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剋 Iraq   首都:巴格達  國家代碼: iq   
  朝政
伊拉剋 Iraq人物列錶 首都:巴格達
伊拉克
  伊拉剋共和國 (The Republic of Iraq)首都巴格達(Baghdad),中國古稱其黑衣大食。兩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公元前4700年就出現了城邦國傢。公元前2000年先後建立被譽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巴比倫王國、亞述帝國和後巴比倫王國。兩河平原的灌溉農業已有數千年歷史。
  伊拉剋位於亞洲西南部,阿拉伯半島東北部,面積44.1839萬平方公裏。全國人口為2358萬(2001年),穆斯林約占人口的95%,其中什葉派穆斯林占54.5%、遜尼派穆斯林占40.5%。阿拉伯人約占全國總人口的73%,庫爾德人約占21%。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北部庫爾德地區的官方語言是庫爾德語,東部地區有些部落講波斯語。通用英語。以石油業為主,農牧業也占重要地位。主要農産品有小麥、黑麥、大麥、稻米、棉花、煙草、溫帶水果與椰棗等。椰棗輸出量居世界首位。
  
  國旗:
    伊拉剋國旗為長方形,長寬之比為3:2。旗面由紅白黑三個平行長方形組成。白色中間有三顆緑色五角星,其間用阿拉伯文寫着“真主至高無上”四種顔色是泛阿拉伯顔色,分別代表穆罕默德後代的四個王朝。此外紅色代表勇猛和革命,白色象徵宏大和和平,黑色象徵聖戰勝利和石油,緑色象徵土地。三顆星象徵統一,自由,社會主義。2008年1月12日,根據一項於12日提交給伊拉剋議會的法案,伊拉剋新國旗將刪除伊拉剋前總統薩達姆在國旗上的手寫體,並更換為印刷體,國旗上三顆星星的象徵含義也將發生改變,改為和平、寬容和正義。
  
  國徽:
    伊拉剋國徽上的薩拉丁雄鷹是12世紀伊斯蘭聖戰中領導穆斯林抗擊十字軍東徵的庫爾德族領袖的紀念物。雄鷹昂首展翅,勇猛雄壯,英勇不屈,胸部有一枚國旗圖案的盾徽,暗示着祖國永在伊拉剋人心中。國徽基部緑色飾匾上用阿拉伯文寫着國名:“伊拉剋共和國”。
  
  國歌:
  伊拉剋國歌
  《兩河流域的聖土》[1981-2003]
  詞:沙菲剋·阿不都爾·加巴·埃·卡瑪麗
  麯:瓦利德·喬治·戈爾米
  在大地上展翅的聖土,
  你的衣裳是燦爛文明,
  祝福這兩河流域的聖土,
  這包含光榮决心和博大胸懷的故鄉。
  這用光輝的聖火締造的故鄉,
  這比天堂更美好的故鄉。
  它的山川超越世界的巔峰,
  還有一片令我們自豪的平原。
  我們是巴比倫和亞述的繼承者,
  正由於我們光榮的歷史,
  歷史放射出它的光芒,
  我們擁有憤怒的寶劍,
  還有先知的教導。
  哦,革命的戰士,你是自豪的雄獅,
  哦,光榮的巔峰和光輝的遺産,
  前進,無畏的邁嚮勝利,
  讓光輝的時代重現我們的聖土!
  我們這一代奉獻一切不畏艱辛。
  哦,無比的光榮,我們已經重新開創,
  一個我們以堅定决心建設的國傢。
  烈士們前赴後繼。
  我們偉大國傢充滿自豪和活力,
  同志們建設起光輝閃耀的堡壘。
  哦,伊拉剋,願你永遠是阿拉伯人的聖土,
  就像讓黑夜擁有白天的太陽!
  
  《我的故鄉》
  詞:伊卜拉欣·赫費·投千
  麯:瓦利德·喬治·戈米爾
  我的故鄉,我的故鄉!
  您的高山飽含榮光和美麗、莊嚴和秀麗,
  您的大氣包含生命和活力、美好和希望,
  我能否看見,您的繁榮穩定,
  我能否看見,您如繁星一般的光華,
  我的故鄉,我的故鄉!
  青年們滿懷豪情為您的獨立奮鬥,
  我們寧願犧牲也不做敵人的奴隸,
  我們要擺脫常年恥辱和悲慘生活,
  我們將重現我們的榮耀,
  我的故鄉,我的故鄉!
  劍和筆都是武器,
  為了實現光榮的約定,
  任何爭辯都不能動搖我們,
  這面冉冉升起的旗幟,
  飽含我們的尊嚴和榮譽,
  哦,您的榮耀和美麗,
  您的勝利超越敵人,
  我的故鄉,我的故鄉!
  
    2004年臨時政府將《我的故鄉》定為伊拉剋新國歌,《我的故鄉》這首歌在整個阿拉伯世界都很流行,原詞作者是巴勒斯坦人伊卜拉欣·赫費·投千,在1936年巴勒斯坦民衆反抗“以色列”占領的起義中首先唱出,很快便在整個阿拉伯世界中流行開,並曾一度成為巴勒斯坦代國歌。
  
  人口:
   約2358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計數),其中阿拉伯人約占全國總人口的73%,庫爾德人約占21%,其餘為土耳其人,亞美尼亞人,亞述人,猶太人和伊朗人等。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北部庫爾德地區的官方語言是庫爾德語,東部地區有些部落講波斯語。通用英語。伊拉剋是一個伊斯蘭國傢,伊斯蘭教為國教,全國95%的人信奉伊斯蘭教,其中什葉派穆斯林占54.5%、遜尼派穆斯林占40.5%,遜尼派穆斯林統治什葉派穆斯林,引發了南部什葉派穆斯林的不滿,常常發生動亂。其鄰國伊朗則是遜尼派穆斯林統治什葉派穆斯林,什葉派穆斯林的鬥爭。兩國邊境常常因為派別不同引發矛盾。支持北部的庫爾德人也信仰伊斯蘭教,他們多屬遜尼派,衹有少數人信奉基督教或猶太教。
  
  首都:
  巴格達(Baghdad),人口796萬(2003年估計數)
  
  同北京時差 比格林尼治時間早3小時;比北京時間晚5小時
  
  國際電話碼 964
  
  國花 紅玫瑰(薔薇科)
  
  國鳥 雄鷹
  
  貨幣 伊拉剋第納爾
  
  行政區劃:
   全國分8個省,省下設縣、鄉、村。18個省是:安巴爾(anbar) 、埃爾比勒(arbil)、巴比倫(babil)、穆薩納(muthanna)、巴格達(baghdad)、納傑夫(najaf)、巴士拉(basrah)、尼尼微(neineva)、濟加爾(dhi qar)、卡迪西亞(qadisiyah)、迪亞拉(diyala) 、薩拉赫丁(salahuddin)、杜鬍剋(dohuk)、蘇萊曼尼亞(sulaymaniyah) 、卡爾巴拉(karbala) 、塔米姆(tameem)、米桑(misan)、瓦西特(wasit)。
  
