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 人物列表
歌德 Goethe荷尔德林 Friedrich Hölderlin海涅 Heinrich Heine
拉斯克—许勒 Else Lasker-Schüler艾兴多尔夫 Joseph Freiherr von Eichendorff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 Friedrich Nietzsche
君特·格拉斯 Günter Grass朋霍费尔 Dietrich Bonhoeffer葛瑞夫 Dieter M. Gräf
赫尔曼·黑塞 Hermann Hesse曼弗雷德·马伊 Manfred Mai卡尔·威特 Carl Weter
康拉特·赛茨 Konrad Seitz莱内尔·埃尔林格 莱内尔埃尔林 grid哥尔特·朗古特 哥尔特朗古特
霍尔格·莱纳斯 Holger Reiners乌特·艾尔哈特 Ute Ehrhardt戴特·奥藤 Dieter Otten
约尔格·艾克曼 Jorge Ikmann赫尔曼·约瑟夫·左赫 Hermann-Josef Zoche洛塔尔·赛韦特 Lothar J. Seiwert
彼得·马丁 Bidemading布鲁诺·霍尔纳格 布鲁诺霍尔 Nag花映红 Flowers Yinghong
格哈德·施罗德 Gerhard Schroeder克里斯塔·施罗德 Christa Schroder罗胡斯·米施 Rochus Misch
安格拉·默克尔 Angela Merkel胡戈·米勒-福格 Hugo Muller-Vogg韦尔纳·比尔曼 Werner Bierman
佩特拉·纳格尔 Petra Nagel特劳德尔·容格 Telaodeer Jung梅丽莎·米勒 梅丽莎米勒
埃米尔·路德维希 Emil Ludwig享利克·埃伯利 Enjoy 利克埃伯利马蒂亚斯·乌尔 Matthias Uhl
埃里希·沙克 埃里希沙克迈克尔·舒马赫 Michael Schumacher迈克尔·舒马赫 Michael Schumacher
海德格尔 Heidegger叔本华 Arthur Schopenhauer黑格尔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贝托尔特·布莱希特 Bertolt Brecht布莱姆·斯托克 Bram Stoker席勒 Friedrich von Schiller
雅科布·格林 Jacob Grimm威廉·格林 Wilhelm Grimm卡尔·马克思 Karl Marx
克劳斯·曼 Klaus Mann埃里希·马里亚·雷马克 Erich Maria Remarque特奥多·施托姆 Theodor Storm
托马斯·曼 Thomas Mann安妮·弗兰克 Anne Frank威廉·豪夫 Wilhelm Hauff
施笃姆 Theodor Storm汉斯·里鲍 Hansilibao孔萨利克 Heinz G. Konsalik
赫拉·琳德 Hera Lind威德尔·埃彭多夫 Wade Acres Peng Dorf卡尔·麦 Karl May
伯特·海灵格 Bert Hellinger
德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1925年12月16日2019年9月19日)
Anton Hellinger
伯特·海宁格

伯特·海灵格

伯特·海灵格(或海宁格)(德语:Bert Hellinger,出生名:Anton Hellinger, 1925年12月16日-2019年9月19日),是一位德国心理学家。他是家庭系统排列疗法的德国心理治疗大师。

近年来,他的著作从心理治疗范畴扩展至其所谓的“心灵的移动”领域。 全球数以千计的从业人员都受到海灵格的影响,虽然不一定会跟随他,但却持续采用他的原创洞见,广泛运用于个人、组织或政治用途。

惟各方对该疗法是否有效仍存在争议,特别是学术界,海灵格本身也是一个争议性人物。


生平

1925年出生于德国巴登莱门的一个天主教家庭。他自陈父母亲独特的天主教信仰让全家免受时兴的国家社会主义洗脑。10岁时,他进入天主教修会开的修道院学校,随后受洗、祝圣为神父、派遣到南非传教。

