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首一頁 |
【注釋】 旁白:
一、作“無題”詩,或因為詩本身來得偶然,或因為無法用一個概括性的詞語作為標題,或因其他考慮,雖然無題,其實有深意。通讀此詩,我們可以將詩理解為詩人的一次內心的想象之旅。
二、詩人以“白日夢”般的想象,展開了一場在荒野和森林裏進行的探索。從一個詞
語聯想到下一個詞語,從一個場景切換到另一個場景,我們既能找到詞語間的關聯性,也能夠體驗到詩人感受的豐富和變化。
三、這首詩令我想起當代詩人北島的一首短詩《迷途》,不妨收錄在此,可以比較着閱讀。全詩如下:“沿着鴿子的哨音/ 我尋找着你/高高的森林擋住了天空/小路上/
一顆迷途的蒲公英/把我引嚮藍灰色的湖泊/在微微搖晃的倒影中/我找到了你/那深不可測的眼睛”。
---周瓚
【賞析】 [1] 起句頗新奇,以粗獷、直率的語風勾勒出一幅蠻荒曠野的風景。
[2] “風”搖撼着“森林”,使得樹木互相撞擊,“痛還不痛”卻是詩人移情於樹木,與風中樹木感同身受。
[3] 森林之外和森林裏面的世界完全不同。儘管從遠處或森林外面看到狂風搖撼着大樹,但千年老樹林裏卻異常安靜而詩意。不妨把這外部和內部理解為一個人身處的外部環境以及他/她的內心世界。
[4] 由外部世界嚮內觀察,(內心)“憂鬱的沉寂”、“遠方煙雲輕靄”可以理解為是詩人對自我的描摹。如果前面描述的外部環境和內心的衝突無法調和的話,那麽詩的結尾提供了一種“情緒的出口”:以血液裏的“鄉情”去“狠命吞噬蠻荒”。這多少意味着,詩人尋找到一種力量,用以和那衝突或分裂的世界進行抗衡。
----選自蔡天新主編《現代漢詩10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