  省名 Muhafazat C1997 面積(km2) 省會 CC1997 CC1987
  安巴爾 Al-Anbār 1,023,736 138,501 拉馬迪 Ar-Ramādī   192,556
  巴士拉 Al-Basrah 1,556,445 19,070 巴士拉 Al-Basrah 725,000 406,296
  穆薩納 Al-Muthannā 436,825 51,740 塞馬沃 As-Samāwah    
  卡迪西亞 Al-Qādisiyah 751,331 8,153 迪瓦尼耶 Ad-Dīwānīyah   196,519
  納傑夫 An-Najaf 775,042 28,824 納傑夫 An-Najaf 410,000 309,010
  蘇萊曼尼亞* As-Sulaymānīyah 1,362,739 17,023 蘇萊曼尼亞 As-Sulaymānīyah 525,000 364,096
  塔米姆 At-Ta'mīn 753,171 10,282 基爾庫剋 Kirkūk 525,000 418,624
  巴比倫 Bābil [Babylon] 1,181,751 6,468 希拉 Al-Hillah   268,834
  巴格達 Baghdād 5,423,964 734 巴格達 Baghdād 5,423,964 3,841,268
  杜鬍剋* Dahūk 402,970 6,553 杜鬍剋 Dahūk    
  濟加爾 Dhī Qār 1,184,796 12,900 納西裏耶 An-Nāsirīyah   265,937
  迪亞拉 Diyālā 1,135,223 19,076 巴古拜 Ba'qūbah   115,000
  埃爾比勒* Irbīl 1,095,992 14,471 埃爾比勒 Irbīl 700,000 485,968
  卡爾巴拉 Karbalā' 594,235 5,034 卡爾巴拉 Karbalā' 380,000 296,705
  米桑 Maysān 637,126 16,072 阿馬拉 Al-'Amārah   208,797
  尼尼微 Nīnawā [Nineveh] 2,042,852 37,323 摩蘇爾 Al-Mawsil 925,000 664,221
  薩拉赫丁 Salāh ad-Dīn 904,432 24,751 提剋裏特 Tikrīt    
  瓦西特 Wasit 783,614 17,153 庫特 Al-Kūt   183,183
  伊拉剋 Iraq 22,046,244 434,128 巴格達 Baghdād    
  
  帶*的為庫爾德自治區。1997年普查的城市人口還不是很精確,不錄。
  
  歷史沿革
  伊拉剋原來有14省,後增加至18省,各省的名稱在不同時期曾經更名。
  舊省(1930年代) 今省
  阿馬拉 Amara 米桑 Maysan
  埃爾比勒 Arbil 埃爾比勒 Arbil
  巴格達 Baghdad 巴格達 Baghdad、薩拉赫丁 Salah ad-Din(1976.2設)
  巴士拉 Basra 巴士拉 Al-Basrah
  迪瓦尼耶 Diwaniya 卡迪西亞 Al-Qadisiyah、穆薩納 Al-Muthanna(1969改分為前兩省)、
  納傑夫 An-Najaf(1976.2析穆薩納)。
  迪亞拉 Diyala 迪亞拉 Diyala
  杜萊姆 Dulaim 安巴爾 Al-Anbar
  希拉 Hilla 巴比倫 Babil
  卡爾巴拉 Karbala 卡爾巴拉 Karbala'
  基爾庫剋 Kirkuk 塔米姆 At-Ta'mim (部分地區屬蘇萊曼尼亞省)
  庫特 Kut 瓦西特 Wasit
  摩蘇爾 Mosul 尼尼微 Ninawa、杜鬍剋 Dahuk
  蒙塔菲 Muntafiq 濟加爾 Dhi Qar
  蘇萊曼尼亞 Sulaimani 蘇萊曼尼亞 As-Sulaymaniyah
  
  庫爾德族自治區:
    1992年,蘇萊曼尼亞 As-Sulaymaniyah、杜鬍剋 Dahuk和埃爾比勒 Arbil 3省劃歸庫爾德族自治區。庫爾德人生活在伊拉剋北部地區。一份資料顯示,伊拉剋庫爾德斯坦除了上面的3省外,還包括塔米姆 At-Ta'mim、迪亞拉 Diyala(部分)和尼尼微 Ninawa(部分)。庫爾德人的一個臨時政府在這裏運作。1999年夏,臨時政府曾考慮在其轄區內增設4個新省:阿剋拉 Aqrah (or Akra)、哈拉比亞 Halabja (Halabjah)、拉尼亞 Rania和索蘭 Soran。10月,最後形成了3個省:阿剋拉 Aqrah、哈拉比亞 Halabja和哈裏爾 Harir。不過國際社會並不承認,本處也不錄入。
  
  體育:
    2007年7月29日奪得第14屆亞洲杯冠軍。
  
  
  二、自然地理
  
  
    位於亞洲西南部,阿拉伯半島東北部。面積44.1839萬平方公裏(包括924平方公裏水域和伊拉剋、沙特中立區伊拉剋部分3522平方公裏)。北接土耳其,東鄰伊朗,西毗敘利亞、約旦,南連沙特阿拉伯、科威特,東南瀕波斯灣。出海口僅在東南端位於波斯灣頭的一小段海岸。海岸綫長60公裏。領海寬度為12海裏。西南為阿拉伯高原的部分,嚮東部平原傾斜;東北部有庫爾德山地,西部是沙漠地帶,高原與山地間有占國土大部分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絶大部分海拔不足百米。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裏斯河自西北嚮東南貫穿全境,兩河在庫爾納匯合為夏臺阿拉伯河,註入波斯灣。平原南部地勢低窪,多湖泊與沼澤。平原以東為紮格羅斯山係的西部邊緣。西南部為阿拉伯高原的一部分,分佈有敘利亞沙漠。東北部山區屬地中海式氣候,其他為熱帶沙漠氣候。除紮格羅斯山地有較多降水外,全國絶大部分地區氣候幹旱。夏季最高氣溫高達50℃以上,鼕季在0℃左右。雨量較小,年平均降雨量由南至北100-500毫米,北部山區達700毫米。
  
  
  三、經濟
  
  
    以石油業為主,農牧業也占重要地位。北部油區通過油管在黎巴嫩、敘利亞與土耳其的地中海港口輸出原油,南部油田通過油管至沙特阿拉伯的紅海岸延布油港輸出原油。有煉油與石油化工以及紡織、食品、煙草、水泥等工業。兩河平原的灌溉農業已有數千年歷史。主要農産品有小麥、黑麥、大麥、稻米、棉花、煙草、溫帶水果與椰棗等。椰棗輸出量居世界首位。畜牧業偏重在東北部地區,養值牛、羊、驢、馬,西南部幹旱高原上有遊牧業。
  