当地的希特勒青年团曾招募青年海灵格​入团,未果。此举害他被归类为“全民公敌嫌犯”。1942年他被招募入伍,成为德国正规军的一员,在西线目睹战火。 1945年海灵格被俘、受禁于比利时盟军的战俘营。逃出战俘营后,海灵格回到德国,化名为Suitbert入天主教修会。晋铎之前,他曾在符兹堡大学学习哲学和神学。50年代初,海灵格被派往南非祖鲁族所在区传教,之后,他继续在当地的彼得马里茨堡大学和南非大学进修,并获得学士学位和大学教育文凭,这让他得以在公立高中任教。

海灵格共在南非住了16年,期间曾担任教区神父、教师,最后成为一所大型学校的校长,校内都是非洲学生。他也背负着主教管区全境内150所学校的行政责任。此外,他还精通祖鲁语,曾参与他们的仪式,得以欣赏他们独特的世界观。

60年代初,他在南非参与了一系列的团体动力课程,系由普世圣公宗神职人员带领的跨种族、大公训练课,这为他脱离天主教打下基础。训练师从现象学取向来工作,即从诸般纷呈的现下,不带意图、恐惧、先入成见,仅仰赖当下一切显现的样貌洞见核心关键。他对于这套方法能透过互相尊重让敌对方和解印象深刻。

海灵格对现象学萌发兴趣的同时也暗自决定脱离天主教。他提到其中一个训练师曾询问团体成员:“对你而言什么是更重要的,你的理想或人群?你会为其中哪一个牺牲另一个?”这对他来说并不只是一道哲学谜语。他对纳粹政权为了理想而牺牲人类极其敏感。他说:“某方面而言,这个问题改变了我的一生。自此,针对人群的(治疗)取向奠定了我所有工作的基础。”

脱离天主教后,他遇到了第一任妻子Herta,一回到德国他们即完婚。

70年代初,他花了几年在“维也纳深层心理学协会”接受精神分析学正规课程的训练,并在“慕尼黑精神分析培训学院”完成训练,尔后被接纳为他们专业协会的执业会员。

1973年,他二度离开德国前往美国接受心理治疗师Arthur Janov长达9个月的训练。奠定海灵格治疗取向的重要影响来源有很多,最显著的是Eric Berne人际沟通分析理论

年近古稀之年,海灵格既未将他的洞见和治疗取向为文成章,也未训练学生传承他的方法。随后他同意德国精神科医师Gunthard Weber纪录并编纂一系列工作坊的授课内容。Weber在1993年自行出版了一本书,标题是《重生机会》。接下来的15年,他撰写或合写了30本书。

海灵格的足迹遍布欧美、中南美洲、俄国、中日,他四处授课、开工作坊和训练课。但却因为他强烈的个人风格让一些潜在同仁和支持者对他退避三舍,诸如骤下结论,将复杂情事武断化约为单一根由,有时,他对案主的语气也过于尖刻、专断。许多从业者因而对海灵格敬而远之,其他人则继续将他的方法整合进他们的实务工作中。

海灵格和第二任妻子玛丽亚·苏菲·海灵格Maria Sophie Hellinger)开办了海灵格学校。

根据其官方网站宣告,海灵格在2019年9月19日逝世。

争议

希特勒

海灵格因写了一首诗献给希特勒而备受争议,他要求读者认同自己里面的希特勒、尊重那个部分。荷兰反法西斯杂志《Alert!》因而刊出了几篇关于此事的文章。

乱伦

海灵格认为乱伦加害者不应被惩处的立场在治疗社群内被视为有问题的,他的立场可由其晚近一本著作中摘录出来的论述总结为:

现在来谈谈乱伦吧。若你面对乱伦案例,极常见的动力是妻子躲避她的丈夫,拒绝与丈夫交合。于是,作为某种补偿,女儿便会取代她的位置。这是无意识的移动,并非有意识的。但你看,乱伦事件中有两个加害者,一个在后台、一个在前台。除非纳入隐藏的加害者,你才能处理。有句很奇怪的洞见。女儿能对母亲说:“我是为了你而做的。”接着,她能对父亲说:“我是为了母亲而做的。”这些洞见能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乱伦将不再继续下去。若你希望终结它的话,这是最好的方式,无须指控谁。

