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评论 续金针诗格   》 续金针诗格/旧题      Mei Yaochen

续金针诗格 续金针诗格/旧题
续金针诗格 续金针诗格/旧题
续金针诗格 续金针诗格/旧题
续金针诗格 续金针诗格/旧题
《续金针诗格》一卷,旧题宋梅尧臣撰。《郡斋读书志》著录于集类小说类,《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于集部文史类。晁公武云:“皇朝梅尧臣圣俞撰。圣俞游庐山,宿西林,与僧希白谈诗,因广乐天所述云。”希白即撰《处囊诀》之僧保暹之字。陈振孙则认为题梅尧臣续撰,一如谓白居易撰《金针诗格》,“大抵皆假托”。但旧题蔡传编《吟窗杂录》已收此书,则假托年代,当在北宋末以前。 《〈续金针诗格〉序》中,称许白乐天《金针诗格》“长于意理”,是“真知诗之骨髓者”,故续之,“以广乐天之用意。” 《续金针诗格》评诗论诗,本着“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提出“诗有内外意”,“诗有七不得”。并列举许多诗句,指出其言外之意,多属于反映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等政治内容,有些则不免牵强。“诗有五理”,即是强调诗歌的社会作用,特别是“美”、“刺”作用。 《续金针诗格》指出诗人喜怒哀乐均可得诗,但其辞各异。喜而“辞丽”,怒而“辞愤”,哀而“辞伤”,乐而“辞逸”。诗人创作方法不同,其诗句便有“自然句”、“容易句”、“苦求句”之不同。在艺术风格上,“纯而为正”者,为上格;“淡而有味”者,为中格;“华而不副者,为下格。 在写作技巧表现形式上,提出“三本”、“四得”、“五忌”等,对炼字、造句、声律、用韵、诗体、诗格都有论述,堪称作诗之要旨。 格格儿据张伯伟编校,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繁体竖排本《全唐五代诗格汇考》录校制作。
续金针诗格/旧题 予游庐山,宿西林,与僧希白谈诗,极有玄理。常鄙学者不知意格,徒摘叶搜奇,而不能入雅正之奥阃。希白评唐贤诗,讽诵乐天数联,言乐天之诗,尤长于意理。出乐天在草堂中所述《金针诗格》,观其大要,真知诗之骨髓者也。乐天寄元微之云:“多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乃知乐天《诗格》自有理也。且诗之道虽小,然用意之深,可与天地参功、鬼神争奥。予爱乐天作《金针诗格》,乃续之,以广乐天之用意,得者宜绎而思之。 诗有内外意 内意欲尽其理,外意欲尽其象,内外含蓄,方入诗格。诗曰:“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旌旗”喻号令也;“日暖”喻明时也;“龙蛇”喻君臣也。言号令当明时,君所出,臣奉行也。“宫殿”喻朝廷也;“风微”喻政教也;“燕雀”喻小人也。言朝廷政教才出,而小人向化,各得其所也。“旌旗”、“风日”、“龙蛇”、“燕雀”,外意也;号令、君臣、朝廷、政教,内意也。此之谓含蓄不露。 又诗:“岛屿分诸国,星河共一天。”言明君理化一统也。 诗有三本 一曰声调则意婉,律应则格清;二曰物象明则骨健,物象暗则格弱;三曰意圆则髓满,格高则髓深。 声律为窍一。诗曰:“影沉嵩岳短,光溢太行高。”意婉格清,莫非声调而律应也。物象为骨二。诗曰:“雷霆驱号令,星斗焕文章。”“雷霆”喻号令,“星斗”喻文章也。意格为髓三。诗曰:“是星皆拱北,无水不朝东。”“星”“水”喻民,皆向明君之化也。此两句谓意圆、格高、诗髓满也。 诗有四格 十字句格一。诗曰:“日离山一丈,风吹花数苞。”此喻明君理国,教令才出,小人各安其所也。十四字格二。诗曰:“雨露施恩无厚薄,蓬蒿随分有枯荣。”此喻君泽流,而卑贱之人各安其分也。五只字格三。诗曰:“万里八九月,一身西北风。”言“万里”,远方;“八九月”,行役之时。忠臣衔君远命而不辞劳也。拗背字格四。诗曰:“只有照壁月,更无吹叶风。”言明时无滋彰之教令也。 诗有四得 句欲得健一。诗曰:“蛰龙三冬卧,老鹤万里心。”“蛰龙”喻隐君子未动之时也;“老鹤”喻耆旧君子有远去意思也。字欲得清二。诗曰:“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言峻刑之世,有君子孤贞守节也。意欲得圆三。诗曰:“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上句言佞人在位,正人不见容也;下句言君子行正道,虽直言得罪而轻也。格欲得高四。诗曰:“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此物象显明,格所以高也。 诗有三炼 炼句一。诗曰:“严霜百草白,深院一株青。”炼字二。诗曰:“此中涵帝泽,到底接天光。”本作“此波”,改为“此中”,是炼字也。炼意三。诗曰:“唤人看腰袅,欲嫁惜娉婷。”“腰袅”,骏马也;“娉婷”,佳人也。待有识之人而唤,择有行之人而嫁。不可唤无识之人看马,召无行之人配贞女。贤人亦然。 诗有五忌 一曰格懦则诗不老;二曰字俗则诗不清;三曰才浮则诗不雅;四曰理短则诗不深;五曰意杂则诗不绝。 诗有八病 一曰平头。第一字不得与第六字同声;第二字不得与第七字同声。诗曰:“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今”与“欢”同声,“日”与“乐”同声。 