  
  
  
  
  四、簡史
  
  
    伊拉剋有悠久的歷史,兩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公元前4700年就出現了城邦國傢。公元前2000年先後建立被譽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巴比倫王國、亞述帝國和後巴比倫王國。公元前550年為波斯帝國所滅。公元前4世紀被馬其頓帝國。侵占公元7世紀時被阿拉伯帝國吞併並成為阿拉伯帝國的政治、文化中心。16世紀受奧斯曼帝國統治。1920年淪為英國“委任統治區”。1921年8月宣佈獨立,成立伊拉剋王國,在英國保護下建立費薩爾王朝。1932年獲得完全獨立。1958年7月14日以阿卜杜勒·卡裏姆·卡賽姆為首的“自由軍官組織”推翻費薩爾王朝,成立伊拉剋共和國。1963年2月8日阿拉伯復興社會黨推翻卡賽姆,建立以該黨為主的政權,但由黨外人士阿裏夫任總統。1968年7月17日,以艾哈邁德·哈桑·貝剋爾為首的復興黨軍官集團聯合阿卜杜勒·拉紮剋·納伊夫青年軍官集團推翻了阿裏夫,復興黨再度掌權,推行阿拉伯“統一、自由、社會主義”的綱領,貝剋爾出任總統。1979年7月貝剋爾因病辭職,復興黨人薩達姆·侯賽因 接任總統。1980年伊拉剋因同伊朗邊界糾紛發動歷時8年的兩伊戰爭。
  
    1990年7月中旬,長期存在於伊拉剋與科威特兩國之間在石油政策、領土糾紛和債務問題等方面的爭端日趨尖銳,同年8月2日,伊拉剋突然出動10萬大軍入侵科威特,1天後,科威特全境淪陷。伊拉剋入侵科威特的行動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強烈反應,美國等西方國傢經過5個多月外交斡旋和緊張的軍事調遣後,1991年1月17日晨,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開始嚮伊拉剋發起了代號為“沙漠風暴”的軍事打擊。2月24日,多國部隊嚮伊拉剋部隊發動了代號為“沙漠軍刀”的地面攻勢,伊拉剋軍隊在遭受重大傷亡後於26日宣佈接受聯合國自伊拉剋侵略科威特以來通過的12項有關决議。2月28日零時,多國部隊停止了一切進攻性行動,持續了42天的海灣戰爭結束。2002年下半年,美國認為伊拉剋支持恐怖主義,研發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對美在中東的利益構成了“潛在威脅”,稱美國掌握了伊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確鑿證據,對伊政權一再隱瞞事實、欺騙國際社會的行為已經失去了耐心,公開表示將以武力推翻薩達姆政權,並隨之大量陳兵海灣。2003年3月20日上午,北京時間10:35,美英以伊拉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由發動伊拉剋戰爭,4月9日,美軍攻占巴格達,薩達姆政權垮臺。戰後的伊拉剋滿目瘡痍,暴力襲擊事件不斷,安全局勢動蕩不安。2005年4月,伊拉剋組成過渡政府。2005年10月25日,伊拉剋新憲法在全民公决中以78%支持、21%反對的高支持率獲得通過。同年12月15日,伊拉剋舉行了伊戰後首次正式議會選舉,投票率達70%左右。根據伊拉剋憲法規定,新議會將會任命一名總統和兩名副總統,然後再由總統委員會在15天內任命總理。而總理則需要在30天內組建政府並得到議會的通過。
  
  
  五、對外關係
  
  
    奉行中立 、不結盟政策 ,但由於入侵伊朗和吞併科威特而在國際上陷於孤立,1994年仍受國際社會的製裁,對外交往受到限製 。自1991年6月~1993年10月 ,聯合國特別委員會已嚮伊拉剋派出56個武器核查小組。安理會曾就海灣危機先後通過28項决議,伊拉剋對其中一些决議有重大保留,未明確接受。在聯合國的監控下,伊拉剋所擁有的導彈、生化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以及核研究設施已基本被銷毀。
    伊拉剋與中國於1958年8月25日建交 ,建交後兩國黨政、民間團體來往頻繁。1990年海灣危機後,中國根據聯合國安理會有關决議,中止了與伊拉剋的經貿、軍事往來。此後,隨着形勢的發展,中國與伊拉剋逐漸恢復交往。2003年3月,伊拉剋戰爭爆發後,中伊雙邊關係受到影響。戰後,隨着伊拉剋政治重建的發展,中伊雙邊交往逐漸恢復。
    伊拉剋同美國在1967年中東戰爭後斷交。兩伊戰爭中兩國關係有較大發展,1984年復交。海灣戰爭爆發後,1991年2月伊拉剋宣佈與美國斷交 。1992年美 、伊圍繞執行安理會决議等問題多次發生對抗;美國一再聲稱要用武力迫使伊拉剋執行决議。剋林頓上臺後,伊拉剋表示願同美國對話,美國強調伊拉剋必須全面執行安理會决議,並堅持對伊拉剋保持國際製裁。
    伊拉剋與蘇聯於1944年建交 。1972 年兩國簽訂友好條約,一度關係密切。蘇聯反對伊拉剋侵吞科威特。蘇聯解體後 ,伊拉剋承認獨聯體11個成員國 、波羅的海3國和格魯吉亞共和國的獨立。俄羅斯支持一切迫使伊拉剋遵守聯合國决議的措施,並贊同美國等在伊拉剋南部設“禁飛區”。
    海灣戰爭爆發前,伊拉剋與絶大部分阿拉伯國傢關係良好,同海灣國傢關係密切。海灣戰爭後,阿拉伯國傢不同程度地反對伊拉剋侵略。海灣阿拉伯國傢和埃及、敘利亞、摩洛哥派兵參加多國部隊或為多國部隊提供方便。戰後多數阿拉伯國傢停止同伊拉剋的官方往來,並要求伊拉剋執行聯合國安理會的有關决議。但主張維護伊拉剋的統一和領土完整。
    兩伊戰爭停火後,伊拉剋和伊朗仍處於敵對狀態。海灣危機發生後 ,伊拉剋於1990年8月正式宣佈從伊朗領土撤回軍隊,10月兩國復交。但由於海灣戰爭中伊拉剋讓伊朗保管的飛機以及戰俘問題未獲解决,加之伊拉剋指責伊朗支持其南部什葉派穆斯林的反政府武裝活動,兩伊關係終未得到妥善解决。
  
   我國駐伊拉剋使館大使:楊洪林。
  
    地址:AL-MANSOUR MELIA HOTEL SALHIYAH, 8 FEB, POST OFFICE;
  
    信箱:P.O.BOX 8020, BAGHDAD, IRAQ;
  
    值班電話:00873-762523077;
  
    電話:001-914-8227529/30,009647901912315/6;
  
