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贯: | 浙江嵊州 | ||
阅读苏智良在历史大观的作品!!! 阅读苏智良在小说之家的作品!!! |
近年主要著作有:《中国毒品史》、《慰安妇研究》、《日军性奴隶》、《海上枭雄——黄金荣与上海社会》、《禁毒全书》(主编)、《中国简史》(主编)、《罪孽滔天——二战时期日军慰安妇制度》(主编)、《日本历史教科书风波真相》、《血泪慰安妇》(原著者)、《当代人类社会问题》(主编)、《日本历史教科书评析》(副主编)、《近代上海黑社会》(合作)、《上海日军慰安所实录》(合作)、《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合作)、《去大后方——中国抗战内迁纪实》(合作)、《追索——朴永心与她的姐妹们》、《日本对海南的侵略及其暴行》(合作)等,并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近百篇。所研究的毒品史、“慰安妇”问题等前沿课题,被国内外媒体大量报道,主要有:新华社、《半月谈》、央视《东方之子》、《东方时空》和《新闻调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参考消息》、《中国新闻社报道》、路透社、共同社、法新社、中央社、韩国联合通讯社、TBS、BBC等。
专攻上海近代史、毒品史、黑社会史的苏智良,为了开启慰安妇这一段被抹去的历史真相,十几年里他遍阅相关日伪档案、日军老兵回忆、战时报刊等资料;为了采集证人证言、搜集资料,他从东瀛到上海,从白山黑水到黄土高原,从冰封北国到炎炎海南,几乎跑遍大半个中国;他登上东京、海牙、华盛顿、多伦多等城市的讲坛,追究日本政府的战争责任,呼吁资助曾被迫做慰安妇的老人;他不辞劳苦,每年专赴日本参加法律诉讼,为受害老人索求赔偿;他写成我国第一部全方位探讨中国妇女受辱史的专著——《慰安妇研究》。被誉为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第一人。苏智良觉得,他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历史的真相。
曾主编上海版(沪版)高中历史教科书,2001年末,以苏智良为首的历史组竞标得到上海“二期课改”教材编写项目。该教材在2003年开始在上海近百所中学试用。2006年9月1日,《纽约时报》北京分社社长周看(Joe Kahn)在《纽约时报》发表文章,评论新教科书中毛泽东领导革命、阶级斗争的内容相对减少,摩根银行、比尔·盖茨、纽约证券交易所等内容进入教科书。政治英雄让位给了经济英雄。该文被广泛转载。
2006年10月,部分北京学者开始批评沪版历史教科书,甚至不惜上书中央,认为此书在“淡化意识形态”、 “在政治方向、理论方向、学术方向上都存在严重错误”。2007年5月,上海市教委决定本年9月入学的高一新生必须使用一套新的历史教科书。除苏智良外,原来的编写组成员均未能获批进入新的编写组,在这种情况下苏智良辞去高中历史教材主编职务。苏智良主编的历史教科书,很有可能是新中国教育史上最短命的教科书。[2]“ 我们编写这套新版教材的目的,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希望通过学习历史,能够培养既具有民族精神、又具有世界意识的社会主义新公民。”苏智良的梦想,随着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停止使用,碎落一地。
与网民激动的反对意见不同,学界普遍对新版教科书表示欢迎。对于上海教科书引发的风波,余秋雨在一个公开场合演讲时批评道:“在这个文化乱糟糟的时代,我们缺乏一种鲜明的文化态度和文化选择,这样就很难有明确的文化形象。不能为了求稳就不敢表达自己的态度。就像前段日子上海改了历史教科书,是个很大的进步。可是面对一些质疑声,我们为什么不大声亮出我们的观点呢?”
教育部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负责人朱汉国也觉得将教科书问题“拔到政治点上来讲,跟意识形态扯上边,根本没有必要”。
朱学勤也认为用文明史来代替阶级斗争史,用社会生活的变化来代替王朝体系的演变,用文明来代替暴力,用千百万普通人生活的演变代替少数帝王将相的历史,这是非常大的进步。他还表示那种师生互动和学生参与的气氛,而不是自上而下的灌输和教条式的背诵法,所以他认为在教学方法上也有比较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