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ěi guó zuòzhělièbiǎo
fēi William Marrài lún · Edgar Alan Poeài shēng Ralph Waldo Emerson
huì màn Walt Whitman gēngshēng Emily Dickinson fēn · lán Stephan Crane
shǐ wén Wallace Stevens luó Robert Frost 'ěr · sāng bǎo Carl Sandberg
wēi lián William Carlos Williamspáng Ezra Pound 'ěr Hilda Doolittle
ào dēng Wystan Hugh Auden míng E. E. Cummings · lāi 'ēn Hart Crane
luó · dèng kěn Robert Duncanchá 'ěr · ào 'ěr sēn Charles Olsonā mén A. R. Ammons
jīn bǎo Allen Ginsbergyuē hàn · ā shénbǎi John Ashberyzhān · tài James Tate
lán dūn · xiū Langston Hughes wēn W. S. Merwinluó · lāi Robert Bly
xiào Elizabeth Bishopluó · luò wēi 'ěr Robert Lowell Sylvia Plath
yuē hàn · bèi màn John Berrymanān · sài dùn Anne Sexton nuò W. D. Snodgrass
lán · ào Frank O'Hara luò L.D. Brodskyài · luò wēi 'ěr Amy Lowell
āi · shèng wén sēn · lěi Edna St. Vincent Millay · tái 'ěr Sara Teasdale Edgar Lee Masters
wēi lián · William Staffordài 'ān · Adrienne Rich wèi · nèi tuō David Ignatow
jīn nèi 'ěr Galway Kinnell · 'ěr Sidney Lanierhuò huá · nài luò Howard Nemerov
· ào Mary Oliverā · mài 阿奇波德麦 Kerry Xujié shī xuǎn Robinson Jeffers
· Louise Glückkǎi · lāi Kate Lightshī jiā zhāng Arthur Sze
yáng Li Young Leeyáo yuán Yuan Yaoléi méng · Raymond Carver
· gēn Louise Boganài lún · jīn Allen Ginsbergài · jīn sēn Emily Elizabeth Dickinson
hǎn · luò Abraham Harold Maslow
měi guó  (1908niánsìyuè1rì1970niánliùyuè8rì)
Abraham Maslow
hǎn · luó · luò
luò
yuèdòu hǎn · luò Abraham Harold Maslowzài百家争鸣dezuòpǐn!!!
Abraham Maslow
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英语:Abraham Harold Maslow,1908年4月1日-1970年6月8日),美国心理学家,以需求层次理论最为著名,为一种心理健康的理论,认为首先要满足人类天生的需求,最终达成自我实现。马斯洛曾于布兰戴斯大学布鲁克林学院新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担任心理学教授。他强调心理学的关注重点在人的正面特质,而不是把人当作是“一袋症状”

生平

早年生活

马斯洛出生与成长于美国纽约布鲁克林,是7个小孩中的老大,并曾经被一位心理学家归类为“精神状态不稳定”的人。他的父母是俄罗斯犹太人移民的第一代,于20世纪早期因沙皇迫害而流亡至美国。他们决定住在纽约多民族工人阶级的社区。他的父母贫穷,智力不高,但非常重视教育。对于马斯洛而言,是一个非常艰困的时期,因为他从他的教师与周围的邻居,感受到了反犹太主义的氛围。他曾遭遇到许多反犹太团体的追赶与向他丢掷石块。马斯洛与其他与他同样背景下的青少年,都在努力克服种族主义与种族偏见的行为,并期待能建立一个以普及教育与货币正义为基础的理想世界。他所属家庭的外在压力,也影响了家庭的生活,他甚少与他的母亲在一块,并最终发展成对他的母亲反感。他曾经说:“我对她反感的原因不仅仅是她的外表,还有她的价值观与对世界的看法、她的吝啬、她总是自私、她缺乏爱世界上任何一个人──即使是她的丈夫和孩子──她的自恋、她对黑人的偏见、她剥削每一个人、她会假设不同意她的人都是错的、她缺乏朋友、她草率且肮脏……”他在成长期间,也会和几位非常少的朋友相处,比起他的表兄弟威尔还多,结果就是“……(他)在图书馆与许多书本当中长大。”他在这些书本间,发展他对阅读与学习的爱。他曾经到布鲁克林最顶尖的男子高中就学过。这时,他担任了许多学术社团的干部,并且成为一位拉丁文杂志的编辑。他也编辑过学校的物理学期刊《Principia》,为期一年。他发展的其他长才还包括:

