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1368~1644)   共收录15位诗人,18首诗词
包公案 千古一奇梅 千家诗 梁山好汉 西游记 话说三国 钓鱼岛纪实 明代诗人
  公元1368年,強大的蒙古帝國元終在一片的農民起義中結束。取而代之的是由朱元璋建立的明王朝,我可憐的中華民族從一個厄運又走進另一個黑暗的長夜。平民出身的朱元璋建立的明王朝雖是一個由純中國人建立的王朝經二十年的努力,統一了中國,但朱元璋把明王朝建成一個極度中央集權的政權,對他的朋友,舊手下和大臣等進行大屠殺,這種自私和愚昧的性格傳給了他的子孫,他的子孫們以此心態治理中國,雖有效的保持了王朝的穩定,但榷把中國籠罩在一片恐怖的氣氛中。這種心態還表現在對智識方面,明王朝對科舉的範圍衹局限在儒傢的"四書,五經" 中,寫文章衹用八股文,此時的歐洲已進入文藝復興時代,而中國人的榷衹生活在一片的壓迫中。
  中國人的苦難,很少來自外敵,但來自本國的暴君暴官,中國人如果不建立一個有效的民主政權,暴君暴官就永遠沒完沒了,而中國人的日子就永遠要等待英明的君主的到來。
  明政府對海上的擴張由鄭和所帶領,航行距離之長,在當時的世界無人能出其右,鄭和所帶領的船隊航行印度洋和南中國海,好像泛舟於中國的內湖。帶給諸國很大的衝擊。但由於中國是一農業帝國,對從事海外事業可能獲利這一點,並不感興趣,逐將海洋留給了阿拉伯人和歐洲人。
  明末,宦官專政,明政府為填補應付對付女真族後金的外侵,和鎮壓闖王李自成的流寇,不斷加稅,"遼餉"(東北女真),"剿餉","練餉"給百姓加深負擔,政治腐朽,為官貪污成風,是明末的一大痼疾。終於明王朝在內憂外患之下,走嚮滅亡。
发表评论 Post Comment

平等、自由、开放的文学净土 Wonderland of Chinese Liter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