    傳真:00873-600323984;
  
    電子郵箱:chinaemb_iq@mfa.gov.cn
  
    伊拉剋駐華使館館址:北京朝陽區建國門外秀水北街25號。
  
    電話: 65323385,65321873
  
    大使:穆罕默德·伊斯梅爾(Dr. Mohammed Ismail)
  
  
  六、伊拉剋國王
  
  
  在位時間 伊拉剋國王 生卒
  1921年8月23日-1933年9月8日費薩爾·伊本·侯賽因1883年 - 1933年
  1933年9月8日-1939年4月4日 加齊·伊本·費薩爾 1912年 - 1939年
  1939年4月4日-1958年7月14日費薩爾二世 1935年 - 1958年
  賽義德·伊本·侯賽因1898年 - 1970年
  拉阿德·伊本·賽義德 1936年 -
  
  1958年伊拉剋發生政變,費薩爾二世、王儲阿布達拉及其他王室成員全部被殺,哈希姆傢族費薩爾支係絶嗣,漢志國王侯賽因·伊本·阿裏的四子賽義德(其時身為伊拉剋陸軍軍官)遂自稱伊拉剋國王。1970年賽義德去世後由其子拉阿德繼承“伊拉剋國王”的頭銜。
  
  
  七、當地習俗
  
  飲食特點
  伊拉剋人在飲食嗜好上有如下特點:
  1、註重 講究菜餚鮮嫩,香味濃郁,註重飯菜要質高量小。
  2、口味 一般口味喜清淡,偏愛甜味。
  3、主食 以面(烤餅)為主食,愛吃甜點心。
  4、副食 愛吃牛肉、羊肉、魚、雞、鴨等;也喜歡土豆、甜菜、捲心菜、黃瓜、西紅柿、洋蔥等蔬菜。
  5、調料 愛用糖、鬍椒粉、蔥、橄欖油等。
  6、製法 對煎、烤、炸等烹調方法製作的菜餚偏愛。
  7、中餐 喜愛中國的清真菜。
  8、菜譜 什錦拼盤、炸八塊、手抓羊內、香酥雞、幹燒牛肉絲、炒山芋、挂烤鴨子、番茄牛肉排等。
  9、飲料 愛吃雪糕,喜歡喝紅茶,慣用精巧的小壺煮,然後加上糖。有些人也喜歡喝啤酒。
  0、果品 愛吃桃、西瓜、哈蜜瓜、橄欖和香蕉等;幹果樂於品嚐蜜棗、杏仁和葡萄幹等。
  
  日常飲食
  伊拉剋象大多數阿拉伯國傢一樣,主要的食物是大米,最廣泛的食譜是炒飯。當然,也喜歡吃白麵包。伊拉剋傢傢戶戶都會腌一大罐橄欖,每頓飯之前都嚼上幾個。
  
  伊拉剋人不太愛吃青菜,最常見的是黃瓜和西紅柿,一般是切碎了加點橄欖油和檸檬汁生吃。有時候直接把青菜稍微烤一烤就可以吃了。習慣把棗汁和牛奶、羊奶混在一起食用,並視之為美味佳餚。許多傳統菜餚非常接近敘利亞和黎巴嫩菜餚,如烤綿羊肉、烤羊肉串以及某些在爐膛中製的炸肉。伊拉剋菜餚具有較濃烈的味道,使用很多辣椒、蔥、蒜以及各種各樣的辣根和香料。相當普遍吃用水果製的甜食、餡餅等面食,以及酸奶、酸乳渣和奶酪。伊拉剋人不吃凝汁菜餚,很少飲用醇飲料。較普遍飲用的是含很多泡沫的酸奶“些明”和各種的果汁類飲料,如扁桃汁。
  
  古斯:一種泛阿拉伯食物,把米飯用油炒過,燜熟,加上好多種調味料,有些在米飯上面撒上絞碎的米粉、豆子和葡萄幹或者幹果,然後在米飯上面加上一大塊烤好的羊肉或者烤雞塊,上桌前還給你配兩碗濃湯。吃起來很香。
  
  烤魚:底格裏斯河的魚非常肥,說它肥一點都不過分,最小都有1公斤多,大的能有六、七公斤,很嚇人。伊拉剋人吃魚的方法似乎衹有一種“瑪斯古夫”,是烤魚在阿拉伯語裏叫法。所有到伊拉剋的人如果沒有吃過這種烤魚實在是一大遺憾,底格裏斯河魚又大又肥,最適合做烤魚了。伊拉剋人一般都喜歡就地取材,把魚弄幹淨後,不用颳魚鱗的,用結實的樹枝在地上打幾個樁子,把魚整個挂上去,然後用木塊或者是從椰棗樹上砍下來的幹樹枝在旁邊堆起火,讓魚就着熱氣烤,等烤得差不多了,把魚放在鐵盤子裏,然後將整個盤子放在火堆的餘燼裏再熱一熱,澆上醬汁,加上西紅柿、洋蔥片就可以了。
  
  多爾麥:把新鮮的葡萄葉放進開水裏面稍微一燙,裹上熟的米飯和肉餡,做成長方圓圓的形狀,加上檸檬汁,還有香料,放進烤箱燜一會兒就可以了。也有人拿西葫蘆、青椒、茄子來做,譬如把西葫蘆掏空,然後往裏面塞材料就可以了。當地人有些會做得很酸。據說,伊朗也有多爾麥這種食物。
  
  庫巴:把大米蒸熟後搗爛,在裏面裹進肉餡,然後放進油裏面炸成金黃色,形狀或圓形或橢圓形。這是一種非常常見的伊拉剋家庭食物。據說庫巴是從敘利亞流傳過來的。
  
  紅茶:伊拉剋人喝紅茶喜歡用一種特有的小玻璃茶杯,叫“阿斯塔”。據說紅茶是從土耳其流傳過來的,因為以前伊拉剋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統治過相當長的時間。伊拉剋人特別喜歡在紅茶裏加很多的糖,有一些人喝茶的時候,一杯茶裏面糖就放了半杯,甜得嗓子都疼。
  
  水煙:“納拉其裏”,阿拉伯男人喜歡在吃完飯後抽的一種傳統的水煙,大街小巷裏面都能看見水煙館,男人們大多喜歡安靜的坐着一個人若有所思的抽煙,因此阿拉伯煙館裏面總是安靜的。
  
  椰棗:“真主安拉賜予伊拉剋的禮物”,每一個伊拉剋人都深深的以此為傲。全世界有80%的椰棗樹在伊拉剋境內。椰棗樹在伊拉剋無處不在,巴格達郊區,成片成片的椰棗林風光是任何其他國傢都比不上的。每到了椰棗成熟的季節都可看到一大叢一大叢成熟了的椰棗爛在地上,因為椰棗太多了,衹有螞蟻纔去光顧那裏面豐富的糖分。但在也多虧了椰棗,幫助了許多伊拉剋窮人度過了艱難的製裁生活。
  
