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真是与云齐,直到青霄不用梯。 三阁连延须在下,层城突兀亦居低。 俯看落雨自天半,平视流星从屋西。 好是嫔嫱游翠辇,却如仙子驾青霓。 板木为腔冒以皮,其中宁有鹤来栖。 如何音响闻西洛,未必源流自会稽。 既被兵人都击破,却云禽鸟不鸣嘶。 分明伪妄无人辨,可笑诸人识见迷。 城中那有大川行,惟有秦淮入帝城。 十里牙樯并锦缆,万家碧瓦与朱甍。 船多直使水无路,人闹不容波作声。 流到石头方好去,望中渺渺与云平。 人道青溪有九曲,如今一曲仅能存。 江家宅畔成花圃,东府门前作菜园。 登阁尚堪观叠嶂,泛舟犹可醉芳樽。 料应当日皆无恙,苕霅潇湘不足言。 人日泛青溪,青溪曲易迷。 船回波上下,帘卷日东西。 景物行行见,壶觞处处携。 浮航消得醉,极目水云低。 出郭无多远,登山有许高。 旧游曾到处,此地足称豪。 日月真双毂,关河等一毫。 松篁知我意,帮与北风鏖。 旧时月过女墙头,风雨摧颓废不修。 地老天荒无处问,松声滩响替人愁。 祥刑使者来何暮,吊古诗篇清更幽。 收拾江山入怀袖,却归讲席进鸿畴。 见说当持百尺梁,四围修竹翠云长。 正当盛暑都无热,不有薰风亦自凉。 那与人间同日月,直疑天上两阴阳。 有时更取龙皮浸,凛凛如飞六月霜。 当时只号汝南湾,后有三人住此间。 自谓逸民须隐约,并称贤士想高闲。 只缘水味都殊异,且欲邻居数往还。 好是有时相就饮,不妨铛脚对青山。 九华境上曾亲历,五老峰前亦屡过。 不似三山殊媚好,何须千仞极嵯峨。 翠围宛似屏间画,绿折全如水上波。 况与沧江苦相近,见来心眼定如何。 十顷青瑶浸碧流,更添景趣极深幽。 帝为九洲十八岛,上有五城十二楼。 苕霅荷花风度晓,潇湘芦竹雨生秋。 昭明心想知何似,好听骑鲸汗漫游。 饱观明日双溪水,遍倚清风八咏楼。 但见遗踪留婺女,安知故宅在升州。 文章至好虽堪羡,节行全亏亦可羞。 看得齐梁相禅际,只家称隐不称侯。 石虎石羊还石人,此间独有石麒麟。 定应侧近藏陵墓,仗此威灵护鬼神。 一石琢成高且大,两头相望俨如真。 参天宰木知何在,今与渔樵作四邻。 几年闻说石头城,初谓坚牢似削成。 只是一拳如卓望,初非四面有楼棚。 依山最好防车骑,举眼保防矙贼营。 为问区区徒自守,何如席卷向宸京。 要识当时朱雀航,秦淮岸口驾浮梁。 既为铜雀施重屋,又作璇题揭上方。 波底净涵楼阁影,桥间望断水云乡。 不知此处今何在,须有遗基在两傍。 草头无数入松山,一遇将军都败还。 试问当初战术何所,将军岩下水犹殷。 白羽青丝手自持,双鞬锦领步兵随。 几番欲到伊吾北,笑杀曹儿行路迷。 曹州孽火遍烧天,不见兵车只汉川。 若得将军把关要,鸦军不用过山前。 麦陇桑畴溪路斜,溪南溪北自千家。 当年战守知谁力,好把寒泉荐菊花。 桑麻影里千余户,弦管声中百许年。 但见年华今日好,也须回首看岩前。 松山父老至今思,尝问将军归不归。 岩头草木成弋戟,雨后溪声听鼓鼙。 倒指于今四百年,竹间祠宇尚依然。 藤萝挂木长如旆,苔藓侵堦碧似钱。 几年精爽尚依依,水旱只须来祷祠。 劝汝乡人宜善事,祀时同唱竹枝辞。 南城来到北城隅,更北直趋玄武湖。 一上雕鞍三十里,两傍官柳数千株。 六朝都邑真如此,旧日咸秦得似无。 暑月行人不张盖,漫天自有翠屠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