作为一个男孩,马斯洛认为身体强健是一位真男人,单一最能定义的特征;因此,他非常勤于运动,并且花时间举重,希望能够变成肌肉发达、外表强健的人;然而,由于他看起来谦虚、外型纯洁与好学,而没有达到他所期望的目标

大学与学院时期

马斯洛在中学毕业后,进入纽约市立学院。1926年,他除了大学本身的课业之外,还另外去上了法律学课程。他讨厌这样的生活,几乎想要立刻放弃。1927年,他转学到康乃尔大学,但在进入一学期后,就因为成绩低迷与高额花费而离开。最后他从纽约市立学院毕业,进入威斯康辛大学开始研究所的课业,主修心理学。1928年,他与他的第一代表妹贝莎(Bertha,1909年)结婚,当时她还只是高中学生,且他们是在布鲁克林时期认识的。马斯洛在威斯康辛大学的心理学训练,全然是实验行为主义。他主要进行一系列关于灵长类支配行为与性行为。马斯洛在早期的行为主义实验,带给他强烈的实证主义思维。在胡塞·卡森(Hulsey Cason)教授的指导下,马斯洛著作了“学习、保留与口语素材的再现”(learning, retention, and reproduction of verbal material)的硕士论文。马斯洛认为这个研究是个非常尴尬的琐事,但他于1931年夏天完成论文,并获得心理学硕士学位。他对于该论文非常丢脸,因此他将这篇论文从心理学图书馆中拿走,并撕毁列有此论文的分类表。然而,卡森教授对此研究非常推崇,促使马斯洛将此论文发表。1934年,马斯洛的论文以两篇期刊文章的形式被发表出来。

学术生涯

他随后在哥伦比亚大学继续与研究所时期相似主题的研究。那时他遇上了另外一位良师益友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其中一位早期同事。1937年至1951年,马斯洛是布鲁克林学院的教授。他的家庭生活和他的经历,影响了他的心理学想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马斯洛开始质疑心理学家用来做出结论的方法,且尽管他并没有完全反对当时的方法,但已经有他自己如何理解人类心智的想法。他称呼他的新学科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当美国于1941年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马斯洛已经是有2个小孩的33岁父亲了。因此他无法加入军队服务。然而,战争的恐怖反而对他产生了和平的愿景,并使他产生出开创性的心理学学说,也就是自我实现。这些研究起于两位导师,人类学露丝·班乃狄克完形心理学马克思·韦特海默,马斯洛不论在工作与私底下都推崇这两个人。马斯洛认为这两位学者完善了这两个领域,而且这两位学者也是“完美的人类”,因此他开始留意他们与他们的习性。而这就是他毕生关于心理健康人类潜能研究与思想的基础。他大量对此主题进行著作,也借用了其他心理学家的思想,但针对这些思想进行显著地增补,特别是在需求层次后设需求后设动机自我实现以及高峰经验。1951年至1969年,马斯洛为布兰戴斯大学教授,之后他成为加利福尼亚州劳克林研究所(Laughlin Institute)的访问学人。1967年,马斯洛得到几乎致命的心脏病,知道他的时间所剩不多了。马斯洛认为他自己将会成为一位心理学先驱者。他透过点亮不同思考的路径,来驱动未来的心理学家。他建立一个框架,允许之后其他心理学家能够添加更多资讯。马斯洛一直相信领导应该不是干预;因此,他于1963年婉拒被提名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会的会长,因为他感觉这个组织应该在没有领导者下,发展成一个思潮运动

