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类 》 周易今注今译 》
叙言
Na Huaijin
Xu Qinting
周易今注今译 叙言周易今注今译 叙言
《周易》又称《易经》,在我国在世界的影响都极为深远,但却是秦汉后直至今日无人真正通晓的上古典籍。占筮及《周易》一书起源于甲骨卜的实践,或许到了殷商末年,周文王写下了六十四卦系的卦辞。后来在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继承了孔子对周易的发现,著了《易传》。本书中带有的卜筮功能使它成为古代各典籍中的“百经之首”,书中体现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的精神,成为了中华文明的根源之一。同时,书中体现出的“顺天应人、阴阳转合”的思想观念,也深深影响了从古至今的中国人。本书由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和易学大师徐芹庭进行注译,以明白晓畅的语言对这部古代的经典进行了阐释,适合当代人的阅读口味,不但是一部启迪当代人心灵的经典之作,更是一部企业的经营宝典。
叙言
南怀瑾
《易经》是中国文化最古老的典籍,历代正统派的学者,用许多不同的文字赞扬它,大致说来,推崇它为“群经之首”,致予无上的敬意。相反的,认为仅是古代的一部卜筮之书,近于巫祝的诬词,卑不足道,只是经过孔子的传述《周易》以后,又加上历代许多学者穿凿附会,才有了后世的盲从和崇敬。甚之,近代以来,还有许多类似轻薄的讥刺。
无可否认的,《易经》原是上古卜筮的学术,但到了商、周之际,经过文王的整理和注述,把它由卜筮的范围,进入“天人之际”的学术领域,由此《周易》一书,便成为中国人文文化的基础。自东周以来,再经过孔子的研究和传述,同时又散为诸子百家学术思想的源泉,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
因此,如要研究中国文化,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儒、道、墨和诸子百家,乃至唐、宋以后的儒、佛、道等诸家之学,不从《易经》探研,便有数典忘祖之概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台湾商务印书馆国学经典文丛
【Source】重庆出版社 |
|
|
叙言 | 《易经》与“三易” | 易名的定义 | 《易经》的作者 | 十翼的作者及其他 | 易学的传承及其他 | 两派十宗及其他 | 易学的精神 | 本书译事的经过 | 《周易今注今译》四版序 | 《周易今注今译》凡例 | 上经(1) | 上经(2) | 上经(3) | 上经(4) | 上经(5) | 上经(6) | 上经(7) | 上经(8) | 上经(9) | 上经(10) | 上经(11) | 上经(12) | 上经(13) | |
| No. I [II] Page
|
|
平等、自由、开放的文学净土 Wonderland of Chinese Literatu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