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淮樓下旌旗,晶明輝映雲山閣。 宸旒倚重,折衝千裏,無逾秋壑。 緩帶輕裘,綸巾羽扇,從容籌略。 使氈裘膽破,丁寧邊吏,無生事,空沙漠。 二十四橋風月,稱斷樓、捲盡簾箔。 紱麟華旦,飽吟玉蕊,款簪金藥。 驛騎朝馳,寶鞍賣賜,禦筵宣押。 更賜環促如,中書入令,作汾陽郭。 丹鶴結青士,玄鹿待蒼官。 壽仙堂下,應伴鳧舄戲斑。 麟記當年綉紱,燕剪今朝彩勝,淑氣逐椒又盤,孕毓陽和粹,獨占一春先。 平淮了,勳業盛,傲東山。 中原猶待經略,趣詔鳳池還。 更數堯階五莢,又上華封三祝,千載聖須賢。 即拜玉枝賜,長冠紫宸班。 記得花筵,巧夕星河,初度女牛。 更四雙蓂莢,十分桂魄,中元佳緻,妝點初秋。 藹藹非煙,濛濛如霧,錦水鬱蔥佳氣浮。 人人道,是王孫帝胄,今日東朝。 銀潢萬葉源流。 見一點長庚輝絳霄。 似東平為善,河間獻雅,風流醖藉,西漢諸劉。 恰遇稱觴,蓬壺歌緩,滿酌蒲萄雙玉舟。 椿鬆等算,年年醉傲,花馬金裘。 幾番梅雨,蒲風過、端陽後。 細數月輪,猶待雙蓂秀。 戲彩華堂宴,設帨朱門右。 酌金荷,爭獻壽。 蟠桃新熟,阿母齊長久。 一門奮建,攀桂客、無雙手。 好事來春在,杏苑聯藍綬。 應繼瓊林董,卻勝燕山竇。 誇盛事、真罕有。 金花封誥,管取重重受。 蓂莢飛雙,桂分缺二。 金風已肅深秋意。 萱庭戲彩恰稱觴,蕊宮仙子天台裔。 鶴發童顔,龜齡福備。 孩兒書額添三字。 常將機訓付兒孫,取青行擁潘輿待。 招牌名一鑒,數學得來真。 以子胸中易,照他天下人。 窮通窺見影,賢佞寫成神。 莫但為人監,回光監子身。 魯臺昨夜已書云,喜報今朝紀紱麟。 五色祲呈迎瑞氣,一陽道長慶亨辰。 定知昴宿鐘英質,須信長庚現後身。 敢效髯秦詩格獻,蓂敷十一壽千春。 英聲璧水早年蜚,官樣文章價久馳。 漢殿紫荷應有種,燕山丹桂又傳枝。 名駒行作銓闈冠,文虎因須鎖試知。 他日汪黃推榜首,立身事業盡優為。 四十頭顱昨自知,行年懶問鬥牛箕。 纔如昭緯甘居下,命若夏侯徒抵疑。 蟠屈尚懷雲雨志,堅剛猶勵雪霜姿。 階前鬆已圍三尺,一笑仍煩季主推。 颳眼相逢四五秋,知君藝出萬人頭。 但看巨軸藏盈袖,不信行囊尚弊裘。 建閣程生藏瑞墨,買田張衍寄英遊。 從來有術高天下,莫但人謀當自謀。 五雲樓閣閬風高,玉女輕輕月下敲。 軿禦為人催鳳駕,功名報我在螭坳。 寒灰草出千言妙,爇燼誠由一念交。 何事賦詩徵速和,一吟聊解子云嘲。 範君仙吏術何高,欲禱靈扃衹一敲。 藉箸立談神斡運,畫灰成字勢盤坳。 三錢舞卜堪為侶,五鬥師來可締交。 神力也須人力附,寄言詩將莫輕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