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紙鋪平江,雁飛暈字雙。 秋山青隔岸,誰啓讀書窗。 太初冥冥,孰究孰營。 羲儀圖之,靡麗於成。 有聖惟勳,疏之瀹之。 斧其不條,而荒度之。 匪世不阜,匪穹不佑。 可燕可守,而勳以不有。 乃遜於華,與世為公。 何以告之,曰允執其中。 華述厥志,亦以命文命。 庇剋念厥紹,以共闡厥盛。 皇皇惟天,而勳則之。 絶德與功,紹者剋之。 我瞻我稽,閱世惟千。 泯泯芬芬,曾莫闖厥藩。 天將開之,必固培之。 厥培以豐,古尚剋回之。 豈惟回之,視培淺深。 軼而躪之,視我斯今。 粵歲已酉,二月壬戍。 天仗宵嚴,彤廷曉蹕, 穆穆壽皇,如天斯臨。 群後在位,奉承玉音。 曰予一人,實倦於勤。 退處北宮,以篤於親。 赫是大寶,畀我聖子。 聖子惟睿,天命夙以啓。 不吝於權,盍居乃功。 釋焉不成,惟壽皇之公。 壽皇之公,其孰發之。 念我高宗,中心怛之。 始時春秋,五十有六。 嚮用康寧,以燕遐福。 亟其與子,於密退藏。 其子為誰,繄我壽皇。 壽皇承之,匪亟匪徐。 二十八年,四方於於。 國是益孚,生齒益蕃。 於野於朝,肅肅閑閑。 聖子重暉,如帝之初。 於千萬年,曾靡或渝。 熟條不根,熟委弗源。 念我高宗,允遜孔艱。 匪高宗是懷,藝祖之思。 洗時之腥,仁涵於肌。 靈旗焰焰,平國惟九。 其酋既貸,矧彼群醜。 吾子吾孫,吾士大夫。 毋刻爾刑,顧質之書。 爾有嘉言,爾則我告。 我賞我勸,如彼害何悼。 不以幹戈,而置詩書。 維彼槐庭,謂匪儒弗居。 列聖一心,諱兵與刑。 維鯁言是聽,惟大猷是經。 鐘我高宗,啓我壽皇。 爰及聖上,篤其明昌。 惟是四條,式剋至今。 藝祖高宗,壽皇之心。 匪時匪今,振古之式。 式勿替厥度,亦以燕罔極。 帝開明堂,百闢來賀。 四夷攸同,莫敢或訛。 不肅不厲,不震不竦。 焯其舊章,貽我垂拱。 勳迫耄,乃禪於華。 華逮陟方,俾夏建厥傢。 孰如高宗,及我壽皇。 與齡方昌,而遽晦厥光。 帝降而王,功弗德之逮。 庸不列五帝,而祖三代。 孰如我皇,惟德崇崇。 顯號鴻休,蔚其並隆。 維時壽皇,萬壽無疆。 日三受朝,袞冕煌煌。 維時皇上,治益底厥極。 親心載寧,萬邦以無斁。 萬姓謳歌,於室於塗。 微臣作頌,以對於康衢。 紫橐仙人云錦裳,碧油幢下受降羌。 三邊外掃煙塵靜,一札中含雨露香。 天上即歸扶日轂,樽前莫惜醉霞觴。 主賓情分今如許,飲罷相攜入帝鄉。 天喚風雷落詔黃,身披雲錦護天章。 日隨漢使旌旗暖,路入韓城草木香。 即上星辰扶北極,先持衣鉢付東廂。 不知今夕端何夕,且嚮梅花頓舉觴。 相君曩歲轉洪鈞,手散陽和處處勻。 袞服肯迂今日駕,錦城便勝去年春。 珍臺多暇何妨醉,左席猶虛正要人。 飲罷天邊有消息,催歸一騎走紅塵。 星軺夜落錦江邊,萬裏來依刺史天。 纔了銓衡三考績,便勤督府一金筵。 緑尊敬酢青田酒,翠袖爭扶紫橐仙。 飲罷嘉定歸底處,三槐陰裏望貂蟬。 大兒阻饑頗廢書,小兒忍寒粟生膚。 婦縱有禪無一襦,不敢緣此相庸奴。 乃翁學海深無底,材如莫耶淬清水。 天教乞與玉麒麟,拍手歡呼為公喜。 雪峰千丈玉嶙峋,玻璃之江浸秋旻。 可憐秀氣無着處,都為此子融精神。 昨夜使星光耿耿,旁邊卻有庚星影。 起來瑞靄迷綺筵,玉果犀錢試湯餅。 乃翁著書身為臞,私稿自有一石渠。 行看一日誦千紙,不必更讀他人書。 乃翁勳名已如許,如何免得洪鈞府。 請更撰成經國譜,付與郎君踵前武。 君不見白居易,五十八歲方得嗣。 當時立名曰阿崔,香綳綉襦胎發膩。 又不見元微之,五十八歲方生兒。 當時立名曰道保,可望成傢得力時。 西鄰有親曰彥澤,天與明珠堪愛惜。 今年年方四十三,甲庚少似唐元白。 葛仙溪前燕子樓,燕子未老人風流。 一年一度作湯饒,但願年年逢麥秋。 丹青步武是傢傳,夜泛靈槎下九天。 纔看收駒霜滿節,旋觀董餉地流錢。 初天有譜行歸輔,閱世無疆不計年。 餾支鋒車趣東去,座中舐亦俱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