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月欲在眼,園林須傍傢。 崚嶒飛翠巘,颭灧舞綃花。 門近山光入,堂深樹影斜。 猶將小西景,更為石林誇。 拳石環清泚,竜須細屈蟠。 兩峰低峍崒,一簇小琅玕。 密葉風前影,疏枝水底寒。 相從此君爾,著意問平安。 快哉真得楚王風,鉦鼓喧江四面雄。 但欲帆檣催上水,敢辭井路傍西戎。 江空歲晚飛煙外,人靜霜明過浪中。 少泊山腰羌笛斷,一尊那肯為詩窮。 徵車何事不容徵,彩旆歌謠塞路津。 徒以平生多拙政,偶於歲晚得衢民。 我方州縣慚屍祿,汝嚮閭閻切愛身。 料得去思均彼此,一詩聊復慰邦人。 夜半溶深四面遮,雲峰推起阿香車。 衹今隴上誇多麥,誰為丘中賦有麻。 喜見緑針初剌水,笑渠青笠趁燒畲。 偶然精禱誠非昧,應有歡娛田捨傢。 古廟陰陰不記年,揚帆逆浪幾舟船。 我舟小泊沙洲下,也諗江神問濟川。 陵坡擢孤根,生意已翹楚。 主人歲寒姿,於此眼目具。 夷荒挺勁節,偃蓋浥漙露。 相對琳琅篇,後來慚驥附。 我昔曾為江左國,剩說鵝湖今壯邑。 頻年官府苦催科,百裏齊民猶珥筆。 男兒遇事難是圖,猛士縛獸須於菟。 才高政不較難易,知公此去無趦趄。 嗟予仰韓如仰鬥,公亦登門及予否。 為言饑餓六年中,兩眼猶能記千首。 聖主方勤西顧憂,大朝臨遣遴賢侯。 蘭香昔在潛郎地,符竹今分古閬州。 蜀道難時雖萬裏,漢川佳處正三秋。 莫嗟身落江湖遠,魏闕盡存記子牟。 誰作朝陽一鳳鳴,公朝今復嘆斯人。 抗章寧奪三軍帥,去國尤輕一葉身。 政以青蒲姑夕駐,更聞白簡為前陳。 衹今小試回天力,它日擎天看柱臣。 長裾端欲曳賓墀,人事何乖遽別離。 未盡胸中懷舊意,又吟江上送行詩。 公名此去如山重,我老誰憐似足踦。 憑得徵鴻寄消息,書來猶記別君時。 斑斑蘭玉不勝清,長羨於門久日榮。 共慶兩蘇離蜀道,從今二宋到神京。 三年刻楮真餘事,一日乘槎定策名。 想得頤山來歲好,緑袍黃裏照溪明。 又作西山去,潮音鼓一通。 叢林推此老,詩社得諸公。 著眼浮生外,衝風逆水中。 殷勤三請已,此意不雷同。 立之何事屈藍田,隱忍功名古已然。 預信鵷鴻衹他日,莫嫌鳧鶩尚頻年。 徵帆夜濕三更雨,去路人欣八月天。 話別匆匆毋重惜,一封丹詔下天邊。 道義如君衹幾人,相從了不見塵侵。 一樽但覺論文細,三畫從知得意深。 自是強年應折桂,不妨朞月早傳音。 我今已辦如椽筆,擬稱瓊林最後吟。 壯年才氣壓詞場,衆已相期白玉堂。 垣製孰非經大手,斯文無復數他楊。 諸公政爾需調鼎,一語翻然忽抗章。 汲黯固知當大用,得君徒欲重淮陽。 三十年間企絶塵,久同朝跡話平生。 論文密處雖朋友,投分深時即弟兄。 自恨我無分袂語,但輸君已著鞭行。 東陽一葦杭之便,毋惜公餘蚤寄聲。 欣然願作送行詩,盛事江邦獨見之。 釃酒且同明月醉,驅車未怕朔風吹。 相逢暫入紅蓮幕,穩去高攀丹桂枝。 莫負玉階方寸地,為方民力要扶持。 象山衹在水西頭,雲木猶高瀑更流。 往事何能話師友,時情徒與惜交遊。 東風又緑溪邊草,明月還歸天際舟。 白發蒼顔吾亦老,一尊臺上洗春愁。 八月靈槎萬裏秋,乘風得雋要遨頭。 吾傢連已躋儒級,汝業今宜濟巨舟。 掘井莫令嗟九仞,善刀終自見金牛。 儒冠豈解真相誤,有志應當萬戶侯。 檣烏猛作朝天去,君到長安著腳初。 若訪西湖問西子,朋遊應亦念其餘。 山行已辦猶嫌晚,天意多慳未放晴。 無奈公車留不住,片帆催聽櫂歌聲。 久同朝跡又同年,更送旌麾過海邊。 多士嚮來親戴席,斯民今幸得蘇天。 潛心閣上書千捲,雁蕩山中草一川。 小待公餘尋舊跡,便歸玉筍聽鳴鞭。 江淨孤月寒,山空野梅白。 我是天涯人,卻送東行客。 送君直上蓬山首,莫忘西南睏徵取。 功名富貴不須多,衹把詩書垂不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