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贺铸 He Zhu  宋代   (1052~1125)
伴雲來 banyunlai
薄幸 Heartless
凌歊 Ling vapor
六麽令 What made six
燭影搖紅 Zhuyingyaohong
一落索 A drop cable
惜分飛 Xifen fly
石州慢 Slow Rock State
望湘人 Wang Xiang person
天寧樂(銅人捧露盤引) Tian Ning Lu Le bronze plate holding lead
□□□(七娘子) s wife
鴛鴦語(同前)
璧月堂(小重山) The moon like a round flat piece of jade hall Xiaochong Mountain
群玉軒(同前)
□□□(同前) do.
辨弦聲(迎春樂) differentiate Twang Spring Festival Fun
攀鞍態(同前) Climbing saddle state ditto
闢寒金(同前) Provision of cold gold ditto
爾汝歌(清商怨) Er-Ru Song Clear business Resentment
□□□(同前) do.
半死桐(思越人,京名鷓鴣天) Half dead Tong The more people think Jing name Partridge days
翦朝霞(牡丹同前) cut with scissors Alpenglow peony ditto
遊少年(同前) swim Youngster ditto
□□□(同前) do.
多首一頁
菩薩蠻 Song Form
菩薩蠻(十一之一)

贺铸


  彩舟載得離愁動,
  無端更藉樵風送。
  波渺夕陽遲,
  銷魂不自持。
  
  良宵誰與共。
  賴有窗間夢。
  可奈夢回時,
  一番新別離!

【賞析】   這首詞描寫離愁別恨。
  
  上片寫離愁。“彩舟載得離愁動,無端更藉樵風送”二句,想象十分豐富,構思奇特,它突破了嚮來以山、水、煙、柳等外界景物來喻愁的手法,把難於捉摸、無蹤無影的抽象愁情寫得好像有了體積、有了重量。這裏,“彩舟”指行人乘坐之舟。長亭離宴,南浦分手,一片哀愁。現在,蘭舟已緩緩地離開了碼頭,隨着蘭舟的漸漸遠去,哀愁不但沒有減輕,反而愈加凝重。他的心頭仍是那樣的悲哀,以致覺得這載人的舟上,已經載滿了使人、使舟都不堪負擔的離愁同行,無法擺脫,無法疾駛。後來李清照《武陵春》中的:“衹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恐怕就是受此詞的影響。“無端更藉樵風送”緊承上句,船藉着順風飛快地遠航而去,那伫立在岸邊送行人的倩影,很快就不見了。詞人五內俱傷,哀感無端,不由地對天公産生了奇特的怨責:為何偏在這個時候,沒來由颳來一陣無情的順風,把有情人最後相望的一絲安慰也吹得幹幹淨淨呢!這句中,“無端”即無緣無故之意。“樵風”,典出《會稽記》。鄭宏年輕時上山砍柴,碰到了一位神人。他嚮神人請求若耶溪上“旦,南風;暮,北風”,以利於運柴,後果如所願。故“樵風”即有順風之意。
  
  “波渺夕陽遲,銷魂不自持。”二句變上面的鬱結蟠麯為凌空飛舞,由疏轉密,情中布景,詞人展望前程。天低水闊,煙波茫茫。一抹夕陽的餘暉,在沉沉的暮靄中看去是那般的凄涼、毫無生機與情趣。獨立在這蒼茫的夕陽下的舟中,那孤舟中的離人怎能不有“銷魂不自持”的悲嘆呢!這兩句景中含情,情中有景,真所謂情景相生,互相映襯,相得益彰了。詞人“不自持”的不僅因為那“波渺”、那“夕陽遲”暮,而且更有那濃濃的“離情”和那不解人意的“樵風”。因之,“銷魂不自持”一句便是上片的總結,由此過渡到下片對孤獨凄涼處境及其心態的描寫。
  
  “良宵誰與共,賴有窗間夢”這二句由上片的白日的離愁而轉寫別夜的落寞惆悵及其凄涼。詞人明知這別後無人共度良宵,而又故作設問,進一步凸現了心頭的凄涼、處境的寂寞冷清及其對愛情的忠貞不二。詞人現在衹有獨臥窗下,在神思魂縈的夢境中才能和心上人再次相見。這裏一個“賴”字,說明詞人要把夢中的歡聚作為自己孤獨心靈的唯一感情依托。這一問一答,有力地表現了詞人別後孤獨凄涼落寞的心態。
  
  “可奈夢回時,一番新別離”二句緊承上句而來。詞人衹有在夢中與情人相見,但夢畢竟是虛幻的、短暫的。夢中的歡聚,衹不過是詞人苦思冥想而成的一種超現實的精神現象反映而已。夢中的歡會雖然是熱烈的、纏綿溫馨的,無奈夢畢竟是要醒的。待到夢醒之後,那番夢中相會的歡樂卻又導致了“一番別離”的痛苦!詞人越是將夢中的歡會寫得熱烈纏綿,就越反襯出現實生活的悲涼、痛苦。
  
  這首詞上片聯想奇特,怨責無端,下片文心跌宕,一波三折,寫有情人分別後思想感情的變化,搖曳多姿,極其細膩傳神,這也是賀詞的藝術風格之一。(池萬興)


編輯者: 戴玨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