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雲秋翼健磨天,九萬修程孰可肩。 五馬幸歸鄉國路,百城初認釣魚船。 餘霞綺閣方池上,宿靄人傢疊嶂前。 多感聖君垂異寵,力思報效嚮衰年。 蘆花未白蓼初紅,緑水澄藍是處通。 景色不須今日別,煙光仍與昔時同。 馬嘶曉月思閑廄,帆挂秋光足便風。 寄語路人休藉問,錦衣歸去一衰翁。 分符慚寡術,榮抃出京畿。 況值新夥節,重經舊釣磯。 江村初雨歇,水國淡煙微。 一路風光好,還同衣錦歸。 為儒還解著徵衣,遠戍沙連白草齊。 雁陣不衝羌笛怨,狼煙微認塞雲底。 蕎花露濕堆空塹,蓼水泓澄截古堤。 漸近界何分內外,野禽嘐戛路東西。 回翔青瑣已多時,四海歸榮更是誰。 通籍禁中參鳳閣,司言天上煥竜墀。 修文禮樂源何大,振筆雲雷澤益滋。 若把王褒頌勳業,未如際會遇昌期。 聞說幽亭氣象寬,何須基構入雲端。 平瞻一郡連山翠,遠矚千門枕水寒。 風拂石床鬆子墜,雨籠莎徑慄花乾。 遙知出定牽吟夜,衹欠清猿嘯碧湍。 不愁白日斜,唯衹是僧傢。 遠徑接芳草,閒庭掩落花。 木欄棲翡翠,盆水種蒹葭。 到此常留意,深窗自煮茶。 巨石保年琢,為盆勢莫裁。 圓疑通澤國,深可並天台。 法水長時滿,青蓮嚮日開。 無人知此喻,寂寞首空回。 樓臺高聳入中天,壓破寒山數畝煙。 永日鬆欄幽鳥語,半空岩石老僧禪。 窗臨樛木排深澗,簷拂長蘿下翠顛。 野客每來何所得,一聲秋磬似相便。 修篁簇徑出林椒,可與遊人避俗囂。 麯檻隔花安筆硯,小窗延月伴簞瓢。 紅藤引蔓移山豆,緑葉分葩植水蕉。 到此每憐清氣別,可堪寒夜雨瀟瀟。 高韻出重城,林梢鶴夢清。 九衢方月曉,四野復霜晴。 會有神仙聽,能無魍魎驚。 寒山深洞口,依約片雲橫。 碧草芊綿十洞春,青蒼寒疊五溪雲。 山縈乳竇層層秀,路隔桃花處處分。 苔徑竹深迷鶴跡,石壇鬆古漏星文。 通宵回想塵寰事,好結茅茨嚮水濱。 數傢茅屋枕魚磯,歲歲生涯在渺瀰。 雞犬怪人奔竹徑,兒孫逢客倚柴籬。 壁懸簑笠殘煙雨,門對溪山閱盛衰。 一麯新歌一船月,夜深來往碧漣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