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城秋意老,寒色到庭除。 雨久苔花暗,風高柳葉疏。 異鄉思骨肉,多病喜方書。 豈是無歸計,東陽故有居。 四山木葉緑交加,數架茅茨是我傢。 窗隙微風入飛絮,竹邊清露養孤花。 得眠穩寐夢須好,無句不幽詩可誇。 底事年來祗流汗,文書埋沒鬢毛華。 昔同令子業膠癢,知有德行厥後昌。 開廓襟懷雖善富,堅持氣節亦剛陽。 掩棺往事成千古,刻石高文冠一鄉。 梅峴速培鬆柏茂,便看褒它賁幽光。 去載湖山春雨霏,阿參專為板輿歸。 相迎定約魚供饌,入吊那知鶴對飛。 九子始終循懿德,一門中外被餘輝。 送□不拂東南客,西望高原涕落衣。 自古英豪在釣耕,先生傳後豈其卿。 筆端不合窮天巧,名下須還缺勢榮。 已見春風稱世夢,所留賢子是傢聲。 細吟絮早梅遲句,何恨九原青草生。 風前不見玉壺水,追想欷歔淚欲橫。 官小僅能離令尹,傢貧還祗似書生。 深沉每見仁人勇,惠愛常留長者名。 不負銘詩並篆字,千年鬆柏共佳聲。 太博先生志行全,夫人內助實稱賢。 寡居勤儉五千日,享福安榮九十年。 已作芝蘭綿後裔,卻將金玉必深泉。 月卿手自栽鬆柏,遠寄哀辭為慘然。 度歲塵沙汩沒中,乍趨閑曠意何窮。 孤叢晚秀霜菊淨,脫葉已疏山柿紅。 馬恃賜閑韁不勝,雁知王命信常通。 功名成處非人力,至手先令玉盞空。 焚香閉草廬,滯念掃無餘。 世事尤宜靜,交情衹可疏。 屈伸當視蠖,濕沫戒如魚。 暖甚一窗日,三鼕宜讀書。 齋所深嚴客過難,逼人書債未須還。 檐遮暖日桃夭瘦,鳥踏風枝竹影閑。 細細乳花新茗碗,霏霏香霧小爐山。 滿庭斜日無公吏,祗似東陽田捨間。 楚鄉孤坐掩重扉,素發荒唐酒一卮。 眼暗久因書捲得,心闌全自世緣知。 臨流問米方終日,踏雪看梅是幾時, 欲上高樓望吳越,無邊煙雨正垂垂。 蘭暑知秋近,淮濆氣已清。 風雷驚作雨,鐘鼓報新晴。 霧散槐庭曉,雲開魏闕明。 馬行朝路穩,人喜積陰傾。 初鳥方爭出,殘蟬莫亂鳴。 小窗偏得睡,更待晚涼生。 聖詔謙慈類禹湯,雲臺得蹇破驕陽。 三秋正此憂焦窘,萬室今鹹共喜康。 袁扇風清端有助,庾蓮水淥但知涼。 東都豈是留裴地,公亦相從早趣裝。 夢破事行李,窗燈尚半存。 寒更傳古縣,落月暗孤村。 道遠馬蹄薄,形勞神觀昏。 高眠憶吾裏,布被擁朝暾。 客子發中夜,小爐香半存。 病軀憑瘦馬,殘夢過前村。 柳近和風緊,塵高望月昏。 何時展書捲,竹屋對朝暾。 堠碑殘字缺,市屋故基存。 榆柳欲千裏,桑麻能幾村。 短鞭追白書,疏幕對黃昏。 客枕寒無夢,孤吟待曉暾。 老柳不多在,故傢寧復存。 鼠癡穿敗屋,虎玩出平村。 天遠楚山秀,浪高淮月昏。 吟鞭破霜曉,馬首待朝暾。 先放恐輪梅,籬邊趁早開。 素心甘冷澹,秀色肯塵埃。 眼老書慵看,官閑吏不催。 煩君助幽勝,小鍤為移來。 鼓鼙傳永漏,風露結新寒。 小爇金初冷,孤斟玉屢乾。 感時方自嘆,假寐敢求安。 且撥爐中火,清吟琢賢肝。 雪消殘臘淨無塵,官柳溪梅欲試新。 星籥暗移驚客夢,帝閽高啓際昌辰。 補天煉石曾無計,卻日揮戈正在人。 莫效兒曹念剛卿,酒杯書捲足相親。 君似冰壺透裏清,豈容隨衆話鋤耕。 自應纔大難為用,無奈詩窮益有名。 禍此遺民緣俗吏,扶回興叢賴書生。 欲煩盡輓天河水,一洗當年海上盟。 風吹雲葉碎,顛倒六化團。 臘近先呈瑞,陰消故作寒。 懶遊悲季子,高臥愧袁安。 出處君休問,長謠嚮酒闌。 壇殿夜漫漫,臨祠愧禮官。 降神欣樂奏,望瘞肅更闌。 雨意垂簾黑,風聲過竹寒。 曉庭人寂寞,烏鳥拾餘殘。 都城判袂十年餘,世路艱昏跡頗孤。 顧影不知天際雁,置身方類鼎中魚。 危言空慕劉蕢策,痛哭難看賈誼書。 一笑何時成破涕,為君握手話區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