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沉王侯居,列屋皆妖妍。 性斧糜春蔥,日詫歌舞筵。 孰知山澤儒,超然廣文氈。 野花供嫵媚,山月獻連娟。 潘郎真吾徒,常加視後鞭。 居無鮑生馬,紅粉風蓬旋。 張公為石奴,處仲政復賢。 繼今看遠業,賤子當留年。 南宮嚴嚴各分房,過眼千牘春晝長。 戛戛百楛收一良,主司黍纍作低昂。 黃道湛碧誰為章,鬍郎筆勢傲長楊。 掉臂舊升賈馬堂,自讀君文此心降。 看寫帝伯仍皇王,諸公盥誦顔為莊。 射策便近天子光,一鳴坐喑千駟行。 騰陵絶澗略不妨,我昔塗抹策寒荒。 橐筆亦解趨東廊,一官蹭蹬鬢頷霜。 桑榆聊樂師陳黃,逐逐一飽隨工商。 纔無它奇堪鬥量,放君緑鬢便銀黃。 功名若木升朝陽,鵰鵬舉翮雲路翔, 腰印纍金玉佩蒼。功成晝綉歸鄭鄉, 車笠舊誓無相忘。 耐暑初宵露白頭,詩來分我一襟秋。 露飛瓊滴溥蒼竹,月漾金波冰小樓。 政用桐君弦白雪,便煩從事到青州。 此懷未滿須箋與,更為狂生賦遠遊。 爐煙褭褭上晴絲,伴閱長須送似詩。 眼着昏花予已老,句鏘哀玉子能奇。 隨人趨步庸非俗,取意妝梳自入時。 大手衹宜臺合裏,不應猶話鹿門期。 莊叟所原龜曳泥,正平止從屠沽兒。 了知聲利昏酣者,一一癡骨包妍皮。 江湖我雖吏隱去,仰視二子終愧之。 逝將歸種二頃秫,又欲深鑿六畝池。 目寄飛鴻百念息,付渠誇世與釣奇。 山翁溪友結三益,長年直鈎時一持。 灌園之隙課阿買,分題細和陶翁詩。 淮鄉富奇髦,斂裧讓乃祖。 及今戶相矜,十襲藏妙語。 遺澤有源水,豈直輪一取。 夫君典刑在,落筆更醇古。 白眼視公卿,矧肯睨豪舉。 世味淡如水,進德吾孔武。 四壁但圖史,一飽問場圃。 修眉冰玉顔,初服仍楚楚。 團蒲芥軒寂,索手係雕虎。 客來輒欣然,詩就寧漫與。 自云窺官達,束身著高俎。 肯思麒麟楦,強作沐猴舞。 見笑寒如冰,如睫不自睹。 君眼高一世,天光靜生宇。 寓意文字間,軋軋繭緒吐。 後皇忽幽側,員闕多未補。 當儀振鷺群,亟下冥鴻羽。 鄉來受廛地,幽屏良獨苦。 蓬萊道傢山,金碧上煙雨。 反君招隱篇,長懷報明主。 山行風色怒飛沙,山末屯雲涌砲車。 伏軾不容同蝶夢,問炊猶可趁蜂衙。 龜魚泛淥熹晴日,草樹留春著晚花。 暮憩自憐塵滿面,五漿先饋定誰傢。 微吟緩步愜晴沙,聊謝愔愔載婦車。 時遣貰貂邨店酒,回思縛虎長官衙。 春山好著屏中色,吟筆誰添錦上花。 不妨習池風月主,衹今何處問詩傢。 鷗雙鷺雙傍汀沙,卻匯沙汀過客車。 清吹解撩叢竹嘯,高山如受衆峰衙。 寒生碧澗懸魚網,潤著蒼崖剩土花。 所惜隔墻紅紫,行行無暇訪山傢。 王傢流慶水傾東,不獨烏衣紀數公。 天畀臧孫當有後,人遲汲直未居中。 