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之声
北美楓
百科
百科
字典
成語
找字
文字樹
文字通
知識樹
漢英
英漢
互譯
時光隧道
朝政
國度
今日是何年
讀書
詩歌
小說
歷史
百科
散文
旅遊
劇作
搜索
用戶
密碼
登陸
註册
English
簡體
繁體
pīnyīn
我的
圖片
我的地圖
北美枫文集
似曾相識
詩歌
小說
歷史
百科
散文
旅遊
劇作
北美枫
意見反饋
關於我們
頁面幫助
幫助
短篇小说
》
賈長沙痛哭
》
賈長沙痛哭
郭沫若 Guo MoRuo
賈誼自從受了一些老頭子的嫉妒,在漢文帝面前中傷了他,被貶為長沙王太傅之後,總是愛哭。
他本來是腺病質的人,失意以來對於攝生既毫不註意,而長沙又是卑濕的地方,是結核菌的最良的培養園地,不知幾時那種微細的菌芽已經竄進了他的肺部,和那些殘刻的老頭子們響應了起來,正在內外夾攻。賈誼早就預料到他自己是不能長壽的。他在長沙憂鬱了四年,自己的身子總是一天一天地消瘦,晚上愛發微微的熱候,夜裏愛出盜汗。這樣的情形使他愈見傷心,他覺得對於老頭子們是敗北了,因此便想效法他的精神上的先生屈原,跑去跳進湘水裏淹死的,也不知道有多少次。
在漢文帝的前元八年,賈誼謫貶長沙的第五年上的夏天,天上出了彗星。這一來便弄得人心惶惶,以為天下會又要鬧到三二十年前的劉項爭霸時的那樣的大亂子,連漢文帝也有點疑神疑鬼起來了。賈誼在那時候正隨着長沙王入朝,進了京城鹹陽,文帝便忽然想起了他,要特別召見他,叩問他關於替星的意見。這事情是沒有受阻止的,因為嫉妒賈誼的那些老頭子,如灌嬰死於病,周勃死於獄,馮敬死於暗殺,大多已經不在人世,而賈誼自己自從被滴以後也沒有往年那樣的受人嫉妒了。
在一天晚上,兒個彗星正在東方拖長尾巴的時候,文帝在宣室裏召見賈誼,旁邊衹有一位胖子丞相張蒼侍坐。
賈誼是荀子學派的嫡係,他是一位合理主義者,對於鬼神妖異是取着否認的態度的。他對着文帝直率地表示了他的這種意見。
——“彗星是不足怕的,”他說,“替星這種東西衹是稀罕的自然現象,怪異誠然是可以怪異,但用不着害怕,因為它於人事的休咎並沒有關係。沒有知識的人因怪而生畏,狡黠的人便乘着這種機會圖謀不軌;這樣一來,便象兩者之間果然是有密切的關係,愚民們便會響應起來,於是乎也就可以釀出大亂。執政的人在這時候是應該加以善導的。開發民智自然是根本的辦法,但這種辦法不能應急。有應急的辦法是利用民衆的常識來加以新的解釋。譬如彗星象掃帚,就說這是除舊布新的意思,是天老爺提起了掃帚來掃除天下的弊端,掃除國傢的外患。這樣一來,一般沒有知識的人便可以得到安心,狡黠者也就無機可乘了。”
他這番意思,不用說是荀子的《天論》的祖述,但在文帝是聞所未聞。文帝真是高興得什麽似的,他於得到安心之後,便於彗星之外更探問了好些天文上的事情,一談便談到了夜半。
興奮着的賈誼早是忘記了自己的病體的,他衹覺得自己的精神不知怎地分外地振作。文帝聽得也真是專心,在賈誼說話的時候,把自己的坐席嚮前移動了好幾次,幾乎和賈誼接起了膝來。
但是,胖子丞相的張蒼卻有點不大安穩了。張蒼是習天文律歷的人,他在旁邊聽着賈誼的“除舊布新”的話,覺得就象是在暗射自己,又看到文帝的那樣地傾心,隱隱感覺着自己的位置和權威有點動搖,但他一點也不露聲色。
室中的銅壺漏滴了三下。張蒼這時候纔很穩靜地說:“賈先生的除舊布新的話是極應該采納的,明天便好下出詔書佈告天下。但今晚已經夜深了,賈先生身體不甚健康,皇上也不好過勞,我看今晚的談話可以告一終結了。”
文帝聽了張蒼這話纔覺察到了賈誼的病體上來,他看他瘦削而蒼白得和蠟人相仿佛,但兩頰泛着紅潮,兩眼放着極有深度的黑光。
