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後散幽步,村村社鼓鳴。 陰晴雖不定,天地自分明。 柳處風無力,蛙時水有聲。 幾朝寒食近,吾事及躬耕。 憶昔敲門賦瑞筠,鹿園佳話又重新。 屋頭能拓三三徑,林下知非陸陸人。 鑿沼河須晉康樂,種蓀還憶楚靈均。 老師煉得心如鏡,更把高臺比月輪。 千古西湖見一賢,斷碑猶在草芊芊。 人間豈少題梅者,石上誰來酹菊泉。 陳柏墓門疑是宅,唐衣廟貌望如仙。 可憐遼鶴無消息,寂寞春風二百年。 秦赭鑿填石,不受鞭箠考。 零落楚江滸,相峙矗三島。 穿鬆得細徑,據一陵二小。 奔流浩浩來,五色爛華藻。 至寶地不惜,絶境天所造。 誰言兩蛾黛,功奪京兆巧。 終朝對顰蹙,似為今古惱。 然犀磯沉沉,跨鯨月皎皎。 絲綸三千丈,蒙衝百萬櫂。 天風吹過夢,多憂衹空老。 今者吾與子,所愜在幽討。 供帳莫匆匆,槃觴從草草。 雅琴鼓一再,領此風日好。 臨崖發清嘯,倚樹或顛倒。 禮存玉帛外,縱馳或一道。 興極不知歸,白鷗破晴昊。 倚空樓閣競翬飛,鐵鳳金鈴一望齊。 多少流民無片瓦,江南四月雨凄凄。 從軍古雲樂,獲罪禱應難。 母望明珠復,夫求破鏡完。 押衙逢義士,公主奉春官。 為報河南婦,天刑不可幹。 禦丹初出賞春霏,傳是諸王與後妃。 香霧漸深簾幙暗,日斜微見淡黃衣。 脈脈吹香屋角梅,背風移燭小簾開。 鳳城幾日元宵近,一片簫聲水上來。 竜舟曉發斷橋西,別有輕舟兩兩隨。 春色可人晴較穩,酒傢爭出柳梢旗。 相國平泉水竹居,吳山花石世間無。 遊人馬上休回首,一半春風在裏湖。 雨後林塘夏亦秋,一葫蘆酒在船頭。 醉來深入荷花去,臥看青天飛白鷗。 三賢猶得仰高風,冠服雖殊氣味同。 後五百年無繼者,桃花含笑夕陽中。 萬樹芙蓉兩蕊宮,秋風開遍水邊叢。 白墻遮盡紅墻出,衹見紅墻一半紅。 車魚人散水風腥,雨色涼分柳外晴。 回首夕陽都落盡,忽然東嚮數峰明。 上湖十裏捲簾中,幻出瑤華第一宮。 山勢蹴天銀作浪,柳行撲地玉為虹。 漁簑鶴氅同為我,爵舌羊羔不負公。 明日鳳池朝退蚤,一鞭曾約試吟驄。 孔明廟前柏,手版賊其枝。 枯秭無生氣,衆目炫一時。 何如孔公笏,鐵面含霜姿。 虺蛇何足道,正氣屢姦欺。 祥符慶歷間,豈無纖人斯。 聞之膽為落,不在彼在茲。 聖學億萬年,聖源浩無涯。 八傳得巨源,憤學求似之。 遺經與遺物,保護如嬰兒。 萬裏去復遠,見者鹹賫咨。 況此一尺槐,千載孔林思。 非無原壤杖,非無少正鈹。 用捨各有時,小大各有施。 疇能起段公,共賦甘堂詩。 驚羽穿林看細碎,健輿繞石聽欹斜。 道人住近茅峰北,一簇樓臺五色霞。 門掩天香竹樹叢,了無塵翳此心同。 東林社散圖空在,南國山多夢不通。 白草秋閒支遁馬,黃沙春斷子卿鴻。 思君記得逢君處,一片歸雲海樹空。 奎額昭回竜屈盤,入門已覺厭塵寰。 何當白發三千丈,來寄清風五百間。 帝子釜搖金瀲灧,傢人卦剔翠孱顔。 西湖日日船如織,半在南屏第一山。 烏葛唐巾白薴裘,掃庭終夕共淹留。 醉中談論心猶壯,老去歌歡淚亦流。 對客呈詩如獻佛,課兒收橘當封侯。 明年好理西風棹,重約三吳爛漫遊。 靈山本清淨,一泉渟其中。 靈山孤飛來,此水將無同。 山影壓不盡,照見天玲瓏。 分明千尺冰,不獨疑寒蟲。 京洛多風塵,到此一洗空。 炎寒無二心,凜有操者風。 泊然守空梵,萬劫豈終窮。 驪山有溫泉,虛築華清宮。 出城得佳山,兩峰特奇詭。 一如植躬圭,一峰拱而侍。 我見猶愛之,而況謫仙子。 孤墳在其下,政爾直一死。 謫仙真仙人,出處見諸史。 豈敢傲吾君,辛苦植唐祀。 嗟予偘偘者,塵土正如此。 停車不忍發,載拜顙有泚。 仰止青山高,清風與終始。 孰謂千載人,不在天地裏。 山色曉蒼蒼,山門下夕陽。 枬林飄槲葉,新月到禪床。 徑出千峰秀,亭回一澗長。 淹留不可及,露濕薜衣裳。 白薴漸相便,因知物侯遷。 空山一雨後,小檻緑陰前。 鶯在留春思,人幽減晝眠。 此時風日好,元不似梅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