鳳巢袞袞九文羽,鵬路搖搖萬裏風。 隔坐從今幾雲母,定知周魯各元功。 饑烏窘免不謀身,君亦衣穿桂作薪。 小露化工陶鑄手,地爐分得雪中春。 廣文書案雪沾身,竈婦冰葅焮濕薪。 彩勝銀花猶拜賜,凍醅寒餅不成春。 寒𠔌冰崖底著身,望晨疑寢越王薪。 今年未辦巡簷笑,急雪陰風肯貸春。 痛憶分題把酒時,暑寒誰遣隙駒馳。 芙蓉風露梅花月,又費騷人幾首詩。 已誤西湖鷗鷺約,客舟西上更徘徊。 故人益嘆天涯遠,懷抱何從得好開。 聞道籃輿去,遙崗復近阿。 詩應吊孝逸,碑或贊頭陀。 靜者官餬口,公朝禮作羅。 憐君日阡陌,塵土撲陰何。 心事即今驚白發,世情從昔彀黃間。 竇傢錦上四百字,衹道藁砧山復山。 竊祿未辭官九品,歸田止欠屋三間。 著書他日藏岩穴,或繼淮南大小山。 獻玉者三付身外,與馬為二合田間。 亦知此足無人縛,政恐有文移北山。 儒冠幾經秦,士貴始藝祖。 英儁承上意,不止工造語。 文風逮列聖,秀異彌博取。 即今再太平,比屋務稽古。 先生國元老,曩亦原夫舉。 倚相能丘索,吉甫允文武。 後生藉膏馥,掉臂雄藝圃。 豈伊鄶無譏,敢睨大國楚。 諸生觀國光,名欲簉竜虎。 初非意敢料,顧為公所與。 蕙蘭侈芳筵,餚核富雕俎。 酒行不待醉,闔坐喜欲舞。 妙句韋白前,拭目嗟未睹。 豪氣倏賈餘,舉舉陵天宇。 懸知三千牘,去作虹霓吐。 我坐廣文氈,勤拙初不補。 看揮修月刃,穩送摶風羽。 傳燈知道尊,食蔗記荼奪。 明年公東歸,商衡傅岩雨。 附翼偕渠儂,遠臣觀所主。 聖經三百篇,凜凜詩鼻祖。 日月懸太空,不作雕篆語。 可舉不可議,仲尼親去取。 變為屈宋騷,刻畫已愧古。 曹劉驥騄騁,瀋鮑鴻鵠舉。 並稱五字雄,繩黑蓋陵武。 甫白壁萬仞,眎彼柳樊圃。 又如曹邾鄭,屏息從晉楚。 黃陳嗣前作,風壑嘯兩虎。 公生四子後,相望心相與。 溟渤無棄流,酸鹹或登俎。 取源自聖經,長袖固善舞。 清篇神所護,近句誰先睹。 鄉來儀朝行,拱揖尊帝宇。 出使辭氣振,前席情素吐。 非公任安危,袞闕幾不補。 歸來將詩壇,越笴傅之羽。 陳黃伯仲爾,鬍復用心苦。 學力我枯涸,進冀濡教雨。 首肯公不疑,更不詢季主。 使君觴客及公榮,慰我他時渴德深。 已為穆生重設醴,更聞正始嗣遺音。 打圍紅袖留連舞,論檻黃花取次簪。 恰似雄邊臺上醉,回頭歲月嘆侵尋。 業履冰壺器鏌邪,元戎韜略況儒傢。 功名自昔須橫草,南北於今賴灌瓜。 村墅稻田黃罷亞,塞垣榆樹老丫叉。 為公著意收詩稿,傳與中都萬口誇。 功名回首負年華,梨棗諸雛未剋傢。 老計生涯須下澤,纔非世用但匏瓜。 為儒僅博肱三折,謀食寧羞手一叉。 青眼故人猶念此,肯持巴唱嚮人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