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城雉堞對東山,誰創高樓十二欄。 獨鶴不來鬆已老,春風動處日三竿。 藜杖芒鞋過水東,紅裙寂寞酒樽空。 郡人見我應相笑,不似山公與謝公。 竹外長橋過水西,林中鐘磬舊禪扉。 筇迎殘月僧包去,帆背斜陽客艇歸。 芳春閣外茂林中,池上新橋路徑通。 誰種鬆篁藏古意,我栽花李引春風。 泉如鉛汞流丹竈,石似珊瑚出海濤。 不會當時融結意,區區雖巧亦何勞。 櫃中飛出過遼天,樓上歸來又幾年。 雲物已閒鬆已老,芝田依舊在橋邊。 城上危亭可摘雲,四邊山色翠為鄰。 下窺城郭無餘藴,草色花光盡是春。 瘴山蠻嶺鬥嵯峨,高可躋登不可磨。 萬岫千岩皆闒茸,一峰孤秀不如多。 休言鳥道與羊腸,鳥道羊腸不可方。 卻喜年年種麰麥,山中不用有桄榔。 山似龜形古戍西,路人到此欲稽疑。 刳腸鑽灼猶難信,頑石何緣解有如。 惡名辯正可無疑,已有金華學士題。 寄語往來荊廣客,鬼門關在鬱林西。 春欲為霜夏欲冰,一山寒氣逼人清。 應知炎冷難同處,甘與湯泉各自生。 城外高堂俯碧灣,山如蠃黛水如環。 有時鼓棹來尋勝,直到斜陽未欲不。 人世嘵嘵已不根,更堪頑石亦紛紛。 何如緘口藏長舌,道路如今已厭聞。 東帶連山接五羊,西分郴水下三湘。 路人到此休南去,嶺外千峰盡瘴鄉。 靈壽峰前路有苔,鬆門依舊對山開。 幽人野叟尋僧至,時有輝輝大旆來。 靈壽山前古梵宮,粥魚齋鼓白雲中。 衲僧若會蒙泉意,竟與曹溪一徑通。 大阿氣在鬥牛邊,報惠論讎世有仙。 黥賊東來攜敗鐵,地靈安肯為生泉。 聖世休祥見景星,曾聞瑞日慶雲生。 羽人中夜來朝鬥,透過鬆梢一點明。 潁人間欲問郴人,衛颯如何似寇恂。 衹恐當時遮道者,不應皆是惜留人。 蘇仙舊隱已藤蘿,橘井空來歲月多。 摘葉汲泉皆朽骨,郡人猶說愈沉痾。 郴江東畔小禪林,誰見當年地布金。 夜磬一敲僧定出,水聲東去月西沉。 修篁喬木水西涯,古屋頽垣達磨傢。 持鉢但聞僧乞供,杜門不為客烹茶。 可畏人情與世途,險如波浪起江湖。 豈知荊楚山川地,坎井泓泉無處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