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中國 人物列錶
劉半農 Liu Bannong(現代中國)佚名 Yi Ming(現代中國)郭沫若 Guo MoRuo(現代中國)
周天遊 Zhou Tianyou(現代中國)方詩銘 Fang Shiming(現代中國)柯劭忞 Ke Shaomin(現代中國)
連橫 Lian Heng(現代中國)陳尚君 Chen Shangjun(現代中國)吳樹平 Wu Shuping(現代中國)
吳則虞 Wu Zeyu(現代中國)趙超 Zhao Chao(現代中國)張惠誠 Zhang Huicheng(現代中國)
火焰塔 Huo Yanta(現代中國)呂思勉 Lv Simian(現代中國)費正清 John King Fairbank(現代中國)
錢穆 Qian Mu(現代中國)黃仁宇 Ray Huang(現代中國)舒敏 Shu Min(現代中國)
王覺溟 Wang Jiaoming(現代中國)梅毅 Mei Yi(現代中國)陳羨 Chen Xian(現代中國)
樊樹志 Fan Shuzhi(現代中國)何茲全 He Ciquan(現代中國)柏楊 Bai Yang(現代中國)
羅璽綱 Luo Xigang(現代中國)葛劍雄 Ge Jianxiong(現代中國)瀟水 Xiao Shui(現代中國)
嶽南 Yue Na(現代中國)魏昌 Wei Chang(現代中國)顧誠 Gu Cheng(現代中國)
文韜 Wen Tao(現代中國)易中天 Yi Zhongtian(現代中國)周膺 Zhou Ying(現代中國)
劉江華 Liu Jianghua(現代中國)林洛 Lin Luo(現代中國)屈維英 Qu Weiying(現代中國)
茅十七 Mao Shiqi(現代中國)蔣勝男 Jiang Shengnan(現代中國)唐博 Tang Bo(現代中國)
孫傑 Sun Jie(現代中國)許志竜 Xu Zhilong(現代中國)嚮斯 Xiang Si(現代中國)
張鳴 Zhang Ming(現代中國)河邊 He Bian(現代中國)落榜生5 La Bangsheng(現代中國)
林語堂 Lin Yutang(現代中國)趙柏田 Zhao Baitian(現代中國)陳舜臣 Chin Shunshin(現代中國)
倪政興 Ni Zhengxing(現代中國)王春瑜 Wang Chunyu(現代中國)吳晗 Wu Han(現代中國)
子金山 Zi Jinshan(現代中國)朱岩 Zhu Yan(現代中國)孫立群 Sun Liqun(現代中國)
趙焰 Zhao Yan(現代中國)牛貫傑 Niu Guanjie(現代中國)張研 Zhang Yan(現代中國)
郭燕紅 Guo Yangong(現代中國)二月河 Eryuehe(現代中國)閻崇年 Yan Chongnian(現代中國)
金磊
現代中國  (1957年)

