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 Israel
首都:特拉維夫 國家代碼: il
| ||||
以色列國 The State of Israel.代碼IL。以色列(希伯來語:מְדִינַת יִשְׂרָאֵל 希伯來語中意為“神的勇士”,阿拉伯語:دَوْلَةْ إِسْرَائِيل)是一個位於西亞黎凡特地區的國傢,位於地中海的東南方向。以色列北靠黎巴嫩、東瀕敘利亞和約旦、西南邊則是埃及。
獨立日 5月14日(1948年)。以色列於1948年5月14日宣佈獨立。以色列雖然在日常生活中采用公歷,但是民族節日均采用猶太歷。因此,每年的獨立日不一定是公歷的5月14日。 國慶日 5月14日(1948年) 國旗 以色列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約為3∶2。旗地為白色,上下各有一條藍色寬帶。藍白兩色來自猶太教徒祈禱時用的披肩的顔色。白色旗面正中,是一個藍色的六角星,這是古以色列國王大衛王之星,象徵國傢的權力。 國徽 以色列國徽為長方形盾徽。藍色盾面上有一個七杈燭臺,據記載此燭臺為耶路撒冷聖殿中點燃祭壇的物件。燭臺兩旁飾以橄欖枝,象徵猶太人對和平的渴望。燭臺下方用希伯萊文寫着“以色列國”。 國歌 《希望之歌》 國鳥 戴勝 人口 直到2006年,以色列人口統計處列出以下三個大都會地區:特拉維夫(3,040,400人口)、海法(996,000人口)、以及貝爾謝巴(Beersheba,531,600人口)。首都耶路撒冷則有人口719,900人 。希伯萊語為國語,與阿拉伯語均為官方語言,通用英語。猶太教為國教,居民中約85%信奉猶太教,13%信奉伊斯蘭教。以色列是世界上唯一一個以猶太人為主體的國傢。 首都 建國時在特拉維夫(Tel Aviv),1950年遷往耶路撒冷 (Jerusalem),未得到普遍承認。1980年7月30日以色列議會通過法案,宣佈耶路撒冷是以色列“永恆的與不可分割的首都”,但它的政府所在地仍在特拉維夫。對於耶路撒冷的地位和歸屬,阿拉伯國傢同以色列一直有爭議,阿拉伯國傢要求“以色列撤出1967年以來它所占領的一切阿拉伯領土,包括阿拉伯的耶路撒冷(指東耶路撒冷)。絶大多數同以有外交關係的國傢仍把使館設在特拉維夫。 國傢政要 總統希蒙·佩雷斯 (Shimon Peres),2007年6月當選;總理埃鬍德·奧爾默特(Ehud Olmert) ,2006年1月,沙竜病重住院後暫時代行總理職權,4月,被任命為臨時總理,5月宣誓就任;工黨主席、國防部長埃鬍德·巴拉剋 (Ehud Barak) ,2007年6月任職;利庫德集團主席本雅明·內塔尼亞鬍 (Benjamin Netanyahu) 。 自然地理 根據1947年聯合國關於巴勒斯坦分治决議的規定,以色列國的面積為1.49萬平方公裏。位於亞洲西部,是亞、非、歐三大洲結合處。沿海為狹長平原,東部有山地和高原。屬地中海型氣候。 以色列北靠黎巴嫩、東瀕敘利亞和約旦、西南邊則是埃及。以色列西邊有着與地中海相連的海岸綫、在南邊則有埃拉特的海灣(又被稱為亞喀巴灣)。 以色列可以分為四個不同的區域:海岸平原、中部丘陵、約旦大裂𠔌、以及內蓋夫沙漠。地中海沿岸的海岸平原從北部的黎巴嫩邊界一直延伸至南部的加沙,該地區土壤肥沃而潮濕,是農業和水果栽種的重要地帶。海岸平原的東部是中央的高原地帶,高原地帶的北邊是加利利山脈的山丘,更南邊的地區是由許多小型而肥沃的溪𠔌地區所組成的撒馬裏亞山脈;再往南則是荒蕪的朱代(Judea)山丘地區。中央高原地帶的東部是約旦大裂𠔌,屬於長達6,500公裏的東非大裂𠔌的一部分。在以色列境內的裂𠔌是由約旦河、加利利海、以及死海所構成。內蓋夫沙漠由大約12,000平方公裏的沙漠組成,占據了以色列的一半土地面積,在地理上內蓋夫沙漠是屬於西奈半島的延伸。 在1967年的六日戰爭中,以色列攻剋了約旦王國的約旦河西岸地區、敘利亞的戈蘭高地、和埃及的加沙地帶(當時被埃及占領)與西奈半島。以色列在1982年從西奈半島撤出了所有的駐軍和殖民地,並在2005年9月12日完全撤出了加沙地帶,不過西岸地區和加沙地帶的歸屬問題目前仍未解决。自從1967年以來耶路撒冷東部一直在以色列司法、行政管轄範圍之內,戈蘭高地自從1981年以來也屬以色列管轄,雖然它們都不屬以色列的正式領土。 以色列國的主權範圍,若去除所有以色列在1967年攻剋的領土,總計為20,777平方公裏(1%水域面積)。