逝世

马斯洛在慢跑的时候,得了严重的心脏病,并于1970年6月8日,过世于加利福尼亚州门洛帕克,享年62岁

自我实现的人本主义理论

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图解

马斯洛的需要等级是研究组织激励时应用得最广泛的理论。马斯洛把需要分成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需要、受尊重的需要及自我成就的需要五类,依次从较低层级到较高层级。

金字塔从最低层到最高层,需要的等级如下:(为后来增加的需要)

  1. 生理的需要
  2. 安全的需要
  3. 爱与归属的需要
  4. 受尊重的需要
  5. 自我成就的需要
  6. 超越个人或灵性的需要(为1969年提出的Z理论)

亦有七个层级的版本,从低到高分别是:

  1. 生理上的需要
  2. 安全需要
  3. 隶属与爱的需要
  4. 自尊需要
  5. 求知需要
  6. 审美需要
  7. 自我实现需要

生理的需要(physiological needs)

对性、食物、水、空气及住房等需要都是生理上的需要,这类需要的层级最低,人员在转向较高层级的需要之前,总是尽力满足这类需要。一个人在饥饿时不会对其他任何事物感兴趣,他的主要动力是得到食物。即使在今天,还有许多人不能满足这些基本的生理上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safety needs)

安全需要包括对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的需要。和生理上的需要一样,在安全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之前,人员唯一关心的就是这种需要。对许多人员而言,安全需要表现为安全而稳定以及有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及退休福利等。主要受安全需要激励的人,在评估职业时,把它看作不致失去基本需要满足的保障。如果管理者认为对人员来说安全需要最重要,他们就在管理上着重利用这种需要,强调规章制度、职业保障、福利待遇,并保护人员不致失业。如果人员对安全需要非常强烈时,管理者在处理问题时就不应标新立异,并应该避免或反对冒险,而人员将循规蹈距的完成工作。

社交(爱与归属)需要

社交需要包括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要。当生理上的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满足后,社交需要就会突显出来,进而产生激励作用。在马斯洛需求层次中,这一层级是与前二层级截然不同的另一层级。这些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影响人员的精神,导致高缺勤率、低生产率、对工作不满及情绪低落。管理者必须意识到,当社交需要成为主要的激励源时,工作被人员视为寻找和建立温馨和谐人际关系的机会,能够提供同事间社交往来机会的职业会受到重视。管理者感到下属努力追求满足这类需要时,通常会采取支持与赞许的态度,十分强调能为共事的人所接受,开展有组织的体育比赛和集体聚会等业务活动,并且遵从集体行为规范。

受尊重的需要(esteem)

尊重需要既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有尊重需要的人希望别人按照他们的实际形象来接受他们,并认为他们有能力,能胜任工作。他们关心的是成就、名声、地位和晋升机会。这是由于别人认识到他们的才能而得到的。当他们得到这些时,不仅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同时就其内心因对自己价值的满足而充满自信。不能满足这类需要,就会使他们感到沮丧。如果别人给予的荣誉不是根据其真才实学,而是徒有虚名,也会对他们的心理构成威胁。在激励人员时应特别注意有尊重需要的管理者,应采取公开奖励和表扬的方式。布置工作要特别强调工作的艰巨性以及成功所需要的高超技巧等。颁发荣誉奖章、在公司的刊物上发表表扬文章、公布优秀员工光荣榜等方法都可以提高人员们对自己工作的自豪感。

自我成就的需要(self-actualization)

