蛩吟木落帝王州,我亦凄凉感旅游。 正起四方朋友念,又添一个别离愁。 溪村棹急红菱雨,出市砧催白雁秋。 闻道北堂相忆久,西风吹柳曲江头。 片帆归去百花洲,今日因君忆旧游。 泽国风烟多好景,洞庭林壑最宜秋。 垂虹未霁难收景,顽石如今不点头。 记得一番吟最苦,翻然惆怅为吴钩。 枫落吴江归兴浓,不知何日定相逢。 山中独对三生石,城外谁听半夜钟。 金井露凉鸣蟋蟀,石池霜早歇芙蓉。 新诗别后须相寄,只在云深第一峰。 不忍送君杨柳津,隔江相忆始相亲。 未能款曲论心事,翻似寻常识面人。 一枕落花终夜雨,十扩芳草故乡春。 栽松若有青山剩,借结茅庐作近邻。 此心偏向寂寥难,学至寂寥心自安。 杨柳忽惊秋色晚,芭蕉不耐雨声寒。 白云深处人相别,明月圆时我独看。 极目吴天征棹远,渡头斜日落枫丹。 长安城外别垂杨,溪上苹花满棹香。 明月照人应有恨,西风吹雁不成行。 秋风何事趣归期,人物凄凉渡欲垂。 学道须从年少日,苦心直到岁寒时。 近来乡国无消息,老去情怀怕别离。 愧我徒增怀橘念,弊裘犹自客京师。 老子穷通听我吟,山中惟有我同心。 数茎白发惊年老,几度青灯恋夜深。 冰锁蛟龙盘大泽,云遮兰蕙托幽林。 道行亦自东浮海,海国清风引梵音。 天涯彼此一闲身,同看梅花几度春。 寒怕山川行色近,夜围灯火别情真。 君还西上当何日,我欲东归示有因。 乡社只今寥落甚,岂堪相送老成人。 天地萧萧万木乾,独摇金锡下长安。 从来作客今如此。始欲留君亦自难。 帆带北风潮信急,雪迷南国雁声寒。 分明一片相思意,湖上青山谁共看。 暮蝉黄叶遍长安,澹泊交情别亦难。 客路何时又相见,菊花今日更同看。 一帆风露官河晓,十月蒹葭雁碛寒。 别后相思那可免,水云西望白漫漫。 蟋蟀声中念故乡,片帆风正渡钱塘。 烟横浦口鱼讴晚,月涌潮头蜃气凉。 一脉菲泉清夏后,千年酒瓮醉秦皇。 青鞋布袜秋归早,犹有荷花镜里香。 江天雁过客心遥,一舸凉风八月潮。 七十二湖烟雨岸,蓼花枫叶正萧萧。 茫茫野水接秋天,载去苹花月一船。 世上岂无闲宇宙,吴中别有好林泉。 田丰绿荠桃晨雨,爨老红萝闭夕烟。 早晚亦归王戴邑,溪房相对鹭鸶眠。 秋风吹客客凄凉,君欲还乡我忆乡。 山好真登秦望处,石桥偏拾禹余粮。 归去人应问上都,飞蝗飞不到西湖。 襄阳应有班师日,□□风传幕有乌。 雁云蛩雨异乡秋,闻道君家水石幽。 时节飘零皈去好,路歧南北使人愁。 高卧北山长懒出,忽辞猿鹤上扁舟。 此行为道无荣念,相送于人有别愁。 峰顶凉宵明月上,门前终日大江流。 东南一路多奇观,寒拾诸公尽旧游。 三十余年不在家,齿摇发白眼昏花。 如今送子东归去,心逐征帆过白沙。 两年相伴白云间,一棹秋风又独还。 目断江南无过雁,小楼寂寞对青山。 年老心孤怕别离,天涯唯有影相随。 子今皈去重来日,须及梅花未放时。 片帆明日下长洲,今日分携浙水头。 回首故乡犹更远,雁来红叶夕阳秋。 秋风社燕忽辞梁,志士鹰扬在四方。 一曝十寒吾已老,寸阴尺璧子须忙。 松于雪里方知操,梅到春前便有香。 此去莫忘灯下约,蠹书重整此山房。 溪房长对竹林清,日日思归计未成。 千里暮云愁作客,一灯寒雨话浮生。 白鸥沙上东西梦,黄叶阶前聚散情。 清晓又移烟艇去,峨嵋山下钓台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