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通竹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 通竹溜涓涓。
石池: 通竹引泉脉,泓澄深石盆。
太一石鳖崖口潭旧庐招王学士: 引泉通竹竿。
题新居,寄宣州崔相公(所居南邻即崔家池): 疏通竹径将迎月,扫掠莎台欲待春。
题竹谷上人院: 石泉通竹根。
宿村家亭子(一作宿杜司空东亭,或题杜司户亭子): 井底泉通竹下池。
石池: 通竹引泉脉,泓澄潋石盆。
伤歌行四首: 孟氏至诚通竹笋,姜诗纯孝感渊鱼。
送乐平苗明府: 绿田通竹里,白浪隔枫林。
太一石鳖崖口潭旧庐招王学士: 引泉通竹竿。
夕次桐庐: 樵通竹里歌。
和尚书咏泉山瀑布十二韵: 僧圃穿通竹影浇。
春晏寄从弟德润: 朱桥通竹树,香径匝兰荪。
寄张山人: 野桥通竹径,流水入芝田。
减字木兰花: 曲巷深深通竹所。
千秋岁: 小窗通竹圃,野色连金井。
江上: 无桥通竹处,有路到桃源。
陇州神泉铺后池: 祠下泉通竹下池。
访琳老题溪上小轩: 隔溪通竹色,开户纳山光。
河南张应之东斋: 凿池通竹圃。
寄张山人: 野桥通竹径,流水入芝田。
芝山: 井底泉通竹下池。
凤山即事: 石泉通竹根。
泛潩水: 稍通竹径小亭孤。
游山上一道观三佛寺: 一径潜通竹树寒。
减字木兰花: 曲巷深深通竹所。
全唐诗话: : 井底泉通竹下池。
丁亥(光绪十三年、一八八七): : 桥断思通竹,林疏渐补烟。
己酉(宣统元年、一九○九): : 通竹引山泉,煮茶甘且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