——“是的,”他應着張蒼的話說,“賈生,你的身體大不如前了。今晚你請休息,明晚我們再談。”
賈誼便先退下去了。之後,文帝又對着張蒼吐露了一下自己的對於賈誼的傾心。
——“賈生畢竟是一位天才,”他說,“很久不見他,以為我自己的識見是超過了他的,但今晚聽起他的話來,當今的人實在是沒有一個能夠趕得上他的。”
——“是,是,是,”張胖子回答着,“賈先生的確是一位不世出的天才,天才。有天才的人是不同凡俗的,因此也有好些人不瞭解他,嫉妒他。我記得他在長沙做過一篇《吊屈原賦》,那文字真真是屈原再來。那裏面有幾句是‘嗚呼哀哉,遭時不祥,鸞鳳伏竄,鴉鵑翺翔’,真是契合屈原的身世;但一般的人便不很瞭解他,說他明明是藉題發揮,存心毀謗朝廷;說他把自己比成屈原,把陛下比成楚襄王;真真是‘麯高和寡’呢。賈先生如再涵養得幾年,我看是愈會得到人望的。賈先生終竟是未來的大器啦。”
就這樣,賈誼又受了老頭子的一箭。
賈誼經過一次召見之後,他的意見果然遭了采納,他的位置也得到超遷:他由長沙王的太傅被調為了梁王的太傅。同是藩王的太傅本來是沒有什麽高下,但梁王是漢文帝最寵愛的少子,而梁與京師的距離也比長沙的更近了。這番調動的確是一種實質上的超遷。因此賈誼的精神比起從前來也就愉快得很多了。
文帝是把張蒼的話照着字面解釋的,他的確想為賈生養蓄資望,好讓他做張蒼的後繼者。他讓他做了梁王太傅之後時常召他進京咨詢,直率的賈誼照舊是慷慨淋漓地對於權勢者毫不客氣,他那篇有名的萬言的《陳政事疏》,在兩千年後的今日雖然都還虎虎有生氣,但在當時的權貴者卻字字都是眼中釘。別人正在歌舞升平的時候,而他偏要“痛哭”,要“流涕”,要“長太息”,因此便有人造出謠言來,說他是精神病者。大傢都在磨拳擦掌地等待一個機會來,給他一個總攻擊。
當時的中國和現在的雖然隔了兩千多年,但情形卻相差不遠。中國的內部是封建割據的形勢,各國的侯王擁着大兵互相傾軋,並隨時都在企圖着想奪取中央的政權。外部呢?廣東的南越還沒有統一,北方時常受着匈奴的壓迫,那時的匈奴的氣焰真真是高到不可思議,好象隨時都有吞併中國的可能。漢高祖有一次帶着三十二萬大兵去徵討過,但弄得連自己都幾乎遭了生擒。從此以後漢室的朝廷便不敢再和匈奴抗衡,年年歲歲衹是奴顔婢膝地送些子女玉帛去求和。甚至在呂後稱製的時候,匈奴的冒頓單於給了她一封侮辱到極端的信,要她去陪他睡覺。但她也沒可如何,衹好寫了回信去求饒,說:年紀老了,又不好看,不好污穢了單於的下體。另外還送了好些禮物去。①待到漢文帝時,情形是更加險惡了。那時出了一個漢姦叫做中行說,他本是被派遣着送公主去和親的一位宦官,但他一到了北邊便投降了匈奴,並且教導匈奴拒絶中國的子女玉帛以圖自強,於是乎連和親的門路也就閉塞了。漢文帝有一次也想去親徵,到太原去駐紮了幾天,然而濟北王興居乘着機會便造起了反來打他的後路,弄得他趕快把北徵的兵罷了,算把濟北王也討平了。不用說有功的將士又受了一次論功行賞。就這樣在強敵的憑凌之下,中國人在內部自相殘殺,而一些朝中的大官也在努力粉飾太平——這樣的情形,是不是足以令人流淚呢?
①作者原註:這些史實見《史記·匈奴傳》。
賈誼的眼淚雖然多,身體雖然弱,但志氣卻異常的雄。他的《陳政事疏》中論到“可為流涕者”之一的對付匈奴的那段文字裏面有這樣的幾句話:
竊料匈奴之衆不過漢一大縣。以天下之大睏於一縣之衆,甚為執事者羞之。陛下何不試以臣為屬國之官,以主匈奴?行臣之計,請必係單於之頸而製其命,伏中行說而笞其背。舉匈奴之衆唯上之令。
這些話真可稱為最早的“國防文學”,但在當時的鬍塗蟲卻都是嗤之以鼻。——“哼哼,精神病的發作!詩人的夢話!”
