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裏陽和,看萬木凋時,早梅獨秀。 珍館瓊樓畔,正絳跗初吐,穠華將茂。 國豔天葩,真澹伫、雪肌清瘦。 似廣寒宮,鉛華未禦,自然妝就。 凝睇倚朱闌,噴清香暗度,易襲襟袖。 好與花為主,宜秉燭、頻觀泛湘酎。 莫待南枝,隨樂府、新聲吹後。 對賞心人,良辰好景,須信難偶。 十裏東郊道,茲遊歲月深。 參僚從行府,高會適叢林。 穉子喧沽玉,春姬笑子金。 咳珠僧護寶,醉弁客遺簪。 天賜連宵澤,民歡畢晝陰。 分明造物手,自在出塵心。 非相雖無住,殘芳尚可尋。 都人望旋旆,車馬又駸駸。 何處珍叢最早開,海雲山茗合江梅。 忽傳詩帥邀膚使,不用歌姬侍宴杯。 曉豔鮮明同綺靡,晚妝清淡奉徘徊。 此時文酒風流事,豈似臨江放蕩來。 至人泉石心,俚耳便絲竹。 釃渠逗清泠,朝夕淙寒玉。 試聽自然聲,不減雲璈麯。 卻返倒聞機,五音常自足。 東閣治臺政,西堂備燕飲。 介於二堂間,華構饒花品。 紅紫鎮長春,四時如活錦。 公暇一繩床,上有通中枕。 花淑對高軒,如用丹青彯。 錦水一匳紅,玉臺千面笑。 鬆篁兩翠幄,常護東西照。 子細看韶妍,方知化工妙。 結茅為圜屋,環堵不開牖。 齋居如雁堂,廣長纔六肘。 深藏子猷竹,不植陶潛柳。 勿起滅定心,宴坐空諸有。 形製似方橋,島岸相連屬。 春和逗涼颸,晝影浮淨緑。 佳人羅襪輕,花時相步續。 澄瀾忽生暈,下有雙鳧浴。 十紀權臣第,修城外臺宅。 喬木不知秋,名花數逾百。 遠如山林幽,近與塵埃隔。 惠政裕一方,民猶以為窄。 尺水走庭除,花木皆周匝。 雙亭正相值,僅能容一榻。 公餘時獨來,隱幾聊噓嗒。 典謁或通名,東榮有賓合。 西北有高樓,梁棟雲常起。 檐牙挂連蜷,欄影搖清泚。 爽氣雪山來,一瞬極千裏。 但欲攄遠懷,無憂可銷弭。 華構枕方塘,使臺寂佳緻。 二色真楠材,輪奐極精緻。 花木四面圍,如立復如侍。 一道仰澄清,此是澄清地。 雅意待蟾光,煩襟期爽快。 無雲點太清,遠賢周色界。 天光淨琉璃,露下真沆瀣。 勤渠諗後人,宜葺不宜壞。 唱奇騰怪可刪修,爭奈常情勝謬悠。 禹貢已書開蜀道,秦人安得糞金牛。 萬重山勢隨坤順,一勺天波到海流。 自哂據經違世俗,庶幾同志未相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