二曰上尾。第五字不得与第十字同声。诗曰:“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楼”与“齐”同声。 三曰蜂腰。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所以两头大,中心小,似蜂腰之形。诗曰:“远与君别久,乃至雁门关。”“与”字与“久”字同声。 四曰鹤膝。第五字不得与第十五字同声,所以两头细,中心粗,似鹤膝之形。诗曰:“新制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圆似秋月。”“素”字与“扇”字同声。 五曰大韵。为重叠相犯也。如五言诗以“新”字为韵者,九字内更著“冿”字、“人”字等为大韵也。诗曰:“胡姬年十五,春日正当垆。”“胡”字与“垆”字同声也。 六曰小韵。除本韵外九字中,不得有两字同韵。诗曰:“客子已乖离,那宜远相送。”“子”、“已”、“离”、“宜”是也。 七曰傍纽。一句中已有“月”字,不得着“鱼”、“元”、“阮”、“愿”字,此是双声,即为傍纽也。诗曰:“丈人且安坐,梁尘将欲起。”“丈”、“梁”之类,即谓犯也。 八曰正纽。如“壬”、“衽”、“任”、“入”四字为一纽,一句之中,已有“壬”字,更不得安“衽”、“任”、“入”字。诗曰:“我本汉家女,来嫁单于庭。”“家”、“嫁”是一纽之内,名正双声。 诗有五理 一曰美。诗曰:“都来销帝力,深不用兵防。”美君文德以服远人也。 二曰刺。诗曰:“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去尚征苗。”刺政烦敛重也。 三曰箴。诗曰:“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箴佞人进而贤人未仕也。 四曰规。诗曰:“幸无偏照处,刚有不明时。”规圣人行事有所未至也。 五曰诲。诗曰:“明河川上没,芳草雾中衰。”喻明时草泽中贤人不得进用也。 诗有三体 一曰颂。诗曰:“明堂坐天子,月朔朝诸侯。”此颂太平也。 二曰雅。诗曰:“才分天地色,便禁虎狼心。”此正君臣也。 三曰风。诗曰:“宫中谁第一,飞燕在朝阳。”风圣人不用正人也。 诗有上中下 纯而归正上格。诗曰:“几席延尧舜,轩墀立禹皋。” 淡而有味中格。诗曰:“闲欹太湖石,醉听洞庭秋。” 华而不浮下格。诗曰:“山花插宝髻,石竹绣罗衣。” 诗有四得 喜而得之其辞丽格。诗曰:“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怒而得之其辞愤格。诗曰:“高阳酒徒半凋落,终南山色空崔嵬。” 哀而得之其辞伤格。诗曰:“泪流襟上血,发变镜中丝。” 乐而得之其辞逸格。诗曰:“谁家绿酒欢连夜,何处红楼睡失明。” 失有四失 失之太喜其辞放。诗曰:“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失之太怒其辞躁。诗曰:“解通银汉终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 失之太哀其辞伤。诗曰:“主客夜呻吟,痛入妻子心。” 失之太乐其辞荡。诗曰:“骤然始散东城外,倏忽还逢南陌头。” 诗有齐梁格 四平头格。《曲江感春》诗:“江头日暖花正开,江东行客心悠哉。高阳酒徒半凋落,终南山色空崔嵬。” 双侧双平格。《钓翁》诗:“八月九月芦花飞,南溪老翁垂钓归。秋山入帘翠滴滴,野艇依槛云依依。” 两平头格。《凤凰台》诗:“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时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诗有扇对 第一与第三句对,第二与第四句对,如诗曰:“去年花下留连饮,暖日夭桃莺乱啼。今日江边容易别,淡烟衰草马频嘶。”谓之扇对。 诗有三般句 自然句。诗曰:“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容易句。李白《宫词》:“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苦求句。《古镜》诗:“篆经千古涩,影泻一堂寒。” 诗有四字对 叠韵字对一。诗曰:“磴危攀薜荔,石滑践莓苔。”叠语字对二。诗曰:“青春背我堂堂去,白发欺人故故生。”骨肉字对三。诗曰:“晚蕊初开红芍药,秋房初结白芙蓉。”借声字对四。诗曰:“关河一栖旅,杨柳十东风。” 诗有七不得 说见不得言见。诗曰:“僧房嵩岳色。” 说闻不得言闻。诗曰:“公府洛河声。” 说远不得言远。诗曰:“孤舟行一日,万水与千山。” 说静不得言静。诗曰:“竹里柴扉掩,庭前鸟雀行。” 说苦不得言苦。诗曰:“别地叶频落,去程山已寒。” 说乐不得言乐。诗曰:“乘舟泊山寺,着屐到人家。” 说恨不得言恨。诗曰:“但取诗名得,何论下第频。” 诗有物象比 诗曰:“蛇蝎性灵生便毒,蕙兰根异死犹香。” 诗有二家 诗人之诗雅而正。诗曰:“朝廷有道青春好,门馆无私白日闲。” 词人之诗才而辩。诗曰:“长官衫色湘波绿,学士文章蜀锦新。”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续金针诗格/旧题

Comments (0)


平等、自由、开放的文学净土 Wonderland of Chinese Liter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