若你将加害者交付审判,那么受害者将用乱石打死加害者。

海灵格接着又说了一个关于乱伦的故事,当中受虐者以自杀了结,因为加害者被起诉了。

其他争议

  • 女性乳癌患者因为无意识中“与母亲的抗争”,可能会秘密埋下死亡的种子。
  • 当直系家庭系统中无女性后裔时,一个男孩无意识地承担了已故姑姑、婶婶或婶祖母、伯祖母(aunt or great aunt)的感觉,可能会造成同性恋倾向。
  • 强暴和乱伦会产生联结;加害者须受到“应有的尊重”,受害者才能和其他人建立联结。

著作

海灵格已出版的专书超过30本,至少被翻成十国语言,销售量总计达一百万册。已有的中文译本包括:

参见

参考来源

  1. 跳转至:1.0 1.1 原文Family Constellations and Systemic Constellations。家族星座 (Family Constellation) 的意思是:每一个家族的成员 (包括夭折的、被隐藏的、被遗忘的),就像星座图象般各有一个位置,且整体具有一种模型,唯有各就其位且服膺领导顺序时爱才能自然流动,这就是“爱的序位”(Orders of Love)。摘自海宁格的“爱的神秘和谐”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一文,石晓蔚撰
  2. ^ 本篇译者:或“灵-心的移动”,原文Movements of the Spirit-Mind
  3. ^ 存档副本[2008-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27).
  4. ^ 伯特·海灵格 & Beaumont, H. (1998)。《家族星座治疗:海宁格的系统心理疗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Phoenix, AZ: Zeig, Tucker & Theisen. p. 327
  5. 跳转至:5.0 5.1 Cohen, D. B. (2006).“家族星座治疗”: 德国的创新系统现象团体过程,《家庭期刊:伴侣与家庭咨商和疗法》。14(3), 226-233.
  6. ^ “伯特”之名的语源
  7. ^ 海灵格 (2001a)。《爱的序位:家庭系统排列个案集》(M. Oberli-Turner & H. Beaumont, Trans.). Phoenix, AZ: Zeig, Tucker & Theisen.
  8. ^ 海灵格 (2003)。《再会:受害者及加害者后裔的家庭系统排列》(C. Beaumont, Trans.). Heidelberg, Germany: Carl-Auer-Systeme Verlag.
  9. ^ 海灵格等,1998, op.cit. p. 328
  10. ^ Wiener Arbeitskreis für Tiefenpsychologie
  11. ^ Münchner Arbeitsgemeinschaft für Psychoanalyse
  12. ^ 《爱的序位:家庭系统排列个案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海灵格
  13. ^ 《家庭系统排列:揭露家庭起源地实用指南》[失效链接]
  14. ^ 或译为《无常的好运》,德文标题Zweierlei Glück;英文Capricious Good Fortune; aka Second Chance
  15. ^ 存档副本[2016-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01).
  16. ^ Hellinger[2019-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21) (中文(台湾)‎).
  17. ^ Gottesgedanken Bert Hellinger page 247
  18. ^ http://books.google.com/books?id=8vUti2ErK9EC&pg=PA124&dq=bert+hellinger+incest&cd=1#v=onepage&q=bert%20hellinger%20incest&f=false
  19. ^ 《伴侣关系中的爱如何运作》海灵格著,页224
  20. ^ 爱的序位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海灵格著,页406 - 417
  21. ^ 《如是承认:与海灵格对话》海灵格著,Gabriele Ten Hövel, Colleen Beaumont 页123-125
  22. ^ 存档副本[2016-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2).
  23. ^ 原题Love's Own Truths: Bonding and Balancing in Close Relationships
  24. ^ 原题Love’s Hidden Symmetry: What Makes Love Work in Relationships

外部链接

 


Anton Hellinger (16 December 1925 – 19 September 2019), known as Bert Hellinger, was a German psychotherapist associated with a therapeutic method best known as Family Constellations and Systemic Constellations. In recent years, his work evolved beyond these formats into what he called Movements of the Spirit-Mind. Several thousand professional practitioners worldwide, influenced by Hellinger, but not necessarily following him, continue to apply and adapt his original insights to a broad range of personal, organizational and political applications.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