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nri-Louis Bergson | |
|
生平
1859年10月18日出生于巴黎,父母皆为犹太人。早在大学预科学校求学时,他就对古典文学和自然科学发生兴趣;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后,在同届学生中间,他显示出文学与数学上的独创性和卓越的才能。1888年他在《论意识材料的直接来源》论文中充分发挥了他的思想。1889年他以文学博士学位毕业于高等师范学校,1900年起被委任为法兰西学院哲学教授。柏格森于1913年赴英、美讲学,并任英国精神学会主席。1914年成为法兰西学术院院士。1919年他返回法国,进入法兰西语言科学院。此后从事国际事务和政治活动的研究。
尽管教廷于1914年将柏格森的三本著作《论意识材料的直接来源》《物质与记忆》《创化论》列入禁书目录, 但他在晚年曾有意皈依天主教。他在1937年2月7日的遗嘱中写道:“我的思想总是使我更接近于天主教,在其中我看到了对犹太教的完美补充。”但他至死未受洗礼,原因是1930年代纳粹兴起,反犹主义再度盛行,他不愿抛弃被迫害的犹太同胞。1940年法国被纳粹击败并占领后,所有占领区内的犹太人都必须向警察局登记个人资料,柏格森在他的个人资料卡片上写下自己身份的关键字:“学者。哲学家。诺贝尔奖得主。犹太人。”柏格森于1941年1月4日因支气管炎逝世。依照遗愿,丧礼上由天主教神父诵念祷文。
思想
以“创化论”之说,强调创造与进化并不相斥,因为宇宙是一个“生命冲力”在运作,一切都是有活力的。他反对科学上的机械论,心理学上的决定论与理想主义。
他认为人的生命是意识之“绵延”或意识之流,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成因果关系的小单位;“绵延”是自由的创造意识,其向上的运动创造精神,也创造生命的形式,因此生物的进化过程也就是意识的创造过程,而物质则是“绵延”停滞或削弱的结果,“绵延”也是一种心理过程,是离开物质的没有相对静止的绝对运动。
他对道德与宗教的看法,亦主张超越僵化的形式与教条,走向主体的生命活力与普遍之爱。
哲学思想
柏格森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斯宾诺莎与康德的影响。普罗提诺亦对柏格森有所影响。
对柏格森有所影响的,亦包括同时代的不少思想家,例如赫伯特·斯宾塞,威廉·詹姆士, Lachelier, Ravaisson,此外还有科学家,艺术家,神秘主义者。
柏格森哲学的主要概念包括:la durée, l'intuition, l'élan vital,以及les rapports entre l'âme et le corps.
在历程的实在观点发展中,最具影响力的人物是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亨利·柏格森的哲学主张“绵延”( durée ) 观念,即变迁的实在。他认为不只事物的性质会变迁 (蓝色的事物变成红色,年轻的事物变老),生命本身的物质也会变迁;此外,他也认为概念是静态与片面的。当我们试着分析事物时,就扭曲并改变了事物;采取某一个观点,放弃另一个观点;冻结事物的时间却未能理解事物的发展,即事物的“生命”。分析必然无法令人满意,因为事物存在着无限的角度与无尽的片刻。
亨利·柏格森是伯特兰·罗素逻辑原子论及其分析方法的竞争对手,即使只是间接对手。不过,与伯特兰·罗素其他对手不同是,亨利·柏格森不只是改变了分析方法,还坚持哲学应该完全拒绝分析。他告诉我们,形而上学是“免除特征”的学科,因此,形而上学家处于必须表达“无法表达之物”的困窘立场。此外,亨利·柏格森不只反对简单事实、简单事物与侦暺感官作用的观念,也反对哲学含有事实、事物与感官作用的观念。他的基本本体论是变迁本体论,其对象不是事物或事物性质的变迁,而是变迁本身,变迁自成一个整体。
主要作品
- 《论意识材料的直接来源》(英译本题为《时间与自由意志》),Essai sur les données immédiates de la conscience,1889
- 《物质与记忆》,Matière et mémoire. Essai sur la relation du corps à l'esprit,1896
- 《笑》,Le Rire. Essai sur la signification du comique,1900
- 《创造进化论》(或译《创造的进化》,《创化论》),L'Évolution créatrice,1907
- 《心力》(或译《精神能量》),L'Énergie spirituelle,1919
- 《绵延与同时性》,Durée et Simultanéité,1922
- 《道德与宗教的两个起源》,Les Deux sources de la morale et de la religion,1932
- 《思想与运动》,La Pensée et le Mouvant. Essais et conférences,1934
- 《著作集》,Œuvres,1959
- 《杂著集》,Mélanges,1972
- 《讲课稿I-IV》,Cours, 4 vol., éd. Henri Hude,1990-2000
- 《通信集》,Correspondances,2002
作品的中译
- 张东荪/编纂,《创化论》,上海市:商务印书馆,1920年。
- 张东荪/译,《物质与记忆》,出版地不详:商务印书馆,1921年。
- 潘梓年/译,《时间与意志自由》,上海市:商务印书馆,1927年、2007年复印本。
- 诺贝尔文学奖全集编辑委员会/编译,《柏格森(1927)》,台北市:九华出版,1981年。
- 王珍丽等人/译,《创造进化论》,长沙市:湖南人民,1989年。
- 徐继曾/译,《笑:论滑稽的意义》,台北市:商鼎发行,1992年。
- 瞿世英/译,《柏格森形而上学与进化哲学》,台北市:正文,1993年。
- 吴士栋/译,《时间与自由意志》,北京市:商务印书馆,1997年、2009年。
- 萧聿/译,《材料与记忆》,北京市:华夏出版社,1999年。
- 萧聿/译,《创造进化论》,北京市:华夏出版社,1999年。
- 王作虹、成穷/译,《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
- 乐爱国/译,《笑与滑稽》,广州市:广东人民,2000年。
- 陈圣生/译,《生命与记忆:柏格森书信选》,北京市:经济日报,2001年。
- 姜志辉/译,《创造进化论》,北京市:商务印书馆,2004年。
- 徐继曾/译,《笑》,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5年。
- 王作虹、成穷/译,《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贵阳市:贵州人民,2007年。
相关书籍
繁体本:
- 尤昭良/著,《塞尚与柏格森》,宜高文化,2003年。
简体本:
- 尚杰/著,《归隐之路:20世纪法国哲学的踪迹》,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
- 吉尔‧德勒兹(Gilles Deleuze)/著,《康得与柏格森解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 吴先伍/著,《现代性追求与批评─柏格森与中国近代哲学》,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
- 王理平/著,《差异与绵延─柏格森哲学及其当代命运》,人民出版社,2007年。
参考资料
- ^ Search Beacon for Freedom of Expression search for Bergson
- ^ Quoted in: Zolli, Eugenio. Before the Dawn. Ignatius Press. 2008: 89 . ISBN 978-1-58617-287-9.
- ^ Gilbert, Martin. The Second World War: A Complete History (p. 129). Rosetta Books. Kindle Edition.
Henri-Louis Bergson (French: [bɛʁksɔn]; 18 October 1859 – 4 January 1941) was a French philosopher who was influential in the tradition of continental philosophy, especially during the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until the Second World War. Bergson is known for his arguments that processes of immediate experience and intuition are more significant than abstract rationalism and science for understanding reality.
He was awarded the 1927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in recognition of his rich and vitalizing ideas and the brilliant skill with which they have been presented". In 1930 France awarded him its highest honour, the Grand-Croix de la Legion d'honneur.
Bergson's great popularity created a controversy in France where his views were seen as opposing the secular and scientific attitude adopted by the Republic's offici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