  阿拉伯大餅:是伊拉剋人的主食之一,類似中國的牛舌餅大小的酵面烤餅。吃時用手扯成小塊,夾以牛肉、羊肉或番茄、生黃瓜等一起吃。到外面餐廳吃飯,無論你點了什麽,人傢都會先給你端上點黃瓜西紅柿,然後就是幾張大餅,而且是免費的。還有一種主食叫“斯姆那”,長三角形的大面包,伊拉剋人一般喜歡買這種面包回傢,而且很便宜。
  卡巴巴:泛阿拉伯烤肉串,不過跟中國的烤肉串不一樣,他們喜歡把肉剁碎了,活上一點面粉和調料來烤,烤熟了以後並不直接吃,他們喜歡用大餅或者“斯姆那”裹着吃,有時候他們也喜歡把洋蔥、西紅柿等和肉放在一起烤。
  
  飲食風俗
  伊拉剋人的餐桌上一般是看不見刀、叉、勺等餐具的,衹有水杯、盤子等食具,他們慣以右手抓飯入口。他們習慣食用熟透的菜餚,略有生口就不吃。伊拉剋不像其他阿拉伯國傢那樣,在那裏可以買到酒類飼料。伊拉剋南部的什葉派穆斯林不吃兔肉。伊拉剋人忌諱左手傳遞東西或食物。他們視左手為骯髒之手,認為用骯髒之手來傳遞東西或食物,實際上是對人的一種污辱。他們忌諱客人赴宴餐畢不及時洗手告辭,認為飯店拖延或遲遲不走為貪吃和不禮貌的表現。
  
  社交禁忌
  伊拉剋穆斯林生活全部繼承了伊斯蘭教的宗教傳統,但他們又遠比近鄰的阿拉伯穆斯林國傢開化得多。在伊拉剋戴面紗的婦女已不多見,國傢也逐步施行了一些開放政策,使之開始形成了現代化與宗教並存的局面。他們對赴約總習慣遲到,認為這是自己的一種禮節風度。伊拉剋男子有“蓄須為美”的習俗,凡是成年男子都蓄髻須。伊拉剋人偏愛玫瑰花,並視其為國花。他們最愛雄鷹。認為鷹是力量與智慧的象徵。伊拉剋人在與親朋好友見面時,男子習慣相互擁抱,把臉貼一貼,然後各自捫胸俯首,嘴裏說着祝願的話。他們在與客人告別時,一般都要施貼臉吻別禮。婦女之間施貼臉吻別禮時,其感情表現得極為豐富,她們“吻”得真摯、熱烈、並要發出“吧吧”的吻聲。他們認為這樣的“吻”纔顯出互相間的尊重和愛戴。他們討厭藍色,視藍色為魔鬼的色彩。他們忌諱黑色,認為黑色是喪葬的色彩,並給人以不幸的印象。他們忌諱別人送給他們的禮物中帶有星星的圖案,因為他們與以色列懷有刻骨仇恨,以色列的國旗就是以星星為圖案的。


  Iraq, officially the Republic of Iraq (Arabic: جمهورية العراق (help·info) Jumhūrīyat Al-Irāq), is a country in Western Asia spanning most of the northwestern end of the Zagros mountain range,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Syrian Desert and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Arabian Desert. It shares borders with Kuwait and Saudi Arabia to the south, Jordan to the west, Syria to the northwest, Turkey to the north, and Iran to the east. It has a very narrow section of coastline at Umm Qasr on the Persian Gulf. There are two major flowing rivers: the Tigris and the Euphrates. These provide Iraq with agriculturally capable land and contrast with the desert landscape that covers most of Western Asia.
  
  The capital city, Baghdad, is in the center-east. Iraq's rich history dates back to ancient Mesopotamia. The region between the Tigris and Euphrates rivers is identified as the cradle of civilization and the birthplace of writing. During its long history, Iraq has been the center of the Akkadian, Assyrian, Babylonian and Abbasid empires, and part of the Achaemenid, Macedonian, Parthian, Sassanid, Umayyad, Mongol, Ottoman, and British empires.
  
  Since an invasion in 2003, a multinational coalition of forces, mainly American and British, has occupied Iraq. The invasion has had wide-reaching consequences: increased civil violence, establishment of a parliamentary democracy, the removal and execution of former authoritarian President Saddam Hussein, official recognition and widesprea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Iraq's Kurdish minority and Shi'ite Arab majority, significant economic growth, building of new infrastructure, and use of the country's huge reserves of oil. According to the 2007 Failed States Index, produced by the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s Foreign Policy magazine and the Fund for Peace, Iraq has recently emerged as the world's second most unstable country, after Sud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has recently referred to it in court proceedings as "an active theater of combat." Iraq is developing a parliamentary democracy composed of 18 governorates (known as muhafadhat).
  
  The origin of the name Iraq (Arabic: العراق 'al-‘Irāq, Turkish: Irak, Assyrian: ܥܪܐܩ, Kurdish: عيَراق) is disputed. There are several suggested origins for the name. One dates to the Sumerian city of Uruk (or Erech) ; another maintains according to Professor Wilhelm Eilers, The name al-‘Irāq, for all its Arabic appearance, is derived from Middle Persian erāq "lowlands".
  
  Under the Persian Sassanid dynasty, there was a region called "Erak Arabi," referring to the part of the south western region of the Persian Empire that is now part of southern Iraq. The name Al-Iraq was used by the Arabs themselves, from the 6th century, for the land Iraq covers.
  
  The Arabic pronunciation is [ʕiˈrɑːq]. In English, the name is pronounced as either [ɪ.ˈɹɑ(ː)k] ( the only pronunciation listed in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or [ɪ.ˈɹæk]] (listed first by MQD).
 

評論 (1)

hepingdao 寫到 (2008-07-02 13:46:08):

  文學古今中外一切文化、文學都是沿着傳承-藉鑒-創新這條軌跡嚮前發展的。近現代阿拉伯文化、文學的復興也不例外。
  隨着對西方文學作品的翻譯,西方的文學形式和各種流派被引進了阿拉伯。後殖民主義時期的阿拉伯文學,無論在藝術形式上,還是思想內容上,都呈現出多元多彩、五光十色、百花齊放的局面。埃及著名文學家、1988年諾貝爾文學奬得主納吉布·邁哈福茲( نجيب محفوظ1911-2006)的創作道路,較集中地地體現了阿拉伯現代小說發展的歷程。當代的阿拉伯作傢一方面藉鑒西方的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的表現手法,另一方面,也在民族的文化遺産中挖掘、探索,以開闢自己的道路。
  
  
  阿拉伯文學與西方(現代)
  
  
  