而若加上以色列民法管轄範圍內的領域,包括耶路撒冷東部和戈蘭高地在內,則是22,145平方公裏,水面積不到1%。而全部由以色列控製的領土,包括軍事控製和巴勒斯坦政府自治的西岸地區,則是28,023平方公裏。 重要節日 安息日(每周五日落至周六日落) 猶太新年( 約公歷9月) 贖罪日(約公歷10月) 住棚節(約公歷10月) 逾越節(約公歷4月) 大屠殺紀念日(約公歷5月) 獨立日(約公歷5月) 航空 空運是以色列與外部世界進行聯繫的重要交通手段。從1948年起,國傢就開闢了空中航綫,以色列國傢航空公司通航四大洲,並定期有班機通往紐約和歐洲。在耶路撒冷與埃拉特,均建有現代化機場,在利達建有國際機場。1989年,乘包機到達以色列的旅客達54萬人。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色列空運客流量比50年代初增加100倍以上。 以色列同中國建交後,旅遊業務得以開發。1992年7月,以色列航空公司與中國國際旅行總社達成一項合作開發旅遊市場協議。為了發展旅遊,從9月3日起,以色列航空公司開始從特拉維夫至北京直接通航。特拉維夫直達北京航綫,不僅為以色列和歐洲遊客前往中國提供了方便,而且為東南亞遊客訪問地中海東岸國傢開闢了最佳航綫。 以色列亞細亞航空公司開辦以下定期航綫: 1.耶路撒冷往特拉維夫、海法、羅斯佩那(Rlsh Pina)及埃拉特; 2.特拉維夫往耶路撒冷、羅斯佩那、埃拉特及馬撒大(Masada); 3.海法往耶路撒冷、特拉維夫、埃拉特; 4.埃拉特入耶路撒冷、特拉維夫、海法; 5.馬撒大往特拉維夫。 公路網絡 以色列國幅員不大,從東部的耶路撒冷驅車到西海岸的特拉維夫僅用1個多小時即可到達。這决定了以色列的交通以公路為主。它是在英國對巴勒斯坦實行委任統治時期優質公路網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現在以色列境內的公路從城市到鄉村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網絡係統。公路一般都是雙車道,沿着海岸有一條四車道公路,將特拉維夫和海法聯接起來,並通往耶路撒冷和比爾謝巴。據統計,90年代初,以色列全國公路總長度為1.3萬多公裏,同50年代初比較,公路長度成倍增長。 在安息日,耶路撒冷市內的一切交通機關,全都停止工作,飯店也悉數關門。這一天,觀光客最好勿搭車前往正統猶太教徒的居住區。否則,那些猶太教徒會怒不可遏地嚮車上的人投擲石頭。 二、政治 以色列是議會製國傢,議會是最高權力機構,擁有立法權,負責製定和修改國傢法律,對政治問題表决,批準內閣成員的任命並監督政府工作,以及選舉總統和議長。議員候選人以政黨為單位競選。以色列沒有憲法,衹有議會法、總統法和內閣法等基本法。總統是象徵性的國傢元首,職能基本上是禮儀性的。議會有權解除總統職務。內閣嚮議會負責。 以色列是中東地區唯一一個自由民主製國傢,公民擁有各式各樣的政治權利和公民自由。 三、經濟 50多年來,土地貧瘠、資源短缺的以色列,堅持走科技強國之路,重視教育和人才的培養,使經濟得以較快發展,1999年人均國民生産總值高達1. 6萬美元。以色列高新技術産業發展舉世矚目,特別是在電子、通訊、計算機軟件、醫療器械、生物技術工程、農業以及航空等方面擁有先進的技術和優勢。以色列地處沙漠地帶邊緣,水資源匱乏。嚴重缺水使以色列在農業方面形成了特有的滴灌節水技術,充分利用現有水資源,將大片沙漠變成了緑洲。不足總人口5%的農民不僅養活了國民,還大量出口優質水果、蔬菜、花卉和棉花等。 以色列被視為是中東地區裏經濟發展、商業自由、新聞自由、和整體人類發展度最高的國傢。 四、外交 開展全方位外交。保持與西方國傢傳統的友好關係;維護與美戰略盟友地位;積極發展與獨聯體各國和東歐國傢關係;推動中東和平進程,力圖實現同阿拉伯國傢的和解;拓展與非洲、亞洲各國的關係。 與中國關係 1950年1月9日,以色列宣佈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1992年1月24日,以色列與中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 五、歷史 以色列歷史悠久,是世界主要宗教猶太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的發源地。猶太人遠祖是古代閃族的支脈希伯萊人。公元前13世紀末開始從埃及遷居到巴勒斯坦,曾先後建立希伯萊王國及以色列王國。 