自我实现需要的目标是自我实现,或是发挥潜能。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自觉性提高,善于独立处事,要求不受打扰地独处。要满足这种尽量发挥自己才能的需要,他应该已在某个时刻部分的满足了其他的需要。当然自我实现的人可能过分关注这种最高层级的需要的满足,以致于自觉或不自觉的放弃满足较低层级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占支配地位的人,会受到激励在工作中运用最富创造性和建设性的技巧。重视这种需要的管理者会认识到,无论哪种工作都可以进行创新,创造性并非管理者独有,而是每个人都期望拥有的。为了使工作有意义,强调自我实现的管理者,会在设计工作时考虑运用适应复杂情况的策略,会给身怀绝技的人委派特别任务以施展才华,或者在设计工作程序和制定执行计划时为人员群体留有余地。马斯洛在研究这一层级的人类需要时,采用了21位成功人士的自传和文稿,通过研究这些文字作品来得到作者本人的需要特征。但是这种研究方式严重受限于作者本人的性情和偏见,缺乏客观的数据支持,因此马斯洛在自我实现需要这一层级结论不应该被科学界无条件的接受。

人本主义心理学

马斯洛的想法和理念都是完全出于他自己的思想。大多数在他之前的心理学家也都一直关注畸形病人以及精神病人。他呼吁人们发现他们的基本需要在处理更高的需求和最终自我实现。他想知道什么是积极的精神健康。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了几种不同的疗法,所有的思想指导下,人们拥有了内部资源的生长和愈合和点治疗,帮助消除障碍个人实现他们。其中最著名的是卡尔·罗杰斯以客户为中心的治疗体系。

马斯洛与托尼萨蒂奇共同创办了《人本主义心理学期刊》,第一期出版于1961年春天。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很简单:

  1. 对个人而言,最重要的是当下的状态。因此,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强调“此时”、“此地”,而非通过审视过去来预测未来;
  2. 为实现精神健康,个人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论结果是好是坏;
  3. 每个人都有内在的存在价值,任何负面的行为都无法抹杀作为人的价值;
  4. 生命的最终目标在于自我成长和自我理解,只有不断完善、理解自我才能让人获得真正的快乐。

马斯洛的铁锤

马斯洛的另一个最知名的名词称为马斯洛的铁锤,他于1966年出版的《科学的心理学》(The Psychology of Science)中有句名言:“当你只有铁锤时,这世界就只剩下钉子。”

争议和批判

马斯洛的理论,像所有其他的理论是有争议的,有其短处和长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针对人所看到积极的和善良的人性与自由意志。这一理论明确对比佛洛伊德的生物进化论的理论,它关注人类行为和心理是密切相关的先前的事件或行动的人。另一个重要的一点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适用于许多其他学派的思想,例如,治疗师有时运用这一理论,在会话与病人积极性的语气鼓励抑郁症患者。马斯洛的需求层次也广泛应用于许多学科的学习,如金融、经济学或甚至在历史或犯罪学。

马斯洛的理论还缺乏几方面,如开发治疗的具体问题。这个理论被似乎无法对有严重精神障碍的人适用,有一些人不相信人心本是善良,生活的根本意义是美好的。

著作

  • 综合著作
  • 人类动机理论 (1943年,载于心理评论, 50, 370-396. 在线可用)
  • 动机与人格 (1954年初版,1970年再版)
  • Eupsychian 管理 (1965年)
  • 走向存在的心理学 (1968年)
  • 人性能达的境界 (1971年)

