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人物列表
严羽
宋代  南宋

诗歌评论 poetry comment《沧浪诗话》
诗词《满江红(送廖叔仁赴阙) Azolla Songliaoshuren Fuque》   《沁园春(为董叔宏赋溪壮) s poem for the Dongshu Hong Fu Xi Zhuang》   《沁园春 Patio Spring》   

阅读严羽在诗海的作品!!!
  南宋诗论家、诗人。字丹丘,一字仪卿,自号沧浪逋客。邵武(今属福建)人。生卒年不详,据其诗可推知他主要生活于理宗在位期间,至度宗即位时仍在世。他与同宗严仁、严参齐名,号“三严”;又与严肃、严参等八人,均有诗名,号“九严”。严羽生活在南宋末年,一生未曾出仕,大半隐居在家乡。但在元军入侵、国势垂危之际,仍很关心时事,爱国思想在诗中时有流露,对朝政弊端也颇多不满之词,如《北伐行》、《四方行》、《有感六首》等。所以戴复古说他“飘零忧国杜陵老,感遇伤时陈子昂”(引自朱雯《严羽传》)。他的七言歌行仿效李白,五律除学李外,还学杜甫、韦应物。但主要倾向仍为王(维)、孟(浩然)冲淡空灵一路。
  
  严羽最重要的成就在于诗歌理论,著有《沧浪诗话》。创作成就远逊于理论贡献,历来诗论家多指出这两方面的差距。《四库全书总目》说他的创作“志在天宝以前,而格实不能超大历之上”,“止能摹王孟之余响,不能追李杜之巨观也”。其诗集名《沧浪先生吟卷》(或名《沧浪吟》、《沧浪集》),2卷,共收入古、近体诗146首。有《邵武徐氏丛书·樵川二家诗》本。
  
  严羽的诗,眼光很高,评论诗歌颇有独到之处。他反对江西诗派的作风,尝自言:「说江西诗病,真取心肝创子手。」沧浪诗话在中国传统诗文评中,是一部有系统、有见解的论诗专著,其重点在评论诗的形式艺术,采取以禅喻诗的方式,很受世人注目。全书分为五部分:一、诗辨:探究诗歌原理。二、诗礼:叙述历代诗派与诗的各种体裁。三、诗法:提供创作的意见。四、诗评:批评各时代著名诗人的代表作品。五、诗证:考证若干作者与作品。
  
  严羽对诗的理论主张约有三项:
  
  一、崇盛唐,上溯汉魏。沧浪诗话云:「学诗以识为主,入门须正,立志须高,以汉、魏、晋、盛唐为师,不作开元、天宝以下人物。若自退屈,即有下劣诗魔入其肺腑之间。先须熟读楚骚、汉魏五言,即以李、杜二集枕藉观之,如今人之治经,然后博取盛唐名家酝酿脑中,然后自然悟入,虽学之不至,亦不失正路。」又云:「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二、以禅喻诗,主妙悟。诗道如禅道,惟在妙悟。沧浪诗话云:「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
  
  三、反对议论与用典。他以为:多发议论,乱用典故,是作诗的大毛病。宋代诗人,多不能免于此病,因此力斥之。沧浪诗话云:「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夫岂不工,终非古人之诗也。盖于一唱三叹之音,有所歉焉。」又云:「诗有词理意兴。南朝人尚词而病于理,本朝人尚理而病于意兴,唐人尚意兴而理在其中,汉魏之诗。词理意兴,无迹可求。」
  
  严羽论诗非常精彩,批评古代诗人作品,能掌握其特点。沧浪诗话有完整的纲领系统,议论精微,语多警策,耐人寻味。是宋代最有价值的一部诗话,对于明、清两代的诗人和诗评家,影响深远。(沈谦)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