以色列最初是指一個民族而非地名,可查最早的記載出現在公元前1211年。在過去三千年的歷史中,猶太人視以色列地為自己的民族和精神生活的核心,稱之為“聖地”或“應許之地”。以色列在猶太教中具有特別的含義,包括聖殿遺跡和相關的宗教禮儀,都是現代猶太教傳統的重要基礎。從公元前1200年開始,一係列的猶太人王朝在這一地區存在了超過一千餘年。 經歷過亞述、巴比倫、波斯、希臘、羅馬、拜占庭等古國的統治,猶太人在這一地區逐漸衰落並遭驅逐。尤其是在公元132年的一次大規模起義遭到鎮壓後,羅馬帝國將猶太人驅逐出這一地區,將地名改為“敘利亞-巴勒斯坦”,企圖抹滅猶太人千年來與這片土地相連的痕跡。雖然如此,仍有小部分猶太人一直留在巴勒斯坦,但主要的猶太人口從以色列南部移至了北部。猶太教最重要的兩本經籍《密西拿》和《塔木德》經也是在這段時期寫成。公元638年,穆斯林從拜占庭帝國奪取了該地區的控製權,之後數個穆斯林國傢統治過這個地區;包括了倭馬亞王朝、阿拔斯王朝,以及花剌子模和蒙古,在1260年至1516年間由馬木魯剋統治,接著在1517年成為奧斯曼帝國一個省份。 錫安主義和猶太人回歸 數個世紀以來,許許多多流亡海外的猶太人一直試圖返回以色列。18世紀便有數波小型的回歸潮,從數百到上千人不等。在1878年,佩塔提剋瓦出現了第一個大型的猶太人農場殖民區。第一次大規模的回歸浪潮則始於1881年,散居在世界其他地區的猶太人為了逃避迫害,開始回流到巴勒斯坦,即古猶太國之地。猶太人從奧斯曼帝國和阿拉伯人手中購買土地並且定居。隨着猶太居民的增多,他們與阿拉伯人之間的關係也日趨緊張。 1896年,維也納記者和劇作傢西奧多·赫茨爾發起錫安主義運動(又稱“猶太復國主義運動”),號召全世界猶太人回歸故土,恢復本民族的生活方式。1897年8月29日在瑞士巴塞爾,他召集了第一屆“世界錫安主義大會”,大會决議建立“一個得到公衆承認的、有法律保障的傢園(或國傢)”。“猶太國民基金”和“巴勒斯坦土地開發公司”等相應機構成立,幫助世界各地的猶太人嚮巴勒斯坦移民。 錫安主義運動的發展推動了第二次回歸浪潮(1904-1914年),約有四萬名猶太人返回定居。1917年,英國外長貝爾福發表《貝爾福宣言》:“英王陛下政府贊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猶太人的民族國傢,並將盡最大努力促其實現”。1920年,國際聯盟委托英國管轄巴勒斯坦。1922年英國將托管地劃分為兩部分:東部(現約旦)為阿拉伯人居住地,西部為猶太居民區。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猶太人掀起了第三和第四次回歸浪潮。在1929年爆發的一場巴勒斯坦暴動中,阿拉伯人殺死了133名猶太人。接著在1936年-1939年又有數場暴動發生。對此英國在1939年頒布了一份白皮書,限製猶太人的移民數量至75,000人,並且限製猶太人購買土地。這份白皮書被許多猶太人和錫安主義者視為是對猶太人的背叛,並且認為那違背了貝爾福宣言。阿拉伯人也並沒有就此平息,他們希望完全停止猶太人的移民。 1933年,納粹在德國執政,掀起第五次猶太人回歸浪潮。1940年,猶太人已占當地居民總數的30%。後來在歐洲發生的猶太人大屠殺,進一步推動了猶太人回歸。1944至1948年之間,愈20萬猶太人通過各種途徑輾轉來到巴勒斯坦地區。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巴勒斯坦地區已經有60萬猶太居民。 復國 1947年,鑒於猶太人與阿拉伯人之間的暴力衝突不斷升級,和平努力受到挫敗,英國政府决定從巴勒斯坦托管地脫身。猶太人的移民數量自從19世紀末以來一直穩定增長,受到二戰中的猶太人大屠殺影響,猶太人復國的理念也獲得越來越多的國際支持。聯合國成立了“巴勒斯坦專門委員會”,1947年11月聯合國大會表决了《1947年聯合國分治方案》,33國贊成(包括美國和蘇聯),13國反對,10國棄權,通過决議:將巴勒斯坦地區分為兩個國傢,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分別擁有大約55%和45%的領土,耶路撒冷被置於聯合國的管理之下,以期避免衝突。 1947年11月29日,聯合國通過分治方案的當日,大衛·本-古理安接受了該方案,但被阿拉伯國傢聯盟斷然拒絶。