海在喧響,海思念陸地, 你的心關註夜海波瀾, 對傾聽的心須倍加珍惜。 一整天聽不見大海濤聲, 白晝不請自來業已消遁, 就像玻璃板上酒杯空空, 叮叮咚咚地響了一陣。 再次置身於無眠的寂靜, 你把窗扇盡情地敞開, 這世界廣阔而又安寧, 你可以獨自陪伴着大海。 靜夜中並非傾聽海濤聲, 我用心聆聽另一種喧騰: 那是祖國輕輕的喧響聲, 是她的呼吸,她的律動。 喧響中的口音各有差別, 那麽親切,卻突然沉寂, 有人吟唱普希金的詩歌, 而難忘的鬆林如訴如泣。 喧響中有慰籍也有歡欣, 有對放逐者的深情祝福。 然而白天聽不見這聲音, 嘈雜的白晝總忙忙碌碌。 不過在午夜的沉寂時刻, 不眠的耳朵會久久聆聽, 聆聽着祖國和她的動靜, 聆聽她永生不死的心靈。 1929 (𠔌羽 譯) -------------------------------------------------------------------------------- 緻未來歲月的讀者 你,未來歲月的開朗居民, 你,古風的愛好者,在約定時刻, 你偶然來打開了詩歌選本, 這些詩不該忘卻,但早已被人忘卻。 你不妨像一出戲劇中的醜角, 按照我那個時代的趣味化裝。 支起雙肘,聽吧,繆斯的蠃號—— 往昔的歲月是多麽響亮! 十六行詩句,戴着橢圓形的冠冕, 附帶業已模糊的圖片……厭棄吧! 你盡可厭棄那衰邁的語言, 厭棄我的潔癖和我的貧乏。 我在此與你交談。你無法躲避。 穿過茫茫昏暗我貼近你的胸脯。 你覺得寒冷:這寒冷來自往昔…… 再見吧!我已經感到滿足。 1930 (𠔌羽 譯) -------------------------------------------------------------------------------- 眼珠 一個人終於濃縮為 一隻巨大無比的眼珠, 沒有臉,沒有額,沒有眼瞼, 身體的側面輪廓更是看不見。 有恃無恐地俯視大地, (它完全不像那張笑臉, 笑臉從汪洋大海中升起, 一團火焰,閃耀着光斑。) 這眼珠看不見山,看不見浪, 看不見清澈明亮的海灣, 看不見雲中無聲的攝影機, 看不見莊稼和葡萄園。 當然,它不看食堂的角落, 也不看親人們臉色如鉛—— 它在寂靜中轉動、巡視, 卻對一切都視而不見。 永恆與物質已失去界限, 想必這就是問題的關鍵, 萬事萬物都不用大寫字母, 超凡入聖的眼珠何必再看? 1939 (𠔌羽 譯) -------------------------------------------------------------------------------- 我幹了件壞事…… 我幹了件壞事,十惡不赦, 我是個惡棍,還是生性放蕩? 我讓整個世界神魂顛倒, 為我那可憐的姑娘*而發狂。 噢,我知道人們害怕我, 又為我的魔法而奉承誇奬, 他們着迷中毒已不可救藥, 因我的藝術而紛紛死亡。 多麽滑稽,在篇章末尾, 違背了校對和時代的願望, 我親手雕鑿的大理石上 竟有俄羅斯樹枝輕輕搖晃。 1959 * 指長篇小說《洛麗塔》的女主人公。 (𠔌羽 譯) -------------------------------------------------------------------------------- 頭頂是雪光…… 頭頂是雪光閃爍的峰巔, 面對這些落葉鬆與雲杉, 在我看來,生存的屈辱 尚可忍受,不怎麽討厭: 也許顯得有些呆板單調, 但無疑生活得更有尊嚴, 在此地了卻不幸的一生, 距離我的永恆十分遙遠。 1965 (𠔌羽 譯) -------------------------------------------------------------------------------- 我曾經酷愛…… 我曾經酷愛古米寥夫*的詩篇! 可如今已不再翻閱瀏覽, 但有些詩句銘刻在我的腦海, 詩意充盈有無盡的內涵: “我會死,但不死在夏日涼亭, 不是由於炎熱或暴飲狂餐, 我會像天庭的蝴蝶陷入羅網, 死在荒蠻的野山之巔。” 1972 * 古米寥夫(1886 —1921) ,俄羅斯阿剋梅派詩人。 (𠔌羽 譯) -------------------------------------------------------------------------------- 燕子 有一天傍晚我們兩個 在一座古老的橋上站立, 我問你,讓你告訴我說, 可會至死記住那衹燕子? 你聽了回答:那是當然! 我們兩個是怎樣哭泣, 像生命飛逝一聲悲嘆…… 到明天、到黃泉、直至永遠—— 那一天,在一座古橋的旁邊…… 選自長篇小說《天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