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首一頁 |
【朗誦者】 遠山青青
【賞析】 這是艾青在抗戰初期所寫的名篇之一,當時作者離開故鄉金華,到了武漢。
詩離不開比喻。詩人把自己比喻作鳥,這是自然而貼切的。鳥會唱歌,詩人也會唱歌。而且,即使喉嚨嘶啞了也要唱歌。“嘶啞”一詞,暗示詩人一直在滿懷激情的唱歌。
詩也離不開形象。詩人用“被暴風雨所擊打的土地”這樣一行詩,概括地寫出了當時戰爭正在進行,國土正在遭受蹂躪。於是,河流也滿懷悲憤地洶涌澎湃着,風也被激怒了而無止息地吹颳着。如火如潮的抗戰熱情被形象地恰到好處地表現出來了。戰爭不僅有血與火,也有愛,幸福的憧憬和對未來的希望,因而詩中出現“無比溫柔的黎明”形象。這就象是在嚴峻的畫面上投入一道陽光,給人以充滿希望的感受。
詩人是鳥,鳥和人一樣都是要死的。然而,即使死了,連羽毛也願化為祖國的泥土,滋潤祖國的土地。這是何等深沉的愛。
然而詩人畢竟不是鳥,結尾兩行,詩人自己發言了,滿含着淚水發言了於是這滿含着愛的淚水,就重如金石。這兩行詩,也就成為被人久久傳誦的警句。
【補充說明】艾青的這首詩,以及他同一時期寫的《復活的土地》、《他起來了》等詩,標志着他創作中的一個飛躍。他從一個略帶憂鬱的吹蘆笛詩人,變為歌唱中華民族覺醒和新生的“吹號者”。
抗日戰爭時期是中國新詩空前的發展時期,在燦若繁星的衆多歌手中,艾青是出色的領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