阿盟委員會高層下令對以色列的猶太平民展開為期三天的暴力襲擊,攻擊建築、商店、以及住宅區,緊接著猶太人組織的地下民兵部隊展開還擊,這些戰鬥很快便蔓延為大規模的衝突,繼而引發了1948年的以色列獨立戰爭。 1948年5月14日,在英國的托管期結束前一天的子夜,以色列國正式宣佈成立。在1949年1月25日全國選舉中,有85%的合格選民參加了投票,接着有120個議席的第一屆議會開會。兩位曾領導以色列建成國傢的人成為該國的領袖,猶太人代辦處領導人大衛·本-古裏安當選首任總理;世界猶太復國主義組織領導人哈伊姆·魏茲曼由議會選為首任總統。1949 年5月11日,以色列取得聯合國的席位,成為第59個會員國。 1948年獨立戰爭 在以色列建國之後,埃及、伊拉剋、約旦、敘利亞、以及黎巴嫩嚮以色列宣戰,開始了1948年的以色列獨立戰爭。北邊的敘利亞、黎巴嫩和伊拉剋軍隊都在接近邊界的地方被阻擋下來,來自東方的約旦軍隊則攻下耶路撒冷的東部,並且對城市的西部展開攻擊。不過,猶太人的民兵部隊成功的阻擋了約旦軍隊,而地下的國民軍組織部隊(Irgun)也阻止了來自南方的埃及軍隊。從6月開始,聯合國宣佈了一個月的停火令,在這段期間裏以色列國防軍正式成立。在數個月的戰鬥後,雙方在1949年達成一則停火協議並劃清暫時的邊界,這條邊界綫被稱為“緑綫”(Green Line)。以色列在約旦河的西方獲得了額外的23.5%的管轄領域,約旦則占有以色列南部一塊山地區域和撒馬裏亞,後來那裏被稱為西岸地區。埃及在沿海地區占有一小塊的土地,後來被稱為加沙地帶。 大量的阿拉伯人口逃離了新成立的猶太人國傢,巴勒斯坦人將此次流亡稱為“大災難”(النكبة),預計有400,000至900,000名巴勒斯坦難民流亡,聯合國估計有711,000人。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傢之間未解决的衝突、以及巴勒斯坦難民的問題一直持續至今。隨著1948年的戰爭,西岸地區和加沙地帶的猶太人口開始撤回以色列,大量來自阿拉伯國傢的猶太人難民使得以色列的人口遽增了兩倍。在接下來幾年裏將近850,000名瑟法底猶太人從阿拉伯國傢逃離或遭驅逐,其中約有600,000人遷移至以色列,其他的人則移民至歐洲和美國。 50年代和60年代 在1954年至1955年間,擔任以色列總理的摩西·夏裏特(Moshe Sharett)試圖轟炸埃及未遂而爆發醜聞,造成以色列在政治上蒙羞。埃及在1956年國有化了蘇伊士運河,英國和法國對此相當不滿。以色列在遭到一連串阿拉伯地下民兵部隊的襲擊後,秘密的與英法兩國結盟,並且對埃及宣戰。在蘇伊士運河危機後,三個國傢遭到聯合國的譴責,以色列被迫從西奈半島撤軍。 在1955年,大衛·本-古理安再次成為以色列總理,並且一直任職到1963年纔辭職。在古理安辭職後,列維·艾希科爾(Levi Eshkol)繼任了總理。 在1961年,納粹的戰爭犯、也是歐洲猶太人大屠殺主謀之一的阿道夫·艾希曼在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遭到以色列的摩薩德(Mossad)情報局幹員逮捕,並且被送回以色列接受審判。艾希曼成為以色列歷史上唯一一個遭到法庭判决死刑的罪犯。 在政治舞臺上,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傢的關係在1967年5月再次緊綳。敘利亞、約旦、和埃及透露了開戰的意圖,埃及並且驅逐了在加沙地帶的聯合國維和部隊。埃及違反了之前立定的條約、並且封鎖了以色列戰略要地的堤藍海峽,接著又在以色列邊界部署大量的戰車和戰機,以色列於是以埃及挑釁為由在6月5日對埃及展開先發製人的攻勢。在這場六日戰爭中,以色列擊敗了所有阿拉伯鄰國的軍隊,並且在空軍戰場上獲得完全的勝利。以色列一口氣奪下了整個西岸地區、加沙地帶、西奈半島、和戈蘭高地,1949年劃定的緑綫則變成以色列管轄國內領土和占領區域的行政分界綫。後來在簽訂一則和平協議後,以色列將西奈半島還給了埃及。 在戰爭中以色列空軍誤炸了一艘美軍的情報船自由號(USS Liberty),造成34名美軍死亡。美國和以色列的調查總結認為這場意外是因為自由號的辨識睏難而造成的誤擊事件。 在1969年,以色列的第一名(也是至今唯一一名)女性總理梅爾夫人當選。 70年代 1968年至1972年這段期間被稱為消耗戰爭(War of Attrition),以色列和敘利亞、埃及間的邊界頻繁爆發許多小規模的衝突。