  自1258年阿拉伯阿拔斯王朝滅亡於蒙古旭烈兀之手後,由於異族的統治及其它原因,近古時期的阿拉伯文學一直處於衰滯狀態。
  
  1798年,法國拿破侖入侵埃及為阿拉伯近現代歷史揭開了序幕。
  
  西方的侵入給阿拉伯世界帶來了西方資産階級文化,在客觀上引起了近現代已占上風的西方資産階級文化與已處於下風的阿拉伯-伊斯蘭文化的再次撞擊。面對西方的挑戰,阿拉伯一些有膽識的政治傢、思想傢意識到必須進行改革復興。走在這場復興運動前列的是埃及和黎巴嫩。
  
  法軍侵埃(1798-1801)的同時,拿破侖還帶去了一批學者。他們在埃及成立學會,對埃及各方面進行研究;並在埃及建立實驗室、圖書館、印刷廠等,使埃及人民首次接觸到西方文明,註意到西方科學的進步。1805年,阿爾巴尼亞籍軍官穆罕默德·阿裏( محمد علي)利用人民的力量奪取政權,成為埃及的總督(1805-1849)後,力圖把埃及變成一個獨立的強國。他竭力主張學習西方科學技術,一方面嚮西方派了大量留學生,另一方面也創辦了一些軍事、技術學校,聘請了不少西方學者在埃及執教講學,從而為埃及接觸與傳播西方文化打通了渠道。伊斯梅爾( إسماعيل باشا 1863-1879在位)上臺後,進一步嚮西方開放;同時許多在黎巴嫩、敘利亞遭受迫害的知識分子紛紛逃至埃及定居,從而使埃及在近現代的復興運動中處於領先地位。
  
  黎巴嫩接觸西方文化可以追溯得更早一些。先後曾一度使黎巴嫩取得半獨立於奧斯曼政府地位的法赫魯丁二世( فخر الدين الثاني1572-1635)和巴希爾二世( بشير الثاني1768-1850)兩位埃米爾曾提倡、鼓勵與西方接觸,更多地接受西方教育、西方文明的影響,企圖以此促進這一地區的現代化。而西方則利用這一地區很多居民是基督教徒這一特點,通過教會,積極進行文化滲透。早自16世紀末,西方人就在羅馬、巴黎等歐洲大城市建有專為東方人,特別是為黎巴嫩人培養教士的學校。
  
  阿拉伯許多有識之士曾指出,當時正處於長期停滯、落後的阿拉伯世界,"它本身不具有賴以復興的條件,必須藉助外來的火光照亮思想,並把它提高到世界思想和文化發展的水平。像在歐洲的黑暗時期東方曾把它照亮一樣,東方在自己的衰沉時期也要藉助歐洲,以建造自己的復興基礎。東西方交流所産生的火光將在阿拉伯世界大放光明,將照亮通嚮思想、文化、文學廣泛進步的智慧之路......東西方交流是復興的最重要和最有影響的前提。它在黎巴嫩和埃及表現得比其他阿拉伯國傢更為突出,更有影響,更普遍有效。"[i]
  
  文學古今中外一切文化、文學都是沿着傳承-藉鑒-創新這條軌跡嚮前發展的。近現代阿拉伯文化、文學的復興也不例外。運動的先聲是始於19世紀初的翻譯運動。至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方莎士比亞、 莫裏哀、拉辛的一些劇本,大仲馬的《三劍客》、雨果的《悲慘世界》等小說都陸續被譯成阿拉伯文。其間,埃及作傢穆斯塔法.曼法魯蒂( مصطفى المنفلوطي 1876-1924)等人還另闢蹊徑:雖不懂外文,卻請別人初譯,自己再用優美、典雅的阿拉伯文改寫了許多西方名著,頗似我國的近代著名文學家、翻譯傢林紓(1852-1924)。
  
  隨着對西方文學作品的翻譯,西方的文學形式和各種流派被引進了阿拉伯。
  
  談起西方文學對阿拉伯文學的影響,還應看到這樣一些事實:至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西方殖民主義者已基本完成了對整個阿拉伯世界瓜分。他們劃分了各自的勢力範圍,使阿拉伯各國或地區淪為他們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埃及、蘇丹、伊拉剋、約旦、巴勒斯坦、也門和海灣地區屬於英國的勢力範圍;屬於法國勢力範圍的殖民地是馬格裏布(西北非)地區的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突尼斯,西亞的黎巴嫩、敘利亞是其委任統治地;利比亞則是意大利侵占的殖民地。這些國傢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乃至20世紀六、七十年代纔取得獨立。既然當時為西方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其文學受西方文學的影響是很自然的事。其主要表現為對新的文學形式和文學流派的引進。不過在殖民主義時期,主要是接受了西方傳統的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的影響。後殖民主義時期,即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特別是20世紀六、七十年代後,主要是受西方的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影響。
  
  阿拉伯是一個詩歌的民族。詩歌被認為是阿拉伯人的史册與文獻,在古代阿拉伯文學中一直處於中心位置。阿拉伯現代詩歌的發展大體經過三個階段:
  
  始於19世紀末的復興派,亦稱傳統派、新古典主義派。這一流派的主要特點是:在表現形式上嚴格地遵循古典詩歌的格律,講究詞語典雅--語言美,音韻和諧--音樂美。而在內容上,則極力反映時代脈搏、政治風雲、社會情態和民間疾苦。其先驅是埃及的巴魯迪( محمود سامي البارودي1838-1904)、黎巴嫩的納綏夫·雅齊吉( ناصيف اليازجي 1800-1871)等;代表詩人有埃及的"詩王"紹基( أحمد شوقي 1868-1932)、"尼羅河詩人"、哈菲茲·易卜拉欣( حافظ إبراهيم 1871-1932),伊拉剋的魯薩菲( معروف الرصافي 1875-1945)、宰哈維( جميل صدقي الزهاوي 1863-1936)、賈瓦希裏( محمد مهدي الجواهري1900-1998),黎巴嫩 的穆特朗( خليل المطران 1872-1949),敘利亞的白戴維·傑拜勒( بدوي الجبل 1900-1981)等。
  
