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周邦彦 Zhou Bangyan  宋代   (1056~1121)
蘇幕遮 Su Muzhe
滿庭芳·夏日溧水無想山作 Man ting fang Summertime Lishui Wuxiangshanzuo
解語花·上元 Jie Yuhua the fifteenth of the first moon (which is Lantern Festival in China)
蘭陵王 Emperor and the assassin
六醜·薔薇謝後作 Six ugly Rose Hsieh made the remarks
拜星月慢 Thanks Xingyue slow
隔浦蓮近拍 Separated Pu Lian Close
關河令 Guan River that
花犯 Flowers guilty
憶舊遊 recall formerly-visited place
尉遲杯 Watson Cup
西平樂 Sai Ping Lok
西河 The west point on the horizon where the sun _set_s River
瑞竜吟 Shui Dragons
南歌子 Southern Poems
關河令 Guan River that
鶴衝天。溧水長壽鄉作
玉樓春 Yu Louchun
蝶戀花 Butterfly in Love
夜遊宮 Night Palace
蘇幕遮 Su Muzhe
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浣溪沙 Huan Xisha
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多首一頁
蘭陵王 Emperor and the assassin
兰陵王
兰陵王
兰陵王
兰陵王
蘭陵王

周邦彦


  柳陰直,煙裏絲絲弄碧。
  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
  登臨望故國。誰識,京華倦客?
  長亭路、年去歲來,應折柔條過千尺。
  
  閑尋舊蹤跡。
  又酒趁哀弦,燈照離席。
  梨花榆火催寒食。
  愁一箭風快,半篙波暖,回頭迢遞便數驛。
  望人在天北。
  
  凄惻,恨堆積。
  漸別浦縈回,津堠岑寂。
  斜陽冉冉春無極。
  念月榭攜手,露橋聞笛。
  沉思前事,似夢裏,淚暗滴。

【注釋】 ①蘭陵王:唐教坊麯名。
②柳陰直:指長堤上柳樹行列齊整,陰影連成一條直綫。
③煙:指霧氣。絲絲弄碧:指柳條絲絲飛舞,顯現出一片碧緑的顔色。
④幾番:多少次。飄綿:指柳絮飛揚。行色:行旅出發前的情景。
⑤榆火:清明時節取榆柳之火賜百官。《雲笈七簽》:“清明一日取榆柳作薪煮食名曰‘換薪火’,以取一年之利。
⑥津堠(hòu):渡口邊的土堡。

【賞析】     自從清代周濟《宋四傢詞選》說這首詞是“客中送客”以來,註傢多采其說,認為是一首送別詞。鬍雲翼先生《宋詞選》更進而認為是“藉送別來表達自己‘京華倦客’的抑鬱心情。”把它解釋為送別詞固然不是講不通,但畢竟不算十分貼切。在我看來,這首詞是周邦彥寫自己離開京華時的心情。此時他已倦遊京華,卻還留戀着那裏的情人,回想和她來往的舊事,戀戀不捨地乘船離去。宋張端義《貴耳集》說周邦彥和名妓李師師相好,得罪了宋徽宗,被押出都門。李師師置酒送別時,周邦彥寫了這首詞。王國維在《清真先生遺事》中已辨明其妄。但是這個傳說至少可以說明,在宋代,人們是把它理解為周邦彥離開京華時所作。那段風流故事當然不可信,但這樣的理解恐怕是不差的。
  
    這首詞的題目是“柳”,內容卻不是詠柳,而是傷別。古代有折柳送別的習俗,所以詩詞裏常用柳來渲染別情。隋無名氏的《送別》:“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條折盡花飛盡,藉問行人歸不歸。”便是人們熟悉的一個例子。周邦彥這首詞也是這樣,它一上來就寫柳陰、寫柳絲、寫柳絮、寫柳條,先將離愁別緒藉着柳樹渲染了一番。
  
    “柳陰直,煙裏絲絲弄碧。”這個“直”字不妨從兩方面體會。時當正午,日懸中天,柳樹的陰影不偏不倚直鋪在地上,此其一。長堤之上,柳樹成行,柳陰沿長堤伸展開來,劃出一道直綫,此其二。“柳陰直”三字有一種類似繪畫中透視的效果。“煙裏絲絲弄碧”轉而寫柳絲。新生的柳枝細長柔嫩,像絲一樣。它們仿佛也知道自己碧色可人,就故意飄拂着以顯示自己的美。柳絲的碧色透過春天的煙靄看去,更有一種朦朧的美。
  
    以上寫的是自己這次離開京華時在隋堤上所見的柳色。但這樣的柳色已不止見了一次,那是為別人送行時看到的:“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隋堤,指汴京附近汴河的堤,因為汴河是隋朝開的,所以稱隋堤。“行色”,行人出發前的景象。誰送行色呢?柳。怎樣送行色呢?“拂水飄綿。”這四個字錘煉得十分精工,生動地摹畫出柳樹依依惜別的情態。那時詞人登上高堤眺望故鄉,別人的回歸觸動了自己的鄉情。這個厭倦了京華生活的客子的悵惘與憂愁有誰能理解呢:“登臨望故國,誰識京華倦客?”隋堤柳衹管嚮行人拂水飄綿表示惜別之情,並沒有顧到送行的京華倦客。其實,那欲歸不得的倦客,他的心情纔更悲凄呢!
  