除此之外,在1970年代早期,巴勒斯坦武裝部隊對以色列和各國的猶太人展開了規模空前的恐怖攻擊,在1972年夏季奧林匹剋運動會中爆發了慕尼黑慘案,巴勒斯坦的武裝民兵挾持以色列的代表團成員作為人質,最後所有人質皆遭殺害。以色列對此展開了報復性的“上帝之怒行動”(Operation Wrath of God),由一群以色列摩薩德情報局的幹員在世界各地行刺那些籌劃慕尼黑慘案的幕後兇手。 最後,在1973年10月6日,正值猶太人傳統的贖罪日那天,埃及和敘利亞對以色列發起了突襲攻勢。儘管阿拉伯國傢在戰爭初期成功打擊了準備不足的以色列軍隊,埃及和敘利亞最終仍被以色列擊退。戰後的幾年局勢變的較為平靜,以色列和埃及終於得以達成和平協議。 在1974年,伊紮剋·拉賓繼承梅爾夫人成為第五任總理。1977年的國會選舉成為以色列政治歷史上的主要轉折點,從1948年來一直支配以色列政壇的工黨聯盟(המערך)遭到梅納赫姆·貝京領導的聯合黨擊敗,這次選舉在以色列還被稱為是一場“革命”。 接著,在當年的11月,埃及的總統薩達特史無前例的拜訪了以色列,在以色列國會進行演講,這是以色列建國以來第一次獲得阿拉國國傢的承認。以色列軍隊的後備軍官也組成和平運動以支持這次談和。在薩達特拜訪之後,兩國間進行的和平談判最後簽下了大衛營和約。在1979年3月,貝京和沙達特在美國華盛頓特區達成以色列-埃及和平條約。隨著條約的簽訂,以色列從西奈半島撤軍,並且撤離了自從1970年代開始在那裏建立的移民區。以色列也同意依據1949年劃定的緑綫讓巴勒斯坦獲得自治權。 80年代 在1981年6月7日,以色列空軍轟炸了伊拉剋在奧西拉剋(Osirak)建立的核子反應爐,阻止了伊拉剋製造核武器的企圖,這次任務又被稱為巴比倫行動。 在1982年,以色列對黎巴嫩發動了一場攻勢,捲入自從1975年以來一直進行的黎巴嫩內戰。以色列的開戰理由為保護以色列在北方的殖民區,當時殖民區經常受到來自黎巴嫩的恐怖攻擊。在建立了四十公裏的障礙區後,以色列國防軍繼續前進,甚至攻下了首都貝魯特。以色列軍隊將巴勒斯坦解放組織逐出了黎巴嫩,迫使巴解轉移基地至突尼斯。由於無法承擔戰爭帶來的壓力,總理貝京在1983年辭職,由伊紮剋·沙米爾(Yitzhak Shamir)繼任。以色列最後在1986年撤出了大部分在黎巴嫩的軍隊,邊界的緩衝地帶則一直被維持,直到2000年以色列進行單方面的撤軍。 在1980年代裏,原本由伊紮剋·沙米爾領導的右派政府被左派的西蒙·佩雷斯取代。佩雷斯從1984年開始擔任總哩,但在1986年又被沙米爾取代,沙米爾達成了一個政黨聯盟的協議。在1987年爆發的巴勒斯坦大起義引燃了占領區域的一連串暴動,在暴動後沙米爾再次於1988年的選舉中連任總理職位。 90年代 在波斯灣戰爭中,雖然以色列不是反伊拉剋的聯盟國之一、也沒有實際參與伊拉剋戰事,以色列仍遭到39枚飛毛腿導彈擊中。導彈並沒有直接殺害任何以色列的公民,倒是有一些人因為不正確使用預備的防毒面具而死亡,除此之外一名以色列人遭到愛國者導彈碎片擊中而喪命。在戰事中,以色列也嚮在西岸和加沙地帶的巴勒斯坦人提供防毒面具,以免他們遭伊拉剋的生化武器攻擊。儘管如此,巴解仍然表示支持薩達姆政權,一些巴勒斯坦居民甚至還站在屋頂上替來襲的飛毛腿導彈歡呼,雖然最後他們仍使用了以色列人提供的防毒面具。 在1990年代早期,蘇聯的大量猶太人開始移民至以色列,依據以色列的回歸法,這些人在抵達以色列時便能取得以色列公民權。大約有380,000人在1990-1991年抵達以色列。雖然以色列大衆最初相當支持回歸法,新移民造成的許多問題被工黨作為選戰中的把柄,批評執政的聯合黨沒有解决他們的工作和住房問題。結果在1992年的選舉中,新移民們大量投票給工黨,使得左派再次擡頭。 在選舉之後,伊紮剋·拉賓成為了總理。在選舉中工黨曾經承諾將會大為改善以色列的國內治安和與阿拉伯國傢的關係。到了1993年底,以色列政府拋棄了1991年的馬德裏協議框架,改與巴解簽訂奧斯陸協議(Oslo Accords)。在1994年,約旦成為繼埃及之後第二個承諾與以色列和平共處的阿拉伯國傢。 最初以色列大衆廣泛支持奧斯陸協議,然而在協議簽訂之後以色列仍然持續遭到哈馬斯武裝團體的頻繁攻擊,協議受到的支持也開始大量減少。在1995年11月4日,拉賓遭到一名極端的以色列民族主義者刺殺。 由於拉賓的遇刺,大衆對於奧斯陸協議的觀感也稍有好轉,大為提升了西蒙·佩雷斯的支持度,使他贏得了1996年的大選。不過,新的一波自殺炸彈攻勢加上阿拉法特贊美炸彈客的聲明,使得公衆輿論再次扭轉,並且在1996年5月輸給了聯合黨的本雅明·內塔尼亞鬍。 