  隨着時代的發展,政治風雲、社會情態、思想意識的變化,隨着阿拉伯詩人大量接觸西方特別是英法浪漫派詩人的作品並深受其影響,一些詩人認為新古典派詩人所遵循的詩歌傳統模式,無論思想內容還是所用語言、表現形式,對創作都是一種束縛。他們強調創作自由,強調詩歌創作的主觀性。他們由於對現實的強烈不滿,把精神生活看作是同鄙俗的物質實踐活動相對抗的唯一崇高價值,因而主張在反映客觀現實方面應側重從主觀內心世界出發,描述對外界和大自然景物的內心反應和感受;抒發對理想世界的熱烈追求;認為詩歌是強烈情感的自然流露,詩歌是想象和激情的語言。在表現形式上,他們也嘗試打破傳統格律,加以創新,頗似聞一多提倡的新格律詩。於是,在阿拉伯詩壇出現了浪漫主義-創新派。早在20世紀初葉,在黎巴嫩籍旅居埃及被稱之為"兩國詩人"的穆特朗作品中,浪漫主義傾嚮已初露端倪;此後在20世紀20、30年代先後在埃及出現的"笛旺詩社"和"阿波羅詩社",以及在北美("筆會")、南美("安達盧西亞社")産生的"旅美派",更使浪漫主義在阿拉伯現代詩壇形成一股強大的勢力。代表詩人有埃及的阿卡德( عباس محمود العقاد 1889-1964)、易卜拉欣·納吉( إبراهيم ناجي 1898-1953)、阿裏·邁哈穆德·塔哈( علي محمود طه 1902-1949),突尼斯的沙比( أبو القاسم الشابي 1909-1934),敘利亞的歐麥爾·艾布·雷沙( عمر أبو الريشة 1910-1990),黎巴嫩本土的伊勒亞斯·艾布·捨伯凱( إلياس أبو شبكة 1903-1947),旅美的紀伯倫( جبران خليل جبران 1883-1931)、艾布·馬迪( إيليا أبو ماضي1889-1957)、賴希德·賽裏姆·鬍利( رشيد سليم الخوري 1887-1954),蘇丹的提加尼·尤素福·白希爾( التيجاني يوسف بشير 1912 - 1937)等。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整個世界形勢起了很大變化,阿拉伯世界、亞、非、拉美地區民族解放運動風起雲涌;阿拉伯人民經歷了種種重大的變革和考驗。這一切使詩人無法把自己關在象牙塔裏去咬文嚼字、雕詞鑿句,或吟風弄月,自我陶醉。年輕一代詩人反對"為藝術而藝術",而對民族、歷史、社會負有一種使命感,去投入戰鬥,幹預生活。同時,他們在很大程度上又受西方現當代詩潮的影響,希望進一步打破舊體詩格律傳統的束縛,以便更充分、更自由地表達個人的思想感情,反映現實,表現新的意境。於是,在浪漫-創新派和古典"彩詩"的基礎上,在20世紀40年代末,首先在伊拉剋,新詩--"自由體詩"便應運而生。這種詩歌,不再以聯句為單位,講究格式規整;而是每行長短不一,參差不齊,講究音步,韻律寬鬆,富於變化,節奏明快。內容以反映現實為主,自由,奔放,富有戰鬥性,內涵豐富而深邃,具有強烈的個性。但隨着西方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詩潮的影響和國內政治、社會形勢的發展變化,新詩的內容和形式也有所發展,有所變化。特別是20世紀60年代開始阿拉伯一些國傢當局對思想意識的控製和1967年對以戰爭失敗,使一些有左傾思想的詩人更趨嚮於用象徵、隱晦、朦朧乃至荒誕的手法,在詩中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麯折地反映現實。新詩--"自由體詩"代表詩人有伊拉剋的娜齊剋·梅拉伊卡( نازك الملائكة 1923-2007)、沙基爾·賽亞卜( بدر شاكر السياب 1926-1964)、白雅帖( عبد الوهاب البياتي1926-1999),埃及的阿卜杜·薩布爾( صلاح عبد الصبور 1931-1981)、艾哈邁德·希賈齊( أحمد عبد المعطي حجازي1935-),敘利亞的尼紮爾·格巴尼( نزار قباني1923-1998),黎巴嫩的艾杜尼斯( أدونيس 1930-)、尤素福·哈勒( يوسف الخال 1916-1987),也門的阿卜杜·阿齊茲·麥卡裏赫( عبد العزيز المقالح1939-)等。
  
  阿拉伯古代文學史上,敘事文學雖然也是其輝煌的篇章。但現代形式的新小說卻是20世紀初從西方文學引進的。最初是前面所說的翻譯小說,然後是歷史小說,其中成績最突出的是旅居埃及的黎巴嫩籍作傢傑爾吉·宰丹( جرجي زيداني1861-1914),他受英國作傢司各特的影響,善寫歷史小說。他自30歲至死,幾乎一年寫一部,共寫有22部歷史小說,內容多講述相愛的男女主人公在一定的歷史環境中的種種遭遇,既有史實,又有故事,通俗有趣,風靡一時。但若從文學角度看,無論是人物刻畫,還是情節安排,都顯得有些淺薄。敘利亞的邁阿魯夫·愛納烏特( معروف الأرناؤوط1892-1948)企圖用小說的形式寫成一部伊斯蘭史詩式的巨著,通過已寫或擬寫的七、八十個著名的歷史人物及其事跡,為阿拉伯人民的祖先歌功頌德,喚醒阿拉伯人民的民族意識,振奮精神,進行鬥爭。但他的歷史小說多為事件的堆砌,沒有一條情節主綫貫穿於其中,顯得龐雜。
  
  還有些作傢試圖利用阿拉伯民族傳統模式創作小說(頗似我國近代的章回體小說)。其中具有相當影響的是埃及的穆罕默德·穆維利希( محمد المويلحي 1868-1930)和他的代表著《伊薩·本·希沙姆敘事錄》(1906)。這部作品在內容上是反映了本民族傳統的和西方當代的兩種文明、兩種道德價值觀念在相互撞擊過程中所表現出的種種差異和矛盾;在藝術形式上則是將西方小說形式同阿拉伯古典的"瑪卡梅"形式嫁接起來,是一次大膽而不太成功的嘗試。
  
  西方的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被先後引進阿拉伯現代文學。黎巴嫩旅美派主帥紀伯倫的《折斷的翅膀》(1911)、埃及穆罕默德·侯賽因·海卡爾( محمد حسين هيكل 1888-1956)的《宰娜布》(1912),被認為是阿拉伯文學史上最早出現的現代模式的中長篇小說。前者旅居美國,後者是留學法國的博士,兩部作品都是在國外創作出來的,作品受西方文學的影響是自然的,也是明顯的。不過比起詩歌,小說在現代阿拉伯早期的文壇還是處於邊緣的另類。穆罕默德·侯賽因·海卡爾在最初發表《宰娜布》時不敢署真名,或羞於用真名,而以《埃及一農夫》的筆名發表,便是證明。
  
  現代阿拉伯文學受西方文學的影響來自兩方面:一方面,阿拉伯國傢作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受西方英、法等宗主國文學各種流派的影響,有些作傢直接用英文、法文等外文創作,甚至獲奬;另一方面,1917年前蘇聯"十月革命"的成功,推動了阿拉伯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阿拉伯各國共産黨相繼成立,許多左翼作傢信奉馬剋思主義或加入了共産黨,在創作中深受蘇俄等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理論的影響。如在1951年成立的"敘利亞作傢協會",針對"為藝術而藝術",就明確提出"藝術為人民,為人生,為社會服務"的口號。
  
