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舟係石依蒹葭,春後清江便是傢。 蓬底爨煙將稚子,共攜漁網曬晴沙。 光祿坂高????亭東,潼江直下如彎弓。 山長水遠快望眼,少陵過後名不空。 當時江山意不在,草動怕賊悲途窮。 客行益遠心益泰,即今何羨開元中。 鮮鮮中園菊,粲粲籬東畔。 的的秋水蓮,裊裊西風岸。 迢迢白衣人,皓皓涉江腕。 重陽尊酒親,霧夕容光爛。 物生各有宜,不計年華晏。 瘴地經行促棹謳,周南太史幾年留。 後來遙識猶青眼,別久懸知半白頭。 宋玉又經巫峽去,謫仙初罷夜郎遊。 長江風水追難及,悵望春波一葉舟。 豐沛布衣吳芮客,回首鹹秦坐凄惻。 漫隨霸楚西道遷,未甘漢地山河窄。 隨身三尺青竜子,曾斷當塗素靈死。 手提岩上試秋水,大石迎風開披靡。 東歸欲整堂堂陣,吳兒未足勞餘刃。 炎靈天啓定中原,大言成事人方信。 君不見不侯飛將能射虎,誤中他山猶飲羽。 通泉字法出官奴,日日臨池恨不如。 雙鯉可無輕素練,數行惟作硬黃書。 鄉關何處三秦路,馬足經年萬裏餘。 多謝玉華宮畔客,新詩未覺故人疏。 聖草神蹤手自持,心潛模範識前規。 惜哉法書垂世久,妙貼堂堂或見遺。 寶章大軸首尾俱,破古欺世完使離。 當時鑒目獨子著,有如痼病工難醫。 至今所收上捲五,流傳未免識者嗤。 世間無論有晉魏,幾人解得真唐隋。 文皇鑒定號得士,河南精識能窮微。 即今未必無褚獠,寧馨動俗千金貲。 古囊織襟可復得,白玉為躞黃金題。 聖賢尺牘間,吊問相酬答。 不筆或無意,興合自妍捷。 名跡後人貴,品每分真雜。 前世無大度,危亂相乘躡。 白發如蓮帽,騧馬似瓜貼。 觸事為不祥,兇語棄玉躞。 料簡純吉書,乃有十七貼。 當時博搜訪,所得固已狹。 於此半千歲,歷世同灰劫。 真聖掃忌諱,盡入淳化篋。 巍巍覆載量,細事見廣業。 唐人工臨寫,野馬成百疊。 硬黃脫真跡,勾填本摹榻。 今惟典刑在,後世皆可法。 書便瑩滑如碑版,古來精紙惟聞繭。 杵成剡竹光凌亂,何用區區書素練。 細分濃淡可評墨,副以溪岩難乏硯。 世間此語誰復知,千裏同風未相見。 橘樹鬆林緑徑長,竹籬縈繞當城隍。 皇華何異投荒客,已過山川是夜郎。 辯士祠邊半嶺鬆,不容凡木亂江風。 筇枝拄到峰頭閣,天籟都歸十八公。 水石相迎擊目新,兩峰秀色引朱輪。 使君自比蘭亭後,金字磨崖更幾人。 月分圓影委金波,峰面無塵瑩不磨。 應是飛仙梳洗處,碧臺青綬挂雲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