賈誼的病自然不是精神病,但他也不是徒說“夢話”的“詩人”。他自己是着着地有所準備的,這在他對於梁王的教育上便可以看出。梁王本是喜歡讀書的青年,但他卻不讓他專門讀書,要教他習騎馬射箭。他自己也不惜鞭策着自己的病軀陪着梁王練習這些武藝。這用意不消說是很明白的,他所期待於梁王的,是要他成為一個有文事又有武備的全纔,以抵禦中國的外患,預防中國的內亂。然而誰能料到賈誼這樣的善人,終竟衹能成為一幕悲劇的主角呢?
他在梁國住了將近四年,在前元十一年的六月又陪着梁王入朝。他們是一路騎着馬進京的,臨到鹹陽城下,剛好入冠的梁王有意矜示自己的英武便縱馬飛跑起來。但不幸在鹹陽橋上馬失前蹄,梁王便墜了馬,把腦袋跌破了,死了。
賈誼看到梁王的死,由於突然的衝擊和過分的失望,頓時在馬上便吐了幾口血,他的肺結核一躍便竄進了第三期了。
老頭子們得到了下總攻擊的絶好的機會,他們的非難的箭叢集在可憐的賈誼的病軀。
“究竟是少不經事,喪心病狂。——教育方針根本錯誤啦,文不習武事啦,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啦,何況是皇子,是帝胄,是一國的元首。——做先生的人不以詩書禮樂為本,而以騎箭馳突為務,根本是違背聖道。——這罪是值得連誅九族的。——他自己應該跳下鹹陽橋去以一死謝陛下。——他還腆顔人世,裝病吐血啦。——那血有人說是他把嘴皮咬破了吐出來的,又有人說他那時正在嚼檳榔,其實吐的是紅口瀺啦。——我看最好把他送到匈奴去,讓他去打中行說的背。——到底不愧是天才,天才,天字第一號的蠢才。……”
賈誼的病已經沒有再起的希望了,自然被罷免了,回到了他的洛陽的老傢。以後便一直沒有起過床來。
他在病床上茬蔣了有一年的光景,每天所縈懷着的都是些悲哀的往事。他想到梁王的死,想到天下的不安和匈奴的披猖,想到一些老頭子對於他的忌刻,想到他自己努力一生而毫無結果,想到他僅僅三十三歲便不得不敗北。……他愈感覺着自己的敗北,便愈見悲憤,弄到後來連晚上的睡眠都被剝奪了。
在有一天晚上行將破曉的時候,他一個人睜着眼睛仰臥着。顔面骨上衹蒙着一層羊脂玉一樣的皮膚。他自己感覺着就象有千斤重的石頭係在自己的腳上,要把他的身子沉下無底的深淵裏一樣,怎麽也禁止不住想要入睡,但他在爭鬥着,不願意沉落下那深淵。他突然看見虛空中有一位很憔悴很瘦削的人,年紀怕有六十歲的光景,頸上帶着一串秋蘭穿成的花圈,上衣是荷葉集成的,下面的裙子是白色的荷花瓣子集成的,但看不見有腳。那人很親藹地埋下頭來看着他,他聽見他在嚮他打招呼,是他聽慣了的長沙附近人的聲音。
“賈先生,你認得我麽?”
