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官廣文館,門巷正蕭索。 王孫幸過我,開口有請托。 索詩慈順堂,一再不可卻。 人心有太平,此豈易描摸, 夭夭吹棘心,韡韡燦棣萼。 君方大歡足,天地費酬酢。 而我獨零丁,詩復那可作。 因君索詩苦,謾薦嘗試藥。 中庸十五間,此理非外鑠。 反身若不誠,為善終未樂。 泮宮老潘賢且仁,分義濃如手足親。 懸知故人在千裏,健步遠來緘墨新。 黃柑霜後愈精好,香味宛如包貢珍。 分賞且用滌煩渴,不救萊蕪炊甑塵。 問寢隨天子,論經有帝孫。 千年幾神聖,四世一乾坤。 盛德從心遠,靈源自古存。 欲知天意近,九月似春溫。 神光開甲觀,寰海作重陽。 世盡占人瑞,天應發子祥。 山河涵玉露,象緯瀉銀潢。 有道如三代,寧須不老方。 青禁羅雞戟,朱明出虎闈。 布宣當浩穰,簡樂著精微。 有志窺成畫,無材守一圻。 徒能歌聖子,重潤更重暉。 憶昨雨霽投招提,五峰幻出如新沐。 僧言一月無此奇,正直由公感通速。 傾曦已沒暝靄生,竚立危亭看不足。 遂扶晨策陵嶇嵌,要識祝融真面目。 輕陰閣雨日將升,淺霧噴雲生半腹。 晦明變化在俄頃,山鬼無端太翻覆。 東西南北杳不知,天柱諸峰固難矚。 因思世事無不然,氛垢時多少清淑。 良辰一遇信可欣,濁世相遭匪予辱。 湘纍為此賦遠遊,要待棋終看結局。 嗟我寧能待汝清,原隰徵夫駕方趣。 安得韓公劍倚天,决斷浮雲取新旭。 吾聞讀書人,惜氣勝惜金。 纍纍如貫珠,其聲和且平。 忽然低復昂,似絶反可聽。 有時靜以默,想見紬繹深。 心潛與理會,不覺詠嘆淫。 昨夕汝讀書,歷響驚四鄰。 方其氣盛時,聲能亂狂霖。 倏忽氣已竭,口亦遂絶吟。 體疲神自昏,思慮那得清。 定能更雋永,溫故而知新。 永歌詩有味,三復意轉精。 勉汝諷誦餘,且學思深湛。 愚魯何妨與俗違,夷途方始識心歸。 源源自是淵泉出,杲杲寧關庭燎輝。 莫嚮天涯尋墨客,須知海內有公非。 一杯何得如前日,竹杖芒鞋語翠微。 世情如水與天違,誰識春從嶽麓歸。 袞袞源流知有自,紛紛華鄂看相輝。 今人得似古時少,我拙從教俗子非。 且倒一樽尋樂事,奇章臺上晚風微。 昭回雲漢揭天章,忽到人間足寵光。 必有颺言興率作,不須擊筑嘆飛揚。 湛恩汪濊傾多士,密意綢繆際萬方。 何幸小臣陪俊造,一如豐草在成康。 人孰炎壽,壽莫如德。 日新又新,終古不息。 學以明之,先正我心。 所欲既寡,山崇海深。 山有喬鬆隰有臺,胸中日月太平開。 安車不入申公念,衹恐詔從天上來。 閉戶長吟何水曹,人間富貴九牛毛。 博山一縷清香永,餘子不知更幾刀。 鏗鏘金石三千首,吐納雲煙四十年。 自有山神回俗駕,不愁大尹觸吟鞭。 裏中諸老皆公識,破戒相過問故人。 顧我那能來重客,知公不薄少年新。 公餘幾上詩書亂,事簡庭中雁鶩休。 乞我新篇洗凡俗,蕭蕭風雨打窗秋。 胸中塵慮厭多多,強把詩書細颳摩。 幸有長官憐拜起,苦無公事礙吟哦。 自慚俗駕爭相逐,不識高軒肯見過。 天闊雁寒人又遠,一杯相屬意如何。 暖日輕霜作小春,冥冥鴻雁正來賓。 異時大比興賢禮,今日元侯勸駕身。 西漢循良知賈誼,菑川父老送平津。 眼中俱是青雲客,著我空慚跡已陳。 風流藴藉足儀型,小屈旌旗鎮列城。 筆下雄深過班馬,馬中灑落似張程。 載賡宵雅推多士,寧許皇荂繼大聲。 聞說河南詩有序,從今亦有口傳名。 禮成綿蕝蕝固遐方,揭此威儀日月光。 他日抗章論祀事,賢侯不減漢平當。 書窗兀兀到斜曛,羊胛烹來我亦欣。 莫訝廣文官獨冷,水光一抹當羅裙。 未識平時活國方,衹將詩句閱風光。 盤空筆力今誰敵,獨掃千人不可當。 竹暗橫窗日已曛,我方酣寢學羊欣。 銀鈎鐵畫應無限,乞取先生一練裙。 不作畫梁燕,定非幽𠔌鶯。 此心無著物,萬事莫留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