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贺铸 He Zhu  宋代   (1052~1125)
伴云来 banyunlai
薄幸 Heartless
凌歊 Ling vapor
六么令 What made six
烛影摇红 Zhuyingyaohong
一落索 A drop cable
惜分飞 Xifen fly
石州慢 Slow Rock State
望湘人 Wang Xiang person
天宁乐(铜人捧露盘引) Tian Ning Lu Le bronze plate holding lead
□□□(七娘子) s wife
鸳鸯语(同前)
璧月堂(小重山) The moon like a round flat piece of jade hall Xiaochong Mountain
群玉轩(同前)
□□□(同前) do.
辨弦声(迎春乐) differentiate Twang Spring Festival Fun
攀鞍态(同前) Climbing saddle state ditto
辟寒金(同前) Provision of cold gold ditto
尔汝歌(清商怨) Er-Ru Song Clear business Resentment
□□□(同前) do.
半死桐(思越人,京名鹧鸪天) Half dead Tong The more people think Jing name Partridge days
翦朝霞(牡丹同前) cut with scissors Alpenglow peony ditto
游少年(同前) swim Youngster ditto
□□□(同前) do.
多首一页
古诗 ancient style poetry
行路难

贺铸


  缚虎手。
  悬河口。
  车如鸡栖马如狗。
  白纶巾。
  扑黄尘。
  不知我辈,可是蓬蒿人。
  衰兰送客咸阳道。
  天若有情天亦老。
  作雷颠。
  不论钱。
  谁问旗亭,美酒斗十千。
  
  酌大斗。
  更为寿。
  青鬓常青古无有。
  笑嫣然。
  舞翩然。
  当垆秦女,十五语如弦。
  遗音能记秋风曲。
  事去千年犹恨促。
  揽流光。
  系扶桑。
  争奈愁来,一日却为长。

【赏析】   史载:贺铸枉有文才武艺,却不得朝廷重用,只好聊以歌酒打发岁月。但又痛感光阴遽逝,功业未就。这首《行路难》就抒写了作者这种度日如年的苦闷。
  
  全词皆融化前人诗句而成,这是其形式上的最大特色。叶梦得曾说它是“掇拾人所遗弃,少加隐括,皆为新奇。”“新奇”确实当之无愧,但所掇拾者并非遗弃而是精华,且系“括”而不“隐”。集句,原是一种作诗方式,采用前人一家或数家的诗句,拼集而成一诗。由于集句所特有的局限性,集成的作品往往缺少作者自己的主见而容易落入前人窠臼,同时,也难免支离破碎之弊。然而贺铸这首独创的“集句词”,却又当别论。宋人赵闻礼说:“其间语义联属,飘飘然有豪纵高举之气。酒酣耳热,浩歌数过,亦一快也。”赞叹贺铸此词不但形式结构完美,而且气象豪迈,配得上关西大汉的铁板!
  
  词的上片,从开头至“可是蓬蒿人”,以夸张的手法写诗人及其豪侠朋辈“少年壮志当拏云”的英雄气概。然而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于是萌发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叹,索性放浪形骸,恣情饮乐吧!这就极为自然地引出了下片。上片各句皆有所本,分别出自《诗经·郑风·大叔于田》、《世说新语·赏誉》、《后汉书·陈蕃传》、李白《南京别儿童入京》、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曹植《名都篇》等。可贵的是,词人并没有让这些古人牵着鼻子走,恰恰相反,他是信手拈来、随意驱遣前贤名句为我所用,以现成碎锦织就自己的无缝天衣。这是由于他“意在笔先”,胸中又融萃了古人精华的缘故。
  
  下片与上片声气相连。作者寄情宴乐,却又悲叹岁月的脚步匆匆;想留住光阴,却又难以打发那漫长的一天一天。这是何等的苦闷呵!“酌大斗,更为寿,青鬓常青古无有。笑嫣然,舞蹁跹,当垆秦女,十五语如弦。”眼前一派酒酣耳热,轻歌曼舞景象。然而表面放达的背后却隐藏着深深的悲惧,这是由歌女所唱汉武帝的一曲《秋风辞》引发的。《秋风辞》有云:“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所以作者有“遗音能记秋风曲,事去千年犹恨促”之叹。千年只一瞬耳!于是忽发奇想,要“揽流光,系扶桑”,拴住月亮和太阳,使时光停止流转。然而奇想毕竟不是现实,眉间心上,依然是郁郁不得志的愁闷,连一天都觉长得难以消磨。末句“争奈愁来,一日却为长”,由激愤之意转为哀愁之思,仿佛飞流直下落入深潭,愤懑不平由外露而至深藏,由激烈而变缠绵,恰如“梅子黄时雨”。
  
  词的下片也满缀古语,或采古人原句,或用古人句意,涵括了《离骚》、《史记》和李益、韩琮诗里的词句,化为完整形象,贴切自然地摹写了自己的处境和心情。
  
  这首《行路难》集前人诗句为词,标新立异,独树一帜。词意激越,节短而韵长,调高而音凄。作者将古语运用入化,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磊,杂揉历代诸家各类典籍不同文体而浑然无迹,充分显示了词人广博的学识和杰出的艺术才能。(李玮)


编辑者: 白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