雖然內塔尼亞鬍被視為是奧斯陸協議的堅定反對者,他仍然决定從希伯倫(Hebron)撤軍,並且簽下了懷伊備忘錄(Wye River Memorandum),給予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更大的自治權力。在內塔尼亞鬍任內巴勒斯坦團體對以色列平民的襲擊活動大為減少,然而他的聯合政府仍然在1999年垮臺。在1999年選舉中工黨的埃鬍德·巴拉剋以大幅票數差距擊敗內塔尼亞鬍而繼任總理。 2000年後 巴拉剋在2000年决定單邊的從黎巴嫩撤軍,這次撤軍也是為了阻撓真主黨對以色列的攻擊,迫使他們不得不跨越以色列邊界才能發動攻擊。巴拉剋和亞西爾·阿拉法特曾在美國總統比爾·剋林頓的斡旋下於2000年在戴維營進行協商,然而協商最後失敗了,巴拉剋提出的條件是一個由73%西岸地區和100%加沙地帶組成的巴勒斯坦國傢,並且在10至25年時間內將西岸地區的巴勒斯坦領域擴展至90%(排除耶路撒冷郊區則是94%),但阿拉法特拒絶這個提議。 2003年6月4日,在喬治·沃剋·布什主持下,巴勒斯坦權力機構主席馬赫姆得·阿巴斯和以色列前總理沙竜於約旦相會。在談判破裂後,巴勒斯坦開始了第二次的暴動,被稱為阿剋薩群衆起義,暴動開始的時間就發生在以色列反對派領袖艾裏爾·沙竜訪問耶路撒冷聖殿山(Temple Mount)之後不久。協商的失敗以及新戰爭的爆發使得許多以色列人對巴拉剋政府感到失望,並且也使和平協議的支持度大減。 在一場總理的特別選舉後,艾裏爾·沙竜在2001年3月成為了新的總理,稍後又在2003年的選舉中當選了連任。沙竜開始從加沙地帶進行單邊的撤軍,這次撤軍在2005年8月至9月間實行完成。 以色列也在西岸地區建立了圍墻,目的是為了保護以色列免遭武裝巴勒斯坦團體的攻擊。為了建立長達681公裏的圍墻,接近圍墻的緩衝地區也連帶的減少了9.5%的西岸地區面積,使得巴勒斯坦居民的經濟狀況遭遇睏難。圍墻的建立遭緻了國際間的許多批評,也遭到一些以色列極左派的批評,不過,圍墻的確有效的減少了對以色列平民的恐怖攻擊事件。 在艾裏爾·沙竜嚴重中風之後,總理權力轉移給了艾鬍德·奧爾默特。在2006年4月14日,在前進黨贏得了大選後,奧爾默特當選為以色列總理。奧爾默特的前進黨也在2006年的2006年的選舉中贏得了多數派席位。 在2006年6月28日,哈瑪斯的民兵部隊從加沙地帶挖地道潛入以色列境內攻擊以色列國防軍的據點,俘虜了一名以色列士兵必且殺害了其他兩名。以色列對此展開了夏雨行動,大量轟炸哈瑪斯目標以及其他橋梁、道路、以及發電站。以色列也派軍占領此地區。 2006年6月13日爆發的以黎衝突發生在以色列北部和黎巴嫩地區,主要是介於真主黨和以色列之間的衝突。衝突始於真主黨之前在一次跨越邊界的恐怖襲擊行動中殺害了八名以色列士兵並且俘虜其他兩名,以色列認為黎巴嫩政府必須對這次攻擊負起責任,因此從海上和空中對黎巴嫩展開轟炸,並且進軍黎巴嫩南部。真主黨繼續使用火箭攻擊以色列北部,並且以遊擊隊的打帶跑戰術襲擊以色列軍隊。最後以色列在2006年8月14日達成一則停火令。這場衝突殺害了一千名黎巴嫩平民、440名真主黨民兵、以及119名以色列士兵,也對黎巴嫩城市的基礎建設造成了龐大損害。 六、司法 以色列的司法部門是由三層架構的法庭組成。在最低層次的是地方法院,分佈於大多數的都市。第二層則是地區法院,同時負起上訴法院和地方法院的功能,分佈於五座城市:耶路撒冷、特拉維夫、海法、貝爾謝巴、以及拿撒勒。 最上層的法院則是以色列最高法院,位於耶路撒冷,目前的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是Dorit Beinisch。最高法院是最高的上訴法院,也身兼高等法院(HCQJ)的功能,高等法院主要是負責解决個別公民對於法院提出的請願,對這些請願的回覆通常是由政府部門進行(包括以色列國防軍)。這樣的請願可能使得高等法院作出决定,指導政府部門改正行政的方式。 一般的法官是由國會組成的委員會、最高法院的法官、以及以色列律師行會的會員聯合選出的。法律規定要求法官在70歲時退休。最高法院的首席大法官由司法部長所批準,負責指派所有法庭的常務官員。 以色列並不是國際刑事法院的成員,因為擔心若加入成員將會導致以色列在有爭議的領地的殖民者會遭到起訴. 以色列並沒有一部明文寫成的憲法。因此以色列政府的運作都是依據以色列國會頒布的法規進行,包括了一係列的「以色列基本法」(Basic Laws),目前為止總計有14條基本法。這些基本法被計畫用作未來憲法頒布的基礎。