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歌评论 》 梅氏诗评 》
梅氏诗评
Mei Yaochen
梅氏诗评
梅尧臣(1002-1060年),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宣城(今属安徽)人。以从父荫补太庙斋郎。赐进士出身。嘉祐(1056-1063年)初,为国子监直讲。累官至尚书屯田都官员外郎。撰《唐载》,多补正,乃命编修《唐书》,书成未奏而卒。尧臣少即以能诗名天下。司马光、苏轼、王安石诸人咸敬重之,尤与欧阳修善,世比之韩(愈)孟(郊)。著有《宛陵集》。《宋史》、《宋史新编》、《东都事略》、《名臣碑传琬琰集》、《修唐书史臣表》等有传。元人张师曾有《宛陵先生年谱》。
梅尧臣诗风深远古淡,间出奇巧。刘克庄《后村诗话》称:“本朝诗惟宛陵为开山祖师。”梅诗为宋诗之先导,并能自立一宗。现存诗二千八百多首。
在诗歌理论上,他继承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之诗论,针对“西昆体”内容空虚的流弊,提出诗歌应因事、因物而作,即“因事有所激,因物兴以通”(《答韩三子华、韩五持国、韩六玉汝见赠述诗》)。强调诗歌与现实的关系。在写作技巧与风格上要求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使“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以“意断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为善,以“平淡”为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均见《六一诗话》引)这些主张正是纠正内容空虚、词藻华丽诗风的一剂良药。梅尧臣的诗歌理论与创作实践,对北宋诗歌创作的革新,扭转“西昆体”的不良倾向,发生了重要作用,从而为宋代诗歌创作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对后来江西诗派、南宋大诗人陆游等都有影响。
《梅氏诗评》一卷,不见诸家著录。
《梅氏诗评》提出诗有“八势”,诗禀“六义”。势者,气势也。所言诗句有“毒龙势”、“灵凤合珠势”、“猛虎出林势”、“鲸吞巨海势”。仅此四势,疑有缺漏。所谓“六义”,即风、雅、颂、赋、比、兴。评诗注重政治内容。所记贾岛《送杜甫》诗,据《全唐诗》卷五百七十二,当为《送杜秀才东游》之误。
同一观点又见诗评
哈哈儿据《格致丛书》本录校制作。
梅氏诗评
一、诗有八势
《咏雪》诗:“漭荡缤纷下无际”,此毒龙势也。“旋从风势乱纵横”,此灵凤合珠势也。“飘来平处添愁起”,此乃猛虎出林势也。末句云:“济得民安即太平”,此乃鲸吞巨海势也。
二、诗禀六义
《履春冰》诗:“一步一愁新,轻轻恐陷人。底深难驻足,岸阔恰回身”,此风赋二义也。“薄光金透日,残影半消春”,此曰兴而起事也。“岂假蜘蹰久,宁辞顾盼频”,此名雅正也。“愿将竟谨意,从此越通津”,此颂国家一同也。贾公《逢友人》:“还是不才命未通,相逢云水思无穷”,此叹不得志,不遇时也。“清平年少为幽客,寒月更深听过鸿”,此喻君化不常,君子失意也。“东越山多连楚叠,南朝城古枕江空”,此叹贤人少而国不治也。“苍崖欲隐谁招我,姜子生涯只此中”,叹小人荣辱在其中也。周朴《深秋》诗:“柳色尚沉沉,风吹秋渐凉”,此秦皇无道,远筑徭役之际。“江河空远道,乡国自鸣砧”,此往来徭役送征衣也。“巷有千家月,人无万里心”,此叹帝王之世人无徭役之苦也。“长城哭崩后,家绝到于今”,言今无徭役之苦也。齐己《赠终南隐者》:“终南山北面,直下是长安”。此比君暗不可仕也。“自扫青苔室,闲歌白石坛”,此不恋荣华,自养性也。“风吹窗树老,日晒窦云干”,此喻不道之臣而君以道照之也。“几与圭峰宿,僧房瀑布寒”,此喻道德清虚冷淡也。贾岛《送杜甫》:“箧有青铜镜,时将照鬓看”,言国君有可佐也。杜寂《逢乡友》:“苦吟吟不足,争忍话离群”,此不忍去国也。具公《寺亭》:“行乐上堂清,虚亭复下澄”,上句言国之明也,下句喻臣之清也。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
|
平等、自由、开放的文学净土 Wonderland of Chinese Literatu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