賈誼的深陷着的兩眼中閃出了一絲有潤意的微笑。
“呵,你不就是屈原先生嗎?”他叫了出來,聲音是嘶的,脫氣脫氣地幾乎是一句一頓地說。“難得你老人傢遠來。……我有一肚子的話正想對你老人傢說。……我看,我是敗北了。……我活了三十二年,……自從有了知覺以來,我自己問得過良心,……我從不曾做過一件對不起人的事。……我讀書是專心一意地……實事求是,我不曾假充過內行。……我下曾把我所不懂的東西說我懂。……我求學問……總要把學問融化成為了自己的血液……然後纔表現出來。……我不曾一知半解地……東抄西扯地……扯來把我自己……粉飾成一個權威。……我不曾造過別人的謠言。……我不曾為圖增高自己的地位……而陷害別人,我不曾為自己私人的利益樹立朋黨。……我自從受廷尉吳公的知遇,……受皇上的知遇,……我在職務上是竭盡了我自己的心力的。……我沒有一刻不在為天下大局作想。……我自己有了一點好的想法,便立即表白出來……總想別人能早一刻因此而得到好處。……我見到別人的不好處……我也很直闢地指摘,希望他們趕快朝好處改。……我並不曾傾軋過人,並不曾想把別人擠掉讓我自己稱霸。……我教梁懷王騎馬射箭,是念到天下的局面十分阽危,……內患隨時有爆發的可能,外患沒有一天的止息,……我希望梁王成為真正的國傢的柱石。……然而……誰料得梁王……竟因此而夭折呢?……我自己努力了一輩子,……盡心竭力想做一個‘人’……然而,僅僅三十三年,……唉,僅僅三十三年……我便弄得滿身瘡痍,不能不敗北了。……這到底是什麽在作弄我呢?……屈原先生,我真不明白,……那一些老先生……究竟是什麽心腸,他們總要忌刻我,排斥我,不許我在這世間上有兩衹足站立的餘地!……現在我病得不能動了,……時常有人從京師……寫着匿名的信來駡我,……我相信一定是那些老先生唆使的。我到底因為什麽得罪了他們,他們是這樣執拗地殘刻呢?……內憂和外患……一天一天地加緊了,而他們不管,……他們卻衹曉得來攻擊我這個不能還手,也不盾還手的人。……他們到底是怎樣的心肝呢?……屈原先生,我實在是不明白,我要請你告訴我。”
賈誼氣喘籲籲地唱着獨白,就象真的在說夢話一樣,但屈原的影子仍然在他的眼裏,而且又在嚮他說話。
“賈先生,你太興奮了,”長沙口音在對他說。“你是很聰明的人,你所問的一切,我相信你自己都是已經明白了的。你怪那些老人們為甚要忌刻你,這理由不是很明白的嗎?就是因為你太聰明,太高尚。你受人忌刻,是應該引以為安慰的啦。因為你比他們強,故爾他們怕你,覺得他們的地位和權威會被你奪掉,為求自己的安全計,他們不得不企圖着一種水平運動,要把比他們強的人降低下來或者消滅掉,這是不限於你的啦。衹是你太倔強了,所以便成為衆矢之的。你是應該引此為自我完成的力量的,他們的攻擊你,忌刻你,事實上是看起了你,怕你。你何必要同他們計較,把他們的毒箭自己拿來插在心上呢?他們忌刻你,你便因此而憤恨以戕賊自己的身心,豈不正是中了他們的詭計?他們是希望你的肉體和精神趕快停止作用的,你的正當的防禦,應該是保重你的身體,堅強你的精神,把他們的攻擊看成一群蚊虻過耳。你哀憐他們罷,因為他們生成是蚊虻,衹能有點蚊虻的本領。你千切不要學我,我從前也是和你一樣,受過蚊虻的患害來的,我終竟敗北了,自己跳了水。你應該自己振作起來,不要自承認是敗北。天下贊成你的人很多,忌刻你的人究竟少數,你應該為贊成你的多數的人保重,你應該把他們領導起來作安內攘外的工作。你的精神和主張已經為多數明白的人所景仰,你千切不要自己承認敗北啦。千切不要承認;你是勝利了的。”
這一番話,其實是賈誼自己心裏的話,他是起着了幻黨的現象,把自己腦中的屈原客觀化了。
“是的,先生,”賈誼伸出了手來,白珊瑚一樣的手和空中的幻影作把握的形勢。他又叫着:“你的死决不是敗北。我也不承認自己的敗北了。先生,你雖然死了,但你永遠是我們中國人的力量,是我們中國人的安慰,我們中國人的正義感是由先生的一死替我們維係着的。先生死了已經百年,但先生沒有死,我相信就再隔千年萬年,先生也永遠不會死。我們在先生的精誠之下團结了起來,先生,你把死來戰勝了一切了。我要跟着你來,先生,我要跟着你來。”
賈誼愈見用力握着拳頭,象要從床上起來的樣子,但他的身子突然象一段洋燭一樣嚮枕上反倒下去了。
床頭的矮桌上一盞如豆的燈光,為倒下去的風勢所撲滅。室中黑暗,什麽也看不見了。衹是東壁的窗縫裏漏進了一些破曉的光綫。
1936年5月3日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評論
(0)
平等、自由、开放的文学净土 Wonderland of Chinese Liter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