在2003年中旬,國會的憲法、法律、和司法委員會開始起早一份正式的憲法,直到2007年初為止憲法的起草過程仍在進行。 以色列的法律係統混合了英美普通法係、歐陸法係和猶太法典的影響,另外也受到以色列建國宣言的影響。 如同英美的法係,以色列的法律體製建立在先前判例的原則上。以色列的法庭采取抗辯制度,而不是審訊制度,當事人(原告和被告)必須自行將證據帶到法庭上,法庭並不會進行任何獨立的調查。 以色列最高法院的建築。如同歐陸法係,以色列並不采取陪審團制度。案件是由專業的法官進行判决。許多主要的以色列法規(例如契約法)也都受到歐陸法係的影響,是根基於民法的原則上。以色列的法規並不是由法典組成,而是由單獨的法規構成。不過,一套民法的法典在最近完成了,並且預估將會被正式采用。 宗教法庭(猶太教、伊斯蘭、和基督教)則在婚姻的離婚判决上擁有獨占的法律權利。 希伯來漢語的“希伯來”,譯自英語Hebrew。在猶太人的語言國,這個詞的正確發音應該是“Ivri”,意為“渡過”。最早的猶太人被稱為“希伯來人”,意思就是“渡過河而來的人”。因為根據《聖經》和其他史料記載,猶太人的族長亞伯拉罕率領其族人從兩河流域的烏爾城(Ur)渡過幼發拉底河和約旦河來到當時被稱為“迦南”(Canaan)的巴勒斯坦,此後,這些古猶太人便被稱為“希伯來人”(見《聖經·創世紀》第14章13節)。希伯來人後來為了逃避饑荒而南遷埃及,後又在他們的領袖摩西的帶領下離開埃及回到迦南。希伯來人出埃及時,在西奈山(Sinai, Mountain)接受了猶太教“十誡”(the Ten Commandments)。這是猶太人歷史上的一個重大事件。此後,“希伯來人”一詞就很少在《聖經》中出現了,取而代之的是“以色列人”。所以,一般說來,“希伯來人”主要是用來稱呼從亞伯拉罕到摩西時期(大約從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前1250年間的七百多年間)的古猶太人。 The modern state of Israel has its roots in the Land of Israel (Eretz Yisrael), a concept central to Judaism for over three thousand years. After World War I, the League of Nations approved the British Mandate of Palestine with the intent of creating a "national home for the Jewish people." In 1947, the United Nations approved the partition of the Mandate of Palestine into two states, one Jewish and one Arab. The Arab League rejected the plan, but on May 14, 1948, the Jewish provisional government declared Israel's independence. The new country's victory in the subsequent Arab-Israeli War expanded the borders of the Jewish state beyond those in the UN Partition Plan. Since then, Israel has been in conflict with many of the neighboring Arab countries, resulting in several major wars and decades of violence that continue to this day. Since its foundation, Israel's boundaries and even the State's very right to exist have been subject to dispute, especially among its Arab neighbors. However, Israel has signed peace treaties with Egypt and Jordan, and efforts are being made to reach