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謝三城太守韓子華捨人
邵雍
  洛陽自為都,二千有餘年。
  舉步圖籍中,開目今古間。
  西北岌宮殿,東南傾山川。
  照人伊洛清,迎門嵩少寒。
  水竹最佳處,履道之南偏。
  下有幽人室,一徑通柴關。
  蓬蒿隱其居,藜藿品其飡。
  上親下妻子,厚薄隨其緣。
  人雖不堪憂,已亦不改安。
  閱史悟興亡,深經得根源。
  有客謂予曰,子獨不通權。
  清朝能用纔,聖主正求賢。
  道德與仁義,不徒為空言。
  功業貴及時,何不求美官。
  上食天子祿,下拯蒼生殘。
  通衢張大第,負郭廣良田。
  朱門爛金紫,青樓繁管弦。
  外廄列肥駿,後庭羅纖妍。
  入則坐虛堂,出則乘華軒。
  冠劍何燁燁,氣體自舒閑。
  高談天下事,廣坐生晴煙。
  人莫敢仰視,屏息候其顔。
  此所謂男子,志可得而觀。
  又何必自苦,形容若枯{左魚右亶}。
  道古人行事,拾前世遺編。
  而臨水一溝,而愛竹數竿。
  此所謂匹夫,節何足而攀。
  予敢對客曰,事有難其詮。
  身非好敝{左糹右????},口非惡珍膻。
  豈不知係匏,而固辭執鞭。
  蓋懼觀朵頤,敢忘賁丘園。
  深極有層波,峻極有層巔。
  履之若平地,此非人所艱。
  貧賤人所苦,富貴人所遷。
  處之若無事,此誠人所難。
  進行已之道,退養已之全。
  既未之易地,鬍為乎不堅。
  敢謂客之說,曾無所取焉。
  猗嗟乎玉兮,産之於荊山。
  和氏雖雲知,楚國未為然。
  污隆道屈伸,進退時後先。
  苟不循此理,玉毀誰之愆。
  道之未行兮,其命也在天。
  近日遊三城,薄言尚盤恆。
  當世之名卿,加等為之延。
  或清夜論道,或後池漾船。
  數夕文酒會,有無涯之歡。
  十月初寒外,萬葉清霜前。
  歸來到環堵,竹窗晴醉眠。
  仰謝君子知,代書成此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