    接着,詞人撇開自己,將思緒又引回到柳樹上面:“長亭路,年去歲來,應折柔條過千尺。”古時驛路上十裏一長亭,五裏一短亭。亭是供人休息的地方,也是送別的地方。詞人設想,在長亭路上,年復一年,送別時折斷的柳條恐怕要超過千尺了。這幾句表面看來是愛惜柳樹,而深層的涵義卻是感嘆人間離別的頻繁。情深意摯,耐人尋味。
  
    上片藉隋堤柳烘托了離別的氣氛,中片便抒寫自己的別情。“閑尋舊蹤跡”這一句讀時容易忽略。那“尋”字,我看並不是在隋堤上走來走去地尋找。“蹤跡”,也不是自己到過的地方。“尋”是尋思、追憶、回想的意思。“蹤跡”指往事而言。“閑尋舊蹤跡”,就是追憶往事的意思。為什麽說“閑”呢?當船將開未開之際,詞人忙着和人告別,不得閑靜。這時船已啓程,周圍靜了下來,自己的心也閑下來了,就很自然地要回憶京華的往事。這就是“閑尋”二字的意味。我們也會有類似的經驗,親友到月臺上送別,火車開動之前免不了有一番激動和熱鬧。等車開動以後,坐在車上靜下心來,便去回想親友的音容乃至別前的一些生活細節。這就是“閑尋舊蹤跡”。那麽,此時周邦彥想起了什麽呢?“又酒趁哀弦,燈照離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有的註釋說這是寫眼前的送別,恐不妥。眼前如是“燈照離席”,已到夜晚,後面又說“斜陽冉冉”,時間如何接得上?所以我認為這是船開以後尋思舊事。在寒食節前的一個晚上,情人為他送別。在送別的宴席上燈燭閃爍,伴着哀傷的樂麯飲酒。此情此景真是難以忘懷啊!這裏的“又”字告訴我們,從那次的離別宴會以後詞人已不止一次地回憶,如今坐在船上又一次回想起那番情景。“梨花榆火催寒食”寫明那次餞別的時間,寒食節在清明前一天,舊時風俗,寒食這天禁火,節後另取新火。唐製,清明取榆、柳之火以賜近臣。“催寒食”的“催”字有歲月匆匆之感。歲月匆匆,別期已至了。
  
    “愁一箭風快,半篙波暖,回頭迢遞便數驛,望人在天北。”周濟《宋四傢詞選》曰:“一愁字代行者設想。”他認定作者是送行的人,所以衹好作這樣麯折的解釋。但細細體會,這四句很有實感,不像設想之辭,應當是作者自己從船上回望岸邊的所見所感。“愁一箭風快,半篙波暖,回頭迢遞便數驛”,風順船疾,行人本應高興,詞裏卻用一“愁”字,這是因為有人讓他留戀着。回頭望去,那人已若遠在天邊,衹見一個難辨的身影。“望人在天北”五字,包含着無限的悵惘與凄惋。
  
    中片寫乍別之際,下片寫漸遠以後。這兩片的時間是連續的,感情卻又有波瀾。“凄惻,恨堆積!”“恨”在這裏是遺憾的意思。船行愈遠,遺憾愈重,一層一層堆積在心上難以排遣,也不想排遣。“漸別浦縈回,津堠岑寂。斜陽冉冉春無極”。從詞開頭的“柳陰直”看來,啓程在中午,而這時已到傍晚。“漸”字也表明已經過了一段時間,不是剛剛分別時的情形了。這時望中之人早已不見,所見衹有沿途風光。大水有小口旁通叫浦,別浦也就是水流分支的地方,那裏水波迴旋。“津堠”是渡口附近的守望所。因為已是傍晚,所以渡口冷冷清清的,衹有守望所孤零零地立在那裏。景物與詞人的心情正相吻合。再加上斜陽冉冉西下,春色一望無邊,空闊的背景越發襯出自身的孤單。他不禁又想起往事:“念月榭攜手,露橋聞笛。沉思前事,似夢裏,淚暗滴。”月榭之中,露橋之上,度過的那些夜晚,都留下了難忘的印象,宛如夢境似的,一一浮現在眼前。。想到這裏,不知不覺滴下了淚水。“暗滴”是背着人獨自滴淚,自己的心事和感情無法使旁人理解,也不願讓旁人知道,衹好暗息悲傷。
  
    統觀全詞,縈回麯折,似淺實深,有吐不盡的心事流蕩其中。無論景語、情語,都很耐人尋味。 (袁行霈)
  
  【賞析2】
  
    這是一首送別詞,狀寫送客之離愁。全詞共分三闋,每一闋有兩層意思。上闋前五句寫柳,後五句寫自己的倦遊心情。中闋前四句寫送別,後四句設想朋友在離別後的旅途情景。下闋前五句寫朋友旅途中的孤寂,最後五句回筆寫自己的追憶。古人有折柳送行的習慣。這首詞將詠柳和送別結合起來寫,更能表現作者要表達的纏綿婉轉的情緒。在此詞中,有生活細節、有人物活動,有抒情主體的心理意緒,形成詞作較為鮮明的敘事性和戲劇性特色。



【北美枫文集】宋詞300首柳樹梨花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