a permanent accord with the Palestinians. Israel is a representative democracy with a parliamentary system and universal suffrage. The Prime Minister serves as head of government and the Knesset serves as Israel's legislative body. In terms of nominal gross domestic product, the nation's economy is estimated as being the 44th-largest in the world. Israel ranks high among Middle Eastern countries on the bases of human development, freedom of the press, and economic competitiveness. Jerusalem is the country's capital, seat of government, and largest city, while Israel's main financial center is Tel Aviv. Over the past three thousand years, the name "Israel" has meant in common and religious usage both the Land of Israel and the entire Jewish nation. The name originated from a verse in the Bible (Genesis, 32:28) where Jacob is renamed Israel after successfully wrestling with an angel of God. Commentators differ on the meaning of the name. Some say the name comes from the verb śarar ("to rule, be strong, have authority over"), thereby making the name mean "God rules" or "God judges". Other possible meanings include "the prince of God" (from the King James Version) or "El fights/struggles". Regardless of the precise meaning of the name, the biblical nation fathered by Jacob thus became the "Children of Israel" or the "Israelites". The first historical mention of the word "Israel" is in the Merneptah Stele of ancient Egypt (dated the late 13th century BCE), which appears to refer to a people. The modern country was named Medinat Yisrael, or the State of Israel, after other proposed names, including Eretz Israel ("the Land of Israel"), Zion, and Judea, were rejected. In the early weeks of independence, the government chose the term "Israeli" to denote a citizen of Israel, with the formal announcement made by Minister of Foreign Affairs Moshe Sharet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