参见

参考资料

  1. ^ Assagioli Roberto. Act of Will. New York: Synthesis Center Press, 2010. Print.
  2. ^ Dr. Abraham Maslow, Founder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DiesNew York Times. June 10, 1970[2010-09-26]Dr. Abraham Maslow, professor of psychology at Brandeis University in Waltham, Mass., and founder of what has come to be known as humanistic psychology, died of a heart attack. He was 62 years old.
  3. ^ Hoffmann (1988), p. 109.
  4. ^ Boeree, C. Abraham Maslow. Webspace.ship.edu. 2006 [2012-10-21].
  5. 跳转至:5.0 5.1 5.2 Hoffman, E. Abraham Maslow: A Biographer's Reflection (PDF). 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48(4), 439-443. 2008 [December 4, 2011].
  6. ^ Hoffmann (1988), p. 9.
  7. ^ 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October 2008), 48 (4), pg. 439-443
  8. ^ Hoffmann (1988), p. 11.
  9. ^ Hoffmann (1988), p. 12
  10. ^ Hoffmann (1988), p. 13.
  11. ^ Nicholson, Ian. Giving up maleness: Abraham Maslow, masculinity, and the boundaries of psychology 4 (1): 79–91. February 2001 [1 December 2011]doi:10.1037/1093-4510.4.1.79.[失效链接]
  12. ^ Hoffmann (1988), p. 30.
  13. ^ Hoffmann (1988), p. 40.
  14. ^ Hoffmann (1988), p. 39.
  15. ^ Hoffmann (1988), p. 44.
  16. ^ Hoffmann (1988), p. 45.
  17. ^ Berger (1983), p. 42.
  18. ^ Edward Hoffman. Abraham Maslow: a biographer's reflections. 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2008, 48(4): 439–443. doi:10.1177/0022167808320534.
  19. ^ Thoreau, H. (1962). Thoreau: Walden and other writings. New York: Bantam Book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854)
  20. ^ Miles Vich. Maslow's leadership legacy. 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2008, 48 (4): 444–445. doi:10.1177/0022167808320540.
  21. ^ 存档副本[2015-1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20).
  22. ^ Dr. Abraham Maslow, Founder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DiesNew York Times. June 10, 1970[2010-09-26]Dr. Abraham Maslow, professor of psychology at Brandeis University in Waltham, Mass., and founder of what has come to be known as humanistic psychology, died of a heart attack. He was 62 years old.
  23. ^ 
  24. ^ Abraham H. Maslow. The Psychology of Science. 1966: 15.
  25. ^ 存档副本[2012-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24).
  • Berger, Kathleen Stassen. The Developing Person through the Life Span. 1983.
  • Goble, F. The Third Force: The Psychology of Abraham Maslow. Richmond, CA: Maurice Bassett Publishing. 1970.
  • Goud, N. Abraham maslow: A personal statement. 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48(4), 448-451. 2008. doi:10.1177/0022167808320535.
  • Hoffman, Edward. The Right to be Human: A Biography of Abraham Maslow.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88.
  • Hoffman, E., Abraham Maslow: A Brief Reminiscence. In: 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Fall 2008 vol. 48 no. 4 443-444, New York: McGraw-Hill, 1999
  • Rennie, David. Two Thoughts on Abraham Maslow. 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48(4), 445-448. 2008. doi:10.1177/0022167808320537.
  • Sommers, Christina Hoff; Satel, Sally. One Nation Under Therapy: How the Helping Culture is Eroding Self-reliance. McMillian. 2006. ISBN 0-312-30444-7.

进阶阅读

  • Cooke B, Mills A and Kelley E in Group and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2005) Vol.Situating Maslow in Cold War America, 30, No. 2, 129-152
  • Roy Jose DeCarvalho, The Founders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 Edward Hoffman, The Right to Be Human McGraw-Hill 1999 ISBN 978-0-07-134267-4
  • Wahba, M.A. & Bridwell, L. G. (1976). Maslow Reconsidered: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the Need Hierarchy Theory.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15, 212-240
  • Wilson, Colin (1972) New Pathways in Psychology: Maslow and the post-Freudian revolution. London: Victor Gollancz (ISBN 978-0-575-01355-1)
 


Abraham Harold Maslow (/ˈmæzl/; April 1, 1908 – June 8, 1970) was an American psychologist who was best known for creating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a theory of psychological health predicated on fulfilling innate human needs in priority, culminating in self-actualization. Maslow was a psychology professor at Alliant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Brandeis UniversityBrooklyn CollegeNew School for Social Research, and Columbia University. He stressed the importance of focusing on the positive qualities in people, as opposed to treating them as a "bag of symptoms". A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survey, published in 2002, ranked Maslow as the tenth most cited psychologist of the 20th century.
    

pínglún (0)