  如果說現代阿拉伯文學在藝術形式上是藉鑒西方文學,深受其影響的話,那麽在內容方面,獨立前,是以反殖民侵略、反封建禮教,爭取民族解放、獨立,要求民主、科學為主旋律。獨立後,上述題材仍是許多作傢在創作中關註的主題,此外,20餘個阿拉伯國傢,政體不同,經濟狀況不同,甚至所奉的宗教教派信仰也不盡相同,在鬥爭、建設的道路上有不同的經歷,面臨不同的問題。因此,後殖民主義時期的阿拉伯文學,無論在藝術形式上,還是思想內容上,都呈現出多元多彩、五光十色、百花齊放的局面。
  
  埃及著名文學家、1988年諾貝爾文學奬得主納吉布·邁哈福茲( نجيب محفوظ1911-2006)的創作道路,較集中地地體現了阿拉伯現代小說發展的歷程。在20世紀在30年代至40年代初,他寫了大量短篇小說,揭露當時社會的種種黑暗、腐朽、醜惡現象的。其中很多是作傢日後創作的中長篇小說或其中某些情節的雛形。曾任埃及文化部長的著名文藝批評傢艾哈邁德·海卡爾( أحمد هيكل)曾對這些小說給予過很高的評價:"事實上,由於這些抨擊帕夏、貝剋和王公大臣的小說,納吉布·邁哈福茲被認為是對當時舊時代的腐敗表示憤怒譴責的革命文學先驅之一;同時,由於他在小說中體現了階級社會的弊端,表明了對窮人和勞動人民的同情,及對封建主和資本傢的抨擊,他被認為是在埃及文學中最早為社會主義現實主義鋪路的人之一。"他的中長篇小說發軔之作是三部以法老時代的埃及為題材的歷史小說:《命運的戲弄》(1939)、《拉杜嬖姒》(1943)、《忒拜之戰》(1944)。這一階段被認為是納吉布·邁哈福茲的浪漫主義歷史小說階段。作傢實際上是用春秋筆法藉古諷今地對當時英國殖民主義和土耳其王室這些外來的侵略者及其統治進行抨擊,並表達了人民追求自由、獨立、民主、幸福的理想。此後,作傢進入了一個新的文學創作階段:現實主義社會小說的階段。他先後發表了《新開羅》(1945)、《汗·哈裏裏市場》(1947)、《梅達格鬍同》(1947)、《始與終》(1949)和著名的《宮間街》、《思宮街》、《甘露街》三部麯(1956、1957)等。這些小說主要反映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開羅中産階級即小資産階級的生活。作傢往往通過一個街區、一個家庭和一個人的悲慘遭遇,表現當時整整一代人的悲劇;對當時社會的種種弊病及其製造者進行了無情的揭露和批判。1959年發表的《我們街區的孩子們》標志着作傢又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作傢本人將這一階段稱之為"新現實主義"階段,以別於傳統的現實主義,並說明兩者的區別是"傳統的現實主義的基礎是生活:要描述生活,說明生活的進程,從中找出其方向和可能包含的使命:故事從頭到尾都要倚賴生活、活生生的人及其詳盡的活動場景。至於新現實主義,其寫作的動機則是某些思想和感受,面嚮現實,使其成為表達這些思想和感受的手段。我完全是用一種現實的外表形式表達內容的。"在這一階段中,作傢藉鑒了許多西方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的表現手法,如內心獨白、聯想、意識流、時空交錯、怪誕的卡夫卡式的故事、復調多聲部的敘事形式等。《我們街區的孩子們》是一部現代寓言小說,也是納吉布·邁哈福茲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小說以象徵主義的手法,以一個街區的故事,寓意整個人類社會歷史的演進過程,反映了以摩西、耶穌、穆罕默德為代表的先知時代直至此後的科學時代,人類為追求幸福、實現理想而堅持不斷的努力;表現出在此過程中善與惡、光明與黑暗、知識與愚昧的鬥爭。作者藉書中人之口,指出象徵創世主的老祖宗傑巴拉維早就與世隔絶,不管他的子孫--人間事了;又寫出象徵科學的阿拉法特闖進了傑巴拉維--創世主隱居的所在,造成了這位老祖宗的死亡。這一切無疑激怒了宗教界的頭面人物,於是《我們街區的孩子們》在埃及成為禁書,1969年纔得以在黎巴嫩貝魯特出版。這一階段其它主要作品還有《盜賊與狗》(1961)、《鵪鶉與秋天》(1963)、《道路》(1964)、《乞丐》(1965)、《尼羅河上的絮語》(1966)、《鏡子》(1971)、《雨中的愛情》(1973)、《卡爾納剋咖啡館》(1974)、《我們街區的故事》、《深夜》、《尊敬的先生》(1975)、《平民史詩》(1977)、《愛的時代》(1980)、《千夜之夜》(1982)、《王座前》、《伊本·法圖瑪遊記》(1983)《生活在真理之中》(1985)、《日夜談》(1986)等等。納吉布·邁哈福茲具有鮮明的立場和觀點,是一個負有歷史使命感的作傢,是一位思想傢,社會批評傢。他追求公正、合理、幸福美好的社會,盡情地揭露、批判、鞭撻人世間一切暴虐、不義、邪惡、黑暗的勢力。但由於政治和社會現實的復雜性,他往往利用不同的表現手法、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表達自己的種種見解。作傢在其著名的三部麯中,曾藉年輕的女革命者蘇珊之口說過這樣一句意味深長的話:"寫文章,清楚、明白、直截了當,因此是危險的,至於小說則有數不清的花招,這是一門富有策略的藝術。"這句話可以看作是瞭解這位作傢每部作品深層中的政治內涵和哲理寓意的鑰匙。在藝術手法方面,由於作傢博攬群書、學貫東西,並隨時代前進,具有變革創新意識,因而我們可以看到,他既繼承發揚了埃及、阿拉伯民族古典文學傳統的各種表現手法,也藉鑒了西方的浪漫主義、自然主義、現實主義,以及包括諸如表現主義、結構主義、意識流、荒誕派,乃至拉美的魔幻現實主義在內的各種表現手法。正如作傢自己所說:"通過這些作品,我可以說,自己是燴諸傢技巧於一鼎的。我不出於一個作傢的門下,也不衹用一種技巧。"藉鑒、繼承、創新,貫穿於納吉布·邁哈福茲的整個文學創作歷程中。作傢晚年為創作民族化的小說所作的努力是值得稱道的。正是這樣,納吉布·邁哈福茲的作品是現實主義、現代主義及本民族傳統文學融會在一起,共同孕育的産物。因此,它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最能體現現當代文學的風采。
  
  當代的阿拉伯作傢一方面藉鑒西方的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的表現手法,另一方面,也在民族的文化遺産中挖掘、探索,以開闢自己的道路。這就是阿拉伯文學的現狀。
  
  (仲躋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