園林建築 garden architecture《建築科學與文化》

閱讀金磊在旅游地理的作品!!!
金磊
  金磊,男,1957年出生,大學本科畢業,高級工程師,曾任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科技處處長、研究所所長,現任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處長,國內外公開發行大型建築設計學報《建築創作》雜志社主編。兼任第七屆、八屆北京市人民政府專傢顧問團專傢,北京公安局奧運建設安全顧問,第一屆、第二屆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減災白皮書專傢組專傢(已參與連續六年國傢減災白皮書編製),中國地質大學及北京師範大學兼職教授,中國災害防禦協會副秘書長,中國勞動保護科學技術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城市規劃學會防災與安全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北京減災協會常務副秘書長,《中國安全科學學報》編委,《自然災害學報》編委,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編委,中國建築學會編委,北京城市科學研究學會理事,北京情報學會理事,北京土木建築工程學會常務理事等職。先後獲建設部及市科委科技進步一等奬兩項,二、三等奬各兩項,建設部全國先進科技個人榮譽稱號等。
  金磊自1983年至1989年從事建築工程設計,共計完成各類工程項目30餘項,1986~1989年任第十一屆亞運會工程動力源小區電氣設計負責人(安苑北裏),先後參加過西壩河小區、方莊小區及石化部辦公樓等大型項目設計,設計項目獲部、市級工程設計奬多次。該同志自1985年始在國內率先提出城市綜合減災及大型工程項目的工程可靠性風險評估理論,先後主持過兩項國傢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及一項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在城市建築智能、城市安全防災、人為災害的工程性對策、城市綜合減災管理、工程設計與防災綜合救援、建築工程設計風險評估等方面共撰寫發表600餘篇論文,多次受到國際“四大檢索”機構檢索。先後在城市規劃及建築類雜志作過係列的城市防災規劃設計對策講座,2000年10月曾在北京城市規劃、勘察設計學術報告會上作了“城市規劃與建築設計中的防災減災問題研究”的專題講座。金磊在城市工程防災減災上做過的主要工作有:北京城市總體規劃(1991~2010年)中的防災減災篇,現正在對新規劃修訂作回顧及總結報告;《中國21世紀議程:北京篇》;《北京“九五”科技發展計劃中的防災篇》;《北京計委組織的北京市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中的防災篇》等。1995年、1997年兩次執筆《中國安全文化建設綱要》,受到國務院領導關註及
  
  批示。本人主要的代表作《中國城市綜合減災對策》(1992年)、《失誤學與人為災害研究導論》(1992年)、《中國安全文化研究與探索》(1994年)、《中國現代安全管理新編》(1995年)、《減災科學管理指南》(1996年)、《城市災害學原理》(1997年)、《中國21世紀安全減災戰略》(1998年)、主持《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十一捲本學術叢書》(1999年),主編策劃《建築科技文化叢書六捲本》(2000年)、主編策劃《科學叢書》十捲本,主編《建築科學與文化》、《現代建築技術》、《劇場電氣設計方法與實例》、《西部開發中的警示》、《北京十大建築設計》等專著三十餘本。並作為第二負責人參加國傢《無障礙設計規範》編製。
  1993年在印尼召開亞太安全科技大會上獲優秀論文奬。1994年在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指導下,赴瑞典國傢風險中心研修建設項目與城市危機管理,獲優秀畢業證書。2002年10月作為唯一特約的中國減災專傢在第五屆LACDE國際會議上宣讀“安全奧運規劃設計”論文。2002年5月應邀出席在臺灣舉辦“海峽兩岸大城市災害防禦研討會”。2001年“9?11”之後,金磊敏銳感到2008年奧運安全應成為一個必須關註的話題,它的安全概念已經隨着“9?11”的出現有了新的含義,並於2001年9月14日在召開的“京、滬大城市災害防禦研討會”上提出了“安全奧運”的新觀念,並理性地分析了安全奧運與“三大理念”的相互關係。在此基礎上為市政府顧問團遞交了多份建議,並接受了新華社內參的多次專訪,從而在市科協的支持下於2002年8月成功地以“安全奧運”為題參加了市委、市政府舉辦的“專傢季談會”,從而使“安全奧運”觀不僅成為一種理論,也正在變成一種科學與工程實踐。有關論文已發表在近期《北京社會科學》、中國工程院院刊《中國工程科學》、《建築學報》等權威刊物上。
  金磊現在正從事的學術工作有,在著名奧運體育專傢馬國馨院士指導下完成的《奧林匹剋與體育建築》一書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奧林匹剋場館設計中應普遍關註的安全問題(自然災害、人為事故、人為破壞、恐怖與騷亂等)的技術預防對策。該同志以為,應從法規、文化、管理等多重視角對安全奧運予以分析研究,以求得最大限度地獲得“安全奧運”的科學保障技術與管理條件。
  2003年迄今先後為北京市人民政府完成了《北京市應急管理體係模式研究》(現已實施)、《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2020)》防災篇的編製、《北京城市總體規劃——近期規劃》防災篇、《北京十一五期間城市綜合減災應急體係建設研究》、《北京城市安全社區建設標準研究》等成果均為第一編製人。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