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將風月共君哦,識處應須出舊科。 吟詠性情當自得,敷張華藻第差訛。 入神致用何思慮,告往知來謾切蹉。 欲達古詩三百義,一言而蔽不須多。 江西多秀士,卓躒相後先。 其中最翹楚,無出黃陳前。 森然插天幹,琢削草捨椽。 羌童扣金石,越女調管弦。 非無要妙音,難與韶濩傳。 王風惜雲遠,屈宋美獨專。 沉濃玄暉詩,典雅淵明篇。 少陵備衆體,太白真謫仙。 微情寄風月,肺腑皆天然。 自從句中眼,一字千金錢。 於今百餘載,誦說如河懸。 人惟屋下屋,何以千萬間。 正聲日微茫,寂感空無邊。 噫籲嚱,噫嚱一麯難為聽, 桑麻壠畝今荊榛。子規夜訴倉庚鳴, 時至氣化能無聲。高皇神武百世業, 安漢小子為憑陵。九十六萬目可掩, 奈何從臾皆群臣。臣乎臣乎鬍乃爾, 富汝貴汝庸何生。炎精白晝欲晦蝕, 日角眉目尤精神。古來權柄不早去, 止為魚肉塗生靈。生靈塗炭自茲始, 古往今來衹如此。重華一去何時還, 志士幽人淚如雨。 古人不可見,末習徒紛然。 精微固難知,論議鬍爾偏。 郢麯聽者誰,巴唱和乃千。 世道既若茲,淳風何當還。 矯矯且自強,天運終來旋。 種木必培根,清流必澄源。 根源得其理,流末乃可言。 聖賢本始務,條達蓋自然。 時俗枝委求,持操空爾煩。 存存此成性,道義斯其門。 幽雅從君志,驅馳愧我人。 無忘歲時舊,因得笑言親。 心賞知非故,詩成語自新。 一川風景會,樽酒且頻頻。 懷人復懷人,懷憂不能寫。 滄浪有舟楫,使欲從東下。 春寒雨淋淋,舟楫不可尋。 臨流一惆悵,直下萬裏深。 信筆題詩學行餘,功名聊且付樵漁。 心閑獨玩三秋幹,足健時看數畝蔬。 渺渺橘園聯草閣,疏疏竹徑傍田廬。 是間日有無窮趣,月淡風清靜讀書。 悄悄園林世味長,碧雲疏散暮天光。 且寬禮樂興江左,厭聽幹戈暗洛陽。 梨葉盡時無伏暑,竹陰深處有餘涼。 從容領會精微旨,何用區區底事忙。 生來井井義誰窮,陽自初來位五中。 若信此間方寸地,能安而慮即成功。 六麯溪頭處士傢,年年籬落萬枝花。 怪來驛使無消息,卻報煙村一樹斜。 籬落當歲暮,春至無人知。 鸞鶴倏爾集,蜂蝶還先期。 月落步疏影,空明見幽姿。 香氣誰與達,賴有清風吹。 一樹芳菲露短墻,彩霞千縷帶斜陽。 東君賦予知何意,剩與胭脂使嗇香。 南陸晝日永,北窗風氣清。 端居玩時物,園林緑陰成。 新竹梢已繁,修梧葉初榮。 翩翩有幽禽,睍睆發清聲。 豈無樽酒歡,撫景難自傾。 親朋天一端,別我歲倏更。 衷丹寄秋毫,香煤染霜藤。 耿耿嘆離群,拳拳懷友人。 珍重萬金抵,契闊千恨平。 欲題尺書報,惻愴若為情。 積雨添泉脈,寒來送兩山。 南風北窗下,午夢聽潺湲。 造物無窮巧,寒芳品更殊。 花腴真類假,枝瘦嬾猶枯。 帝子明黃表,宮人隱絳襦。 若論風韻別,桃李亦為奴。 畏暑懶出戶,息心聊罷詩。 諸公舊有作,其意已無遺。 嶺表經行處,賢闕扣見時。 悠然皆往事,勉務日新期。 誰把霜毫歸庾嶺,王孫去後久寥寥。 長時月夜橫疏影,鎮日春風上素綃。 可笑兒童尋剪摘,如知蜂蝶亦邀招。 人心造物無窮巧,頃刻功成永不搖。 巍城十八裏,雄壯稱洪都。 北郭勢迤邐,南浦形縈紆。 連亙控西江,囊括盡東湖。 灌侯遺故址,李相規舊模。 改築竜沙堤,三方第如初。 得非雕殘後,民力不足歟。 得非府庫竭,費用不給歟。 當時廟堂上,不主公議歟。 我來客城闉,感慨成欷籲。 今古如一轍,有才能遠圖。 作書與蜀客,止為求知音。 不料緣素絲,卻與多黃金。 今情既已異,古意何由尋。 一笑陶靖節,雅趣無弦琴。 暮年無雜慮,何事更關情。 入市非求利,居山豈為名。 誠存心自逸,足健步常輕。 卻是行遊處,春風日日生。 寂寞園林迥,棲遲念慮寬。 雨聲連砌響,風色入簾寒。 義理無新得,交遊